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府志》載: “舊載府治西偏附群”說的是這裡!

海陽縣儒學宮始建於南宋紹興年間,後毀於火。

明洪武二年(1369)重建大成殿,雖歷經滄桑,其主要建築大成殿仍完整地保留了明初粵東地區殿堂建築的風貌特點。

《潮州府志》載: “舊載府治西偏附群”說的是這裡!


《潮州府志》載: “舊載府治西偏附群”說的是這裡!


海陽縣儒學宮 位於潮汕市昌黎路和文星路交界處,俗稱“紅學”“學宮”,是潮人千年文脈尊孔聖之所在,殿中供孔子及其弟子塑像。

《潮州府志》載: “舊載府治西偏附群”說的是這裡!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

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國慄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縣),生於春秋時期魯國陬邑。

中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與弟子周遊列國十四年,晚年修訂六經

《潮州府志》載: “舊載府治西偏附群”說的是這裡!


據清乾隆《潮州府志》載:舊載府治西偏附群學右。”

《潮州府志》載: “舊載府治西偏附群”說的是這裡!


海陽縣儒學宮屬於地方的學宮,遠不如山東省孔廟規模。

然而其建築也嚴格按照全國各地學宮的統一標準,都是坐北朝南,建築格局體現了儒家的中庸思想,在中軸線上一次是欞星門、泮池、廂房、大成門及大成殿等。

《潮州府志》載: “舊載府治西偏附群”說的是這裡!


宮內現存大成殿、泮池、欞星門、照壁等建築,只佔原來面積的三分之一。

《潮州府志》載: “舊載府治西偏附群”說的是這裡!


大成殿是學宮的重要建築物,至今保留著明代的宮殿式建築風格,抬梁式屋架由43支大柱支撐,殿周有石欄杆圍護。

近年來曾重修欞星門、金聲門、玉振門和泮池,並嵌有明、清維修學宮碑記6塊。

《潮州府志》載: “舊載府治西偏附群”說的是這裡!


學宮自古便是潮州度數人尊孔重儒之聖地,在大成殿內可以看到清朝從康熙起歷代皇帝為孔廟所題的匾額,尊崇孔夫子為“萬世師表”。

《潮州府志》載: “舊載府治西偏附群”說的是這裡!


每年的“孔子誕”潮州人都會十分虔誠的矩形祭孔活動。

《潮州府志》載: “舊載府治西偏附群”說的是這裡!


學宮是重要的革命紀念地,國民革命軍二次東征時的東征軍第一師政治部和南昌起義軍軍官教導團均曾駐紮於此。

《潮州府志》載: “舊載府治西偏附群”說的是這裡!


學宮曾作為潮州市博物館館址。現博物館已遷往人民廣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