在孩子的責任感裡,“您”才是第一

一個人若是沒有熱情,他將一事無成,而熱情的基點正是責任心。有無責任心,將決定生活、家庭、工作、學習的成功和失敗,這在人與人的所有關係中也無所不及。

——托爾斯泰

這是托爾斯泰的名言,一針見血地指出了責任感的重要性。


01

女兒三歲的時候,非常喜歡的一件事情,就是搬著個小凳子,站在灶臺邊看我做飯,特別是做炒雞蛋,如果能讓她參與攪拌蛋液,然後倒進平底鍋,看著蛋液凝固到微微焦黃,她就更有興致。

也許是覺得實在太神奇了,小人兒腦海裡還沒有建立起“火的作用是加熱”“鍋是一個載體”等認知。出於好奇,忘記了平時我叮囑她“燙、燙、燙”的話,在一次參觀煎雞蛋時,她安靜地思考一番後,認真地舉起了右手食指。

我靜靜看著她,沒有出聲阻止。

她鄭重其事地、慢慢地把食指放到平底鍋的鍋沿上。半秒鐘後,說話本來不利索的小人兒爆炸地哭嚎起來:“好燙啊!好痛啊!”

因為一直看著她,所以我馬上抄起她的手衝了一會兒冷水,再給她塗上厚厚的紫草膏,這個過程中,她的眼淚像崩潰的堤壩,嘴裡反覆地嚎著。

聞聲趕來的先生,聽完我簡單描述之後抱起她,等到她基本平靜之後說:“寶寶,以後要記得小心點啊,媽媽告訴過你燙的啊。”聽了這句話,她又開始哼哼唧唧地哭了起來,把鼻涕眼淚都揉進爸爸的衣領脖子裡頭去。

但是從此之後,她沒有因為看做飯而被燙過,對我說燙的警告也非常在意。


02

我曾在一篇文章裡面提過,小孩子從小就有探索的慾望,家裡就是他探索的最佳場合,有了小孩子之後,你就會發現家裡有很多“安全隱患”,從插座到會夾手指的門,每個傢俱的尖角、稜邊、飲水機、細小物品……都會對孩子造成傷害。

受傷是難免的,但是合理的受傷在很多父母看來都肉疼得不行,簡直恨不得有個真空囊包裹著孩子,……長期造成的後果就是,孩子經常對大人發出的警告置若罔聞。

仔細想想,家裡沒有那麼多危險,把該做好的安全措施做到位,然後讓孩子盡情探索。其實受傷也是一種技能習得,孩子會受傷會疼的記憶會成為他規避危險的經驗。

所以最重要的是你發出的警告有效果,孩子知道後果是自己行動造成的,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最怕的是家長態度不一致,小孩子會失去判斷對錯的能力,只以更符合他利益的人作為判斷標準。比如有的小孩子做錯事了,媽媽說不對,他卻第一時間瞄著爸爸的臉色來決定,是給媽媽認錯,還是耍賴找藉口推脫。

所以處理不好這個教育問題,就連貫導致三個後果:警告無效、推脫責任、是非混淆。


03

在生活中,總是會有這樣的情景發生——家長有時候不小心弄散了孩子搭好的積木或者拼好的拼圖,在孩子很不高興的抗議時,家長沒有道歉,反倒說了一句:你自己重新弄就好了,多大點事兒。

孩子的責任心是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以身作則培養出來的,不是光靠口頭說教就管用的,生活中大量易於忽略的細節,實際上會對孩子產生深遠的影響。

那麼究竟,如何培養孩子的責任心?


父母時刻做有責任感的人

孩子的責任感主要還是要歸屬到家長身上。家長自身對家庭、對社會的責任心如何,對孩子來說是一面鏡子,父母的責任心水平可以折射出孩子的責任心。一個對家庭、社會毫無責任感的父母,不可能培養出有責任感的孩子。

所以,父母應時時注意自己的言行,以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比如,爸爸媽媽對家務事分工明確,積極主動完成;對工作認真負責,不遲到早退,有追求有擔當,不斷爭取更大成就和榮譽;言出必踐,對自己的每一句話都認真兌現,等等。


讓孩子做好份內事

孩子們缺乏責任感,往往源於家長的過度保護。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什麼都替孩子做,到頭來,孩子會根深蒂固地認為:這些全都是別人該為我做的事。要想改變這種狀況,就應該讓孩子慢慢學會獨立,對自己的事情負責。


讓孩子參與家庭事務

孩子感興趣的、力所能及的家務事儘量讓孩子參與完成,讓孩子在參與過程中感到作為家庭一員很自豪,體會到深深的責任感。告訴孩子做事的理由,並以鼓勵、表揚、獎勵等方式對孩子表示肯定;父母生病的時候,讓孩子學會照顧父母等等。


要求孩子做事有始有終

孩子好奇心重,什麼事都想幹,但隨意性很強,容易虎頭蛇尾。所以交給孩子做的事情,哪怕是很小的事情,爸爸媽媽也要有檢查、督促以及對結果的評價,以便培養孩子持之以恆,認真負責的好習慣。


鼓勵孩子勇敢承擔責任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一人做事一人當。當孩子犯錯的時候,要求孩子對自己的過失負責,不僅有助於培養責任感,還能幫助孩子養成自覺遵守規則、積極自律的觀念和習慣。如不小心損壞了別人的物品,家長不要盲目代替道歉,而是要讓孩子知道,是由於自己的過錯,才造成了這種後果,並且要承擔相應賠償。


希望有一天,你的孩子獨自面對世界時,會因為責任,做事有邊界和方向,讓行為超越興趣。行走在人群中,會因為有擔當被人信任;還因為擔當,經得起人生滄桑,扛得起人生的大梁!

中國家長是世界上最捨得花時間、最不計成本、最不惜餘力培養孩子的家長。


為了孩子,可以上刀山下火海,在所不惜;但是中國家長也是世界上最望子成龍,最包辦包賠,專治專管的家長。


在孩子的責任感裡,“您”才是第一


你想要孩子出人頭地,卻包攬了一切,也讓他失去了擔當責任的能力和勇氣,他也很難創造出屬於自己的“金湯匙”,去喝一口人間至美的羹湯!


秋菊溢彩,桃李芬芳。在這收穫成果又播種希 望的美好季節,我們迎來了真正的“學霸季””。


成為學霸的必經之路,是什麼?

天賦與學霸之間,存在著什麼樣的必然關係?

我們可以用什麼與孩子交換生活方式?


這一季,我們將通過不同的年齡層次

分析出不同的生命方式與方向


父母有方

週末線上開啟

見證孩子的成長

見證不同的財富觀


2020

父母有方

與您同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