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鄉土玩具”可一點兒也不土,有些甚至可以把人萌吐血

毽子、七巧板、飛行棋,童年的玩具伴隨著人們的成長。儘管現在有了手機、遊戲機、Ipad,但兒時的玩具帶給我們的樂趣,絕不亞於高科技電子產品。


日本“鄉土玩具”可一點兒也不土,有些甚至可以把人萌吐血

在日本,同樣有一類能夠勾起童年回憶的玩具——鄉土玩具

江戶時代,日本全國各地興起了為兒童製作玩具的庶民文化,到了明治時代後期統一稱為“鄉土玩具”。


日本“鄉土玩具”可一點兒也不土,有些甚至可以把人萌吐血

鄉土玩具的發展,與日本的“縁起物(えんぎもの)”有很大關係。縁起物,即吉祥物,懷揣著信仰的古代人將美好的寓意寄託在物品上,希望借用其外觀、發音、顏色來實現願望。

在我國,像是龍鳳、錦鯉、餃子、湯圓都是討口彩的吉祥之物,日本亦有此習俗。從松樹、護身符、招財貓到過年吃的鏡餅、年節料理,都是好運的象徵。

鄉土玩具的誕生正是建立在縁起物的概念之上,用來贈予兒童或是擺放在家中,以求得幸福,驅邪避禍。

日本“鄉土玩具”可一點兒也不土,有些甚至可以把人萌吐血

日本“鄉土玩具”可一點兒也不土,有些甚至可以把人萌吐血

日本“鄉土玩具”可一點兒也不土,有些甚至可以把人萌吐血

玩具大多由紙和木頭這類溫和的材料製成,搭配鮮豔的顏色,每一件作品都經過匠人純手工的精心繪製。雖然被冠“鄉土”二字,卻一點兒也不土,甚至萌到吐血。

鄉土玩具不僅僅是童年的玩伴,更融入了孩子健康成長、家宅平安的美好祈願。由於各地區的習俗文化千差萬別,造就了玩具種類的豐富多樣,極具地方特色。


鳩笛 (青森縣 弘前市)


日本“鄉土玩具”可一點兒也不土,有些甚至可以把人萌吐血

日本“鄉土玩具”可一點兒也不土,有些甚至可以把人萌吐血

鳩笛是陶笛類樂器的一種,產自以津輕燒聞名的青森縣。陶笛以陶土燒製,將紅土和沙子調和而成的陶胚裝入石膏模具中,放入800 度高溫窯中進行燒製。出窯後繪製上豔麗的色彩,便成了小巧便攜的笛子樂器。


日本“鄉土玩具”可一點兒也不土,有些甚至可以把人萌吐血

弘前市的下川原燒是津輕藩的御用窯,具有200多年的歷史,出產的鳩笛手感溫潤。鴿子外形的陶笛惹人憐愛,素燒技法體現了原本質樸的風韻。在笛子尾部輕輕吹起,便會響起如同鴿子般明亮清脆的樂聲。


犬張子 (愛知縣 半田市)


日本“鄉土玩具”可一點兒也不土,有些甚至可以把人萌吐血

“張子”即和紙紙偶,在木質模具的外部貼上多層打溼的和紙,待乾燥後脫模,內部中空,非常輕巧。


日本“鄉土玩具”可一點兒也不土,有些甚至可以把人萌吐血

張子的製作過程

犬張子的原型可追溯到平安時代的狛犬。由於犬類多產,

犬張子一般被用來祈福安產,婦人會將它系在和服上。胖乎乎的形象又充滿積極向上的意味,自古以來也會被贈予兒童,祝賀茁壯成長。

犬張子的頭上頂著竹筐,據說是因為「竹」下有「犬」與「笑」字相近,討得好口彩。


日本“鄉土玩具”可一點兒也不土,有些甚至可以把人萌吐血

張子因其簡易的製作工藝,被廣泛應用於各種鄉土玩具的製作。

除了愛知縣的犬張子,其他地區也存在種類繁多的張子玩具。例如福島縣郡山市的三春張子,以鯛魚為造型,因鯛魚(たい)的發音與“可喜可賀”(めでたい)的發音相同,取吉祥之意。


日本“鄉土玩具”可一點兒也不土,有些甚至可以把人萌吐血

此外因為日本與中國一樣有十二干支,每年各地都會推出用張子製作的生肖,迎接新年。


日本“鄉土玩具”可一點兒也不土,有些甚至可以把人萌吐血

巖手縣 花捲市 雞

日本“鄉土玩具”可一點兒也不土,有些甚至可以把人萌吐血

宮城縣 仙台市 猴

日本“鄉土玩具”可一點兒也不土,有些甚至可以把人萌吐血

兵庫縣 神戶市 羊


達摩 (群馬縣 高崎市)


日本“鄉土玩具”可一點兒也不土,有些甚至可以把人萌吐血

日本“鄉土玩具”可一點兒也不土,有些甚至可以把人萌吐血

不倒翁在日本被稱為“達摩”,是由印度的達摩祖師與中國的禪宗結合創造出的吉祥物。

仔細觀察可以發現,達摩是集眾多縁起物為一身的大吉之作:眉毛為鶴,鬍子為龜,松與梅畫在耳朵下面鬍子的位置,下巴處為竹。


日本“鄉土玩具”可一點兒也不土,有些甚至可以把人萌吐血

日本“鄉土玩具”可一點兒也不土,有些甚至可以把人萌吐血

達摩沒有眼睛,供奉時先要畫上左眼,等願望達成後再添上右眼,稱之為“開眼”。日語中有「七転び八起き」的諺語,就是指達摩百折不撓的精神。

而不同顏色的達摩,亦能成就不同的願望:紅色辟邪、黃色財運、綠色健康、黑色商販、粉色戀愛、白色升學。


日本“鄉土玩具”可一點兒也不土,有些甚至可以把人萌吐血

日本“鄉土玩具”可一點兒也不土,有些甚至可以把人萌吐血

群馬縣高崎市是達摩之鄉,日本大部分的達摩都產自高崎,一個達摩需要經過132道工序製作而成。

每年新年,當地人民都會前往高崎市西郊的少林山達摩寺參拜,以求得風調雨順。


稚子車 (熊本縣 みやま市)

日本“鄉土玩具”可一點兒也不土,有些甚至可以把人萌吐血

日本“鄉土玩具”可一點兒也不土,有些甚至可以把人萌吐血

雉子車,也叫きじ馬,是九州地區代表性的玩具之一,因北原白秋的短歌「父戀ひし 母戀ひしてふ. 子のきじは赤と青もて そめられにけり」而聞名全國。

相傳公元806年遣唐使傳教歸國,在前往熊本縣清水寺的途中迷路,一隻雉雞為他指明瞭方向。清水寺住持得知此事,以雉雞為靈感製作了這款玩具。


日本“鄉土玩具”可一點兒也不土,有些甚至可以把人萌吐血

雉子車是用乾燥的松木與桐木零件以榫卯結構拼裝而成,不用一根釘子。底部裝有車輪,使得它能在屋外牽引玩耍,備受孩子們的喜愛。


招財貓 (東京都)

日本“鄉土玩具”可一點兒也不土,有些甚至可以把人萌吐血

日本“鄉土玩具”可一點兒也不土,有些甚至可以把人萌吐血

大家熟悉的招財貓,其實也是鄉土玩具的一種哦。

貓起初是作為驅除老鼠的動物品種被人類大量飼養,後來逐漸演變成了商界繁榮的象徵。

雖然全國各地的招財貓造型各異,但無一例外,都是坐著舉起前爪做出招手的姿勢。舉左手錶示招福,舉右手則寓意招財。舉手的位置也有講究,

如果手靠近臉部可以招來近處的幸福,超過頭部則可以招來遠處的幸福。

招財貓胸前掛著的金鈴,同樣有開運之意,多重光環加持,也難怪招財貓成為了家喻戶曉的裝飾品。

日本“鄉土玩具”可一點兒也不土,有些甚至可以把人萌吐血

位於東京都世田區的豪德寺,是「招財貓」的發祥地,寺內供奉了超過1000只招財貓,全都乖巧地舉起右爪,為前來參拜的人們帶去幸福與財運。


日本“鄉土玩具”可一點兒也不土,有些甚至可以把人萌吐血

日本“鄉土玩具”可一點兒也不土,有些甚至可以把人萌吐血

上千只招財貓聚集在此,萌態十足,連寺廟的繪馬也是招財貓的圖案。

如今豪德寺已成為招財貓的福澤之地,人們在此參拜供奉貓咪,期盼貓的報恩在生活中上演。


木雕熊 (北海道 川上郡)

阿伊努族是生活在北海道的少數民族,也是目前日本官方唯一承認的原住民。阿伊努族人心靈手巧,以木雕聞名,木雕熊便是他們最為自豪的手工品。


日本“鄉土玩具”可一點兒也不土,有些甚至可以把人萌吐血


日本“鄉土玩具”可一點兒也不土,有些甚至可以把人萌吐血

熊在阿伊努語中有“山之神”的美譽,敬畏自然的阿伊努族人,每年會舉行盛大的熊祭以示對自然的尊重。

用鑿子在剝皮的圓木上直接雕刻,不加任何修飾,粗礦中透露著精雕細琢的美麗。阿伊努人將木雕熊贈予男孩,希望他們能成長為熊一樣頂天立地的男子漢。


日本“鄉土玩具”可一點兒也不土,有些甚至可以把人萌吐血

另一種代表阿伊努族的鄉土玩具是nipopo(二ポポ),阿伊努族在剛出生的嬰兒旁放置樹枝祈求平安的風俗,逐漸演變成了名為nipopo的人形形象。

nipopo在阿伊努語中有“小小的樹之子”(小さな木の子供)之意,據說向小人許願必定會達成,漁師和獵人前往海邊和山林狩獵前會祭拜nipopo,以求得滿載而歸。

日本“鄉土玩具”可一點兒也不土,有些甚至可以把人萌吐血

如今鄉土玩具已從孩子們的視線中漸漸淡出,大多出現在正月迎新或祭祀節慶,用來驅邪祈福。但不可否認,它已經成為日本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並且將伴隨一代又一代人傳承下去。


獲取更多日本新鮮事,記得點個關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