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榕江:聚焦“產業革命” 決勝脫貧攻堅

新華社貴陽3月10日電

新華社記者羅羽

“我平整的這塊地,可是政府給的哦!”站在車江壩區一塊翻新的地裡,拿著鋤頭平整土地的楊昌培面帶微笑地說,政府不僅給他“分”了房,還“分”了地。

今年51歲的楊昌培是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縣古州鎮領真村人。妻子因病過世數年來,他一邊照顧上學的孩子,一邊在老家就近謀生過日子。2019年,作為易地扶貧搬遷戶的他從老家搬到了縣城附近的富民小區,住上了新房。為了穩定其生活,當地政府還給他分了土地。

“我今年分到了1.2畝土地,平整好以後就要種植辣椒,成熟後會有公司統一保底收購。”他說,政府還免費為他提供了肥料和種苗。

自今年2月份以來,榕江大力推行“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組織方式,完成該縣上萬畝車江壩區土地流轉9325畝,種植蔬菜4868畝,覆蓋貧困戶928戶、3632人。發動的新一輪“產業革命”,推廣種植高附加值特色蔬菜,平均畝產值可達1.28萬元以上。

“榕江總人口37.2萬,貧困人口從2014年的逾11.89萬減少至目前的1.1萬。在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全縣不僅要力保貧困人口如數清零,還要確保已脫貧人口生產生活穩固。”榕江縣扶貧辦副主任黃正說。榕江成立了食用菌、百香果、蔬菜、養殖、中藥材產業專班,目前正持續推動“產業革命”,吹響脫貧攻堅的總攻號角。

在該縣古州鎮月寨村的榕江小香雞原種場建設工地上,幾十位戴著口罩的工人正在加緊施工。這個投資4900萬元的種場在今年3月底建成後,可年產雞苗300萬羽以上,覆蓋、帶動貧困戶1000戶。

“我們正加快17棟生產場房的水電設施建設及育種、孵化、消毒等設備的安裝。”投資方貴州榕創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付家興說,為避免聚集,工人們不僅得佩戴口罩,還必須分散施工。

該公司位於月寨村高武堂山上的本土小香雞養殖基地是一片面積達四五百畝的臍橙林,林上臍橙高掛,林下香雞成群。2019年,這個基地賣出了1萬多羽小香雞。目前還有6000多羽已出欄小香雞正陸續向市場銷售,每隻白條雞售價168元,供不應求。

“林上產果,林下養雞,這是榕江‘產業革命’推行以來的變化。”基地負責人姚直福說,基地代養、代售小香雞,貧困戶通過扶貧資金入股分紅,目前帶動貧困戶達120戶,成效顯著。接下來基地將陸續補充雞苗,擴大種植規模,鞏固和提高貧困戶收入。

揮灑汗水,不負春光。在榕江的不少村寨,村民們忙著打理田地裡的草珊瑚、金鉤藤等中藥材。

“榕江正充分調整可利用林地,抓好中藥材產業發展,力爭在2020年上半年累計種植草珊瑚、金鉤藤等8萬畝,把‘產業革命’推向縱深,全力打贏脫貧攻堅戰。”榕江縣委常委、縣藥材專班常務副班長唐萍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