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掉綜N代“吃老本”的帽子,《親愛的客棧3》實火

當綜N代都打出“原班人馬”“原汁原味”的旗號來吸引老粉關注的時候,這檔節目卻逆勢而上,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造。當質疑聲從四面八方湧來時,這檔節目卻以雙網收視連續十二期奪冠的好成績給了所有不看好節目的人一個響亮的反擊。“很多人會問《親愛的客棧》到底代表什麼?其實是一種求索,是我們對幸福生活不停的追求和塑造……”在節目收官之際,節目總監製夏青在自己的微博如是寫到。

摘掉綜N代“吃老本”的帽子,《親愛的客棧3》實火

1月10日晚,伴隨著客棧老闆劉濤宣佈張翰成為終極合夥人的最終決定,湖南衛視《親愛的客棧》第三季滾燙收官,老闆劉濤、助理陳翔與林心如、吳磊、張翰、馬天宇、闞清子、李蘭迪這六位客棧管家的寧夏中衛黃河之旅落下了帷幕。

從2019年邁入2020年,從秋天走入寒冬,《親愛的客棧》第三季也變慢為快,改革創新,大膽創新改變節目模式,講述客棧職場故事。節目的這一轉變不僅讓觀眾和粉絲措手不及,就連嘉賓甚至都沒想到,節目組竟然“玩真的”。在第12期節目中,張翰在做最後述職時就坦言,儘管劉濤第一期就告知大家“忘掉自我,全心全意去服務客人”,但對於他而言,在客棧的這段時間也是逐漸適應的過程,從前期的“個性”到後來他完全把管家這一服務職業當作自己的事業去完成,在這中間,他也實現了自我超越。

摘掉綜N代“吃老本”的帽子,《親愛的客棧3》實火

每一個改變都意味著對於前面規律和經驗的推倒重建,打破自我束縛,《親愛的客棧》第三季究竟用哪些方法完成了“滾燙的自我革新”?

“滾燙的自我革新”之管家入職記

新時代新青年追求幸福生活

對於明星來說,普通人的職場生活是他們沒有經歷過,也沒有切身感受的。《親愛的客棧》第三季最大膽的嘗試之一就是把明星當做普通人,讓他們以普通服務業職員的身份去體驗職場生活,經歷職場競爭,得到職場歷練,彰顯奮鬥的價值。

在鎂光燈前光鮮亮麗、從業經驗豐富的明星們,節目中成為客棧的管家,負責客棧各位客人的衣食住行,這種轉變則就像是剛從大學畢業的學生初入職場一樣,面對老闆的各種要求和KPI壓力,有的人佛系,有的人追求完美,有的人彰顯個性……這些不同的職場性格速寫共同構成了職場生態群像,幾乎每個職場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對應的那個角色。

當不同性格的人在進行同一項工作時,勢必要經歷磨合,從而培養出默契的工作氛圍,這個磨合的過程,註定不會一帆風順,但也正因為有起承轉合,一個故事才能夠有歡樂,有淚水,有挫折,有成長,這也貼合本季“滾燙的人生”的主題。就像吳磊反思自己這十二期節目時自己的表現時說的那樣,意識到不足,才能去學習、去進步。他們所經歷的酸甜苦辣是很多人心照不宣的日常,這也戳中了很多職場人的痛點,每一期都能看見初入職場的我們的影子。

摘掉綜N代“吃老本”的帽子,《親愛的客棧3》實火

節目最後,張翰喜提終極合夥人,他一個人的創收幾乎佔據了客棧創收總額的50%,這體現了節目公平公正的同時,更說明了奮鬥的意義。《親愛的客棧》第三季用一個格外讓人有共鳴的精彩職場故事,展現了新時代新青年的風采,刻畫出追求幸福生活的鮮活影像。

“滾燙的自我革新”之勿忘初心

講好黃河故事不改公益本色

位於北緯37度的寧夏,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這裡既有西北黃沙大漠的豪情萬丈,又有江南水鄉婀娜婉轉的風情,這強烈的反差讓這片塞上江南的土地煥發著不一樣的魅力。對於不少人來說,寧夏似乎是一個過於“低調”的省份,我們或許在《新龍門客棧》《大話西遊》《牧馬人》等經典電影中對寧夏的美景“驚鴻一瞥”,但終究太過淺薄,《親愛的客棧3》給了寧夏一個很好的展示機會,讓寧夏這片土地,在攝製組的鏡頭下變得鮮活生動。

2019年,在河南鄭州主持召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提出了“講好‘黃河故事’,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精神力量”的發展思路。《親愛的客棧3》用實際行動踐行了這一思路,在寧夏這片土地上開啟了“滾燙的人生”。而在講好黃河故事的同時,節目組還不忘延續公益精神的初心,關注黃河流域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把公益環保融入到每一期節目中去,以點滴行動助力公益。“始終將電視人的社會責任感和擔當放在心上”是《親愛的客棧》一貫奉行的原則。

摘掉綜N代“吃老本”的帽子,《親愛的客棧3》實火

在收官一期節目中,被眾管家封為“客棧最佳男主角”的海生,對客棧全體員工表達了由衷的感謝之情,他感謝所有人為寧夏所做出的種種努力,把黃河宿集的非遺文化以不同的形式、透過電視熒屏講給更多的人聽,而客棧助力當地經濟的創新性服務,比如推廣寧夏非物質文化遺產及特色農產品,為辦好“中衛非遺美食文化節”翻舊了資料書,這都給當地人提供了致富的新思路和新途徑,甚至“比寧夏中衛人,還了解中衛文化”。客棧全員還通過自己的努力奮鬥完成了超過16萬的創新性營收目標,所有收入都用於支持由中國綠化基金會發起的“幸福家園西部綠化行動”公益項目,幫助寧夏貧困家庭種植公益枸杞樹16500棵,在改善當地居民生活環境的同時,推動黃河周邊旅遊經濟發展。

摘掉綜N代“吃老本”的帽子,《親愛的客棧3》實火

將節目轉變成職場模式的《親愛的客棧3》,通過展現新時代新青年的奮鬥歷程以及關注黃河流域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公益精神,最終取得了口碑、討論度及收視的“三贏”局面。山河湖海,不變的是節目組始終不忘初心的社會責任感與永遠以高標準嚴要求來督促自己的使命感,變化的則是為了提高、創新而做出的每一次努力。節目已然收官,但留給我們的感動依然存在。期待第四季,客棧的“山河湖海”依然在路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