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酒文化》:裝在瓶子裡的詩歌,繞不開酒的中國文化

“琉璃鍾,琥珀濃,小槽酒滴真珠紅。”中國人釀酒源遠流長,漫漫五千年曆史長河,無不洋溢著美酒的芳香。

酒與文化相伴而生,文化與酒相得益彰。研究酒史,離不開文化;研究文化,繞不過美酒。

《中國酒文化》:裝在瓶子裡的詩歌,繞不開酒的中國文化

古往今來,酒與文化就像一對孿生兄弟。酒是文化的載體,文化是酒的靈魂。在中國文化史上,酒已經不單是一種物質存在,而且是一種文化意象,精神象徵。

《中國酒文化》:裝在瓶子裡的詩歌,繞不開酒的中國文化

魏晉名士、嗜酒如命的劉伶在《酒德頌》中宣稱:“捧罌承槽、銜杯漱醪;奮髯踑踞,枕曲藉糟;無思無慮,其樂陶陶。兀然而醉,豁爾而醒,靜聽不聞雷霆之聲,孰視不睹山嶽之形。不覺寒暑之切肌,利慾之感情。俯觀萬物,擾擾焉如江漢之載浮萍。”

唐代詩人王績《醉後》詩云:“阮籍醒時少,陶潛醉日多。百年何足度,乘興且長歌。”

李白“斗酒詩百篇”,自稱酒中仙;杜甫“醉裡從為客,詩成覺有神”;宋代晏殊“一曲新詞酒一杯”;楊萬里則是“一杯未盡詩已成,湧詩向天天亦驚”;蘇軾更是“俯仰各有志,得酒詩自成” 。

《中國酒文化》:裝在瓶子裡的詩歌,繞不開酒的中國文化

正是因為無數文人墨客把盞吟誦,借酒明志,佳作紛呈,才使中國文化芳香濃郁,絢麗多姿。從古至今,酒成就了中國文人,豐富了中國文化;而文化又散發了酒的醇香,記錄了酒的訊息。

《中國酒文化》:裝在瓶子裡的詩歌,繞不開酒的中國文化

《中國酒文化》劉奕雲 著 黃山書社 2018年1月出版

雖然古今論述酒文化的著述很多,但這部著作依然憑藉獨到的視角、獨特的風格、獨到的文筆,闡述了中國酒文化的脈絡,詮釋了中國酒文化的精髓,令人耳目一新。

《中國酒文化》:裝在瓶子裡的詩歌,繞不開酒的中國文化

該書數典追蹤,溯本求源,探尋了酒史酒源,梳理了酒樓酒器,考證了酒禮酒俗,挖掘了酒令酒諺,記載了酒聖酒事,整理了酒趣酒話,評價了酒功酒過。可以說,這是一部中國酒文化的百科全書。


文|徐娟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