偵察印軍敵情,師長為何派副團長出馬?新兵經歷實戰洗禮

《叢林之虎何其宗》連載12

偵察印軍敵情,師長為何派副團長出馬?新兵經歷實戰洗禮

1962年11月,入伍剛一年的何其宗,作為54軍130師師長董佔林的貼身警衛員,參加了瓦弄之戰。董師長指揮瓦弄之戰,給何其宗留下深刻印象,這讓他在以後的實際作戰指揮中受益匪淺,到晚年都能如數家珍般地回憶起老師長的用兵打仗之道。

其一,注重現地勘察,全面真實地瞭解戰場情況,不打糊塗仗。

11月4日拂曉,130師師長董佔林和昌都軍分區司令員郄進武帶領各團團長、師機關參謀人員以及何其宗等警衛人員進行現地勘察。

經半天攀爬,抵近敵前沿陣地我方地區。冒著印軍的零星炮擊,董師長用望遠鏡認真觀察瓦弄地區的地形情況,他歸納了12個字來形容:山高、坡陡、谷深、林密、路險、水急。該地區山地海拔高、比高大,谷底海拔1000米左右,山頂海拔達四五千米;山勢陡峭,坡度為60至80度,且多為懸崖峭壁、原始森林,通視困難;河谷交錯,水流湍急;道路稀少,崎嶇難行。整個地區便於敵人防守而不利於我軍進攻。

偵察印軍敵情,師長為何派副團長出馬?新兵經歷實戰洗禮

瓦弄戰役中,董佔林(右三)帶領下屬進行現地勘察,持衝鋒槍警衛者為何其宗

當董佔林向昌都軍分區153團問及敵人的情況時,卻只是知道當面之敵的整體番號和大致兵力,但具體怎麼部署的,哪些山頭沒有敵人,都回答得含含糊糊。

經過一個多小時的緊張思考後,董師長指著一座他認為至關緊要的山頭對388團團長成德祿說:“叫你們團姜顯臣副團長帶偵察人員今晚搶佔這座山頭,而後潛入敵後,把敵人防禦部署情況搞清楚!”

姜顯臣副團長原是師作訓科長,也是從東北戰場一直打過來的,有豐富的實戰經驗,頭腦靈活,深受董師長器重。他果然不負期望,帶領一個偵察班攀越懸崖峭壁,勇敢地鑽入敵人腹地,晝伏夜行地偵察了一天多,大致弄清了瓦弄地區敵人的部署。

經過姜副團長偵察掌握及戰後瞭解,印軍第1旅的佈防情況是:

以曲嘴察隅河東西兩側為前沿陣地,縱深近17公里;河西部署了3個營,曲嘴扎公敵前沿為錫克第4營,瓦弄扎公至07高地為庫馬盎第6營,07高地至39高地為道格拉第4營,察隅河東岸東臺地至敵能之間為廓爾喀第3營;敵人為了互相制約,又將河東廓爾喀營第3連部署在河西歸錫克營指揮,將錫克營第4連部署在河東廓爾喀營前哨反斜面陣地上,歸廓爾喀營指揮。旅部位於瓦弄機場附近。敵陣地編成多以連為單位,組成環形防禦陣地。地堡多為土木石質結構,每個地堡三至五人,大的十餘人,並附有地雷、鐵絲網等障礙物。

為了便於首長指揮協同,姜顯臣還在偵察地形圖上把一些至關緊要的山頭都編了號。他們佔領並作為依託的那個高地,編為5號高地。掌握了敵人情況,董師長心裡有了底,對姜顯臣連連誇道:“老薑,你真不愧是個出色的老偵察員,為奪取這次戰役勝利立了頭功!”

隨行的何其宗也對這一舉動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談到這段回憶時說:

“毛澤東說:‘指揮員的正確部署來源於正確的決心,正確的決心來源於正確的判斷,正確的判斷來源於周到的和必要的偵察,和對於各種偵察材料的聯貫起來的思索。指揮員使用一切可能的和必要的偵察手段,將偵察得來的敵方情況的各種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的思索,然後將自己方面的情況加上去,研究雙方的對比和相互的關係,因而構成判斷,定下決心,做出計劃,這是軍事家在做出每一個戰略、戰役或戰鬥的計劃之前的一個整個的認識情況的過程。’董師長正是按照毛澤東這一教導,非常重視這一過程的每一環節,特別是偵察敵情這一關鍵環節。

偵察敵情,一般派偵察員就行了,這次董師長竟然欽點一名副團長去偵察,可見他對了解敵情的迫切和重視。孫子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對敵人情況儘可能多而詳盡地掌握,才能不打糊塗仗。”

其二,抓住作戰重心,選準突破點和主攻方向,定下正確的作戰決心。

就在現地勘察的那個把小時,董師長面對眼前複雜的地形及對敵方概然性的情況,緊皺眉頭,一言不發,思考著如何抓住作戰指揮的重心,怎樣利用山嶽叢林地地形特點,突破點選在哪裡才能在敵人利用險要地形,沿察隅河西岸部署重兵的陣地上撕開一個口子,達成主攻方向,進而全殲瓦弄之敵。

偵察印軍敵情,師長為何派副團長出馬?新兵經歷實戰洗禮

察隅河現景

經過觀察和思考,董師長盯上了後被姜顯臣編為5號高地的山頭(為便於敘述後均稱為5號高地)。5號高地位於西南方敵我之間,從正面看是最高的一座山頭,對曲嘴一線成居高臨下之勢;從縱深來看,我軍可以順山脊而下,從東南向敵後迂迴,達成穿插分割、圍殲敵人之目的。因此,該高地如被敵人佔領,將成為阻止我軍進攻的硬釘子。而為我軍所佔,則成為突破敵防禦體系的鋼楔子。

就目前情況看,上面是否有敵人還不清楚,董師長和郄司令員簡單交換意見後,當即指令昌都軍分區153團3連儘快佔領5號高地,如果沒有敵人,就在那裡隱蔽下來,作為我軍下一步的進攻出發陣地。如果有敵人,就利用夜暗強攻,攻佔後堅決據守,一定要把5號高地控制在我們手裡。同時令姜顯臣副團長帶領一個偵察班和一部電臺,隨153團3連先佔領5號高地,而後深入敵後偵察敵情。

偵察印軍敵情,師長為何派副團長出馬?新兵經歷實戰洗禮

當夜,姜顯臣帶領偵察班和153團3連經一夜攀爬登上5號高地,發現並沒有敵人據守,便隱蔽起來搶修工事。

回到古玉通指揮所之後,董師長制定了正面以部分兵力攻擊牽制敵人,主力以5號高地方向為主要突破口和主攻方向,突破後採取穿插分割、迂迴包圍戰術,全殲瓦弄之敵的作戰方案。在向軍首長彙報後,得到了完全贊同。尤其是對我軍先行搶佔5號高地的果斷行動非常滿意,丁盛軍長對董佔林師長說:“老董,你這步棋走得完全正確,要是不先佔住5號高地,這個仗就更不好打了。”

偵察印軍敵情,師長為何派副團長出馬?新兵經歷實戰洗禮

54軍軍長丁盛(左一)與副軍長韋統泰(左三)在航堆南山看地形

何其宗在回憶這段經歷時說:“軍事理論家克勞塞維茨在論述軍事天才時指出:‘戰爭是充滿不確實性的領域,戰爭中行動所依據的情況有四分之三好像隱藏在雲霧裡一樣,是或多或少不確實的。因此,在這裡首先要有敏銳的智力,以便通過準確而迅速的判斷來辨明是非。’面對戰爭領域的偶然性和概然性,指揮員要有‘在茫茫的黑暗中仍能發出內在的微光以照亮真理的智力,並有敢於跟隨這種微光前進的勇氣。前者是眼力,後者就是果斷。’董佔林師長正是在敵情、地形情況都處於概然性的條件下,以準確的眼力,看到了作戰的關節點,並果斷按照這種判斷定下作戰決心。瓦弄戰役的實踐證明,突破口的選擇是正確的,由此可看出他卓越的作戰指揮才能。

(待續)

偵察印軍敵情,師長為何派副團長出馬?新兵經歷實戰洗禮

《叢林之虎何其宗》封面


偵察印軍敵情,師長為何派副團長出馬?新兵經歷實戰洗禮

【深耕戰爭史,弘揚正能量,兵說歡迎各方投稿,私信必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