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東奶爸教育手記:《中國詩詞大會》是極佳語文課+品德課+心理課

《曉東奶爸教育手記:是極佳的語文課+品德課+心理課》

昨天,和老大看完了第五季《中國詩詞大會》。共10期,十天看完,若非為保護視力,若放任上癮的勁頭,恨不得一天全看完。期間笑聲是主流,為選手捏把汗的緊張是常態,我倆被感動的流淚各有三四次(淚點稍有不同)。我認為這個節目是極佳的語文課+品德課+心理課,下面說幾個我和孩子在看節目時的互動片段,來感受一下這個節目的教育功能和魅力。

片段一:有兩位答題選手的聽力自小就很差,以至於說話也不標準,但意外的是他們竟然都很樂觀。一位說,我並不覺得上天從我身上拿去的要比給予我的多,我對老大說:“正因為他看到了自己擁有的,而非只看到失去的,才會說出這樣的話。”還有一位說,由於聽力說話功能低,當時背某一首詩可能需要好幾天,而老大說:“他太不容易了,這首我用半天就背過了。”我說:“是啊,真不敢想象他是怎麼背過一兩千首詩的。”老大一陣沉默,我想他是被震撼了,如果一個拄著柺杖的人都能跑完一萬米,正常人又有什麼藉口說不可能呢? 期間,這位選手的父親還寫了一封信當場讀給他,最讓我倆感動的是,他父親說(大意):“兒子,你和所有孩子都是一顆種子,在你成長的時候,周圍所有人都開了花,唯獨你沒有,但我始終不難過也不灰心,因為我相信,你這顆種子長成的是一顆參天大樹。” 是的,的確如此,孩子的樂觀和不屈精神不是天生的,是父母的言傳身教,感染薰陶。

片段二:節目裡提到李清照紀念項羽的詩,老大說:“李清照為什麼喜歡項羽呢?項羽怎麼也不該自殺啊,本來都可以逃走的。”然後給我講了當時的細節。我說:“可能是李清照欣賞他的氣節吧,因為她當時所在的南宋的當權者都缺乏項羽的英雄氣質。”老大:“項羽要是不自殺,可能還能打回來。”我表示贊同:“你讓我想起一個故事,有一個年輕人剛到上海打拼,兜裡只有50元,但意氣風發,經過努力,5年內就開公司賺了一千萬,但由於經營不善,公司很快倒閉,自己身上就剩一千元了,他走到江邊想自殺。這時走過來一個老者,瞭解情況後問道:‘你來時兜裡有多少錢?’ 年輕人答道:‘50元。’ ‘現在呢?’ ‘一千元。’ ‘為何在擁有50元時會生機勃勃?而在擁有一千元時卻心灰意冷呢?’ 頓時,年輕人恍然大悟。” 老大聽完,相當興奮,大概是被這段心靈雞湯故事所頓悟,有了醍醐灌頂的感覺。願樂觀的視角在他內心紮根。

片段三:本季詩詞大賽的冠軍是彭敏,他在第二季和第三季都奪得了亞軍,我問老大:“你知道他為什麼第四季沒來,而第五季又來了嗎?” “不知道,什麼原因?” “那是因為他連續奪得兩次亞軍之後,內心已近乎奔潰,他後來接受採訪時說,得了兩次亞軍後,心情異常低落,都不能聽到看到詩詞大會這幾個字,因為他無法接受連續兩次亞軍這種失敗。直到有一次講座,臺下有一個孩子問他:‘彭敏叔叔,你得了亞軍,為什麼當時卻在臺上哭的那麼傷心?’一句話讓彭敏瞬間通透。他幡然醒悟,重新收拾好心情,重拾背詩詞時快樂的初心,經過一年準備,重新勇敢並微笑地站到了舞臺上。”兒子說:“幸好他這次拿到了冠軍。”我說:“我相信即便這次他依然拿亞軍,他也不會活在痛苦失望中而走不出來。你看,這次取得亞軍的是個11歲的小男孩亞軒,如果我是主持人,我會這樣對他說:‘亞軒,你雖然沒有奪冠,但你要知道,你並不是失去了冠軍,而是……’ ” 兒子立刻接話:“而是奪得了亞軍!” “非常對!!!我們都要看到,重點是‘奪得’而非‘失去’。”

片段四:老大看詩詞大會看的很亢奮,重新恢復背詩習慣,每背一首就讓我錄視頻發到班級一個單獨背詩群裡。前幾天,他突然對我說:“爸爸,這下壞了。”“怎麼了?” “一石激起千層浪啊!以前群裡挺平靜,這下有幾個同學也跟著背詩了,呼啦呼啦都特別猛,有很多長詩,還有很多我沒聽過的詩。”我笑著說:“老師會感謝你的,把大家背詩的激情給喚醒了。”老大做嘆氣狀:“好是好,但我無法領先了啊。”我問:“後悔了沒?如果讓你選擇,你是願意看到他們和你一起爭相背詩,還是願意看到只有自己在那裡背詩?”老大沉默三秒,微微一笑答到:“還是願意大家一起背,嘿嘿。”我說:“對呀,彭敏起初把背詩看成與他人的競爭,於是變得痛苦,之後迴歸背詩的初心,內心才歸於平靜。你要利用競爭對自己的促進作用,但依然要回歸詩詞給你帶來的美好感受,我們談論詩詞,你給我講我詩人經歷的歷史故事,這都是美好的事情。最後,讓我們再次品一下蘇軾的《定風波》吧……”

“爸爸,又要背啊,咱們都背過無數次了。”

“一起來吧:

莫聽穿林打葉聲,

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

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

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

也無風雨也無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