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渡口鎮經濟空殼村清零


12月10日,在義渡口鎮小付家村村南, 3臺挖掘機正在清理被村民佔用的邊角地。“之前,這些地方有的被村民傾倒垃圾,有的放置雜物,既不美觀還浪費土地,現在我們借鎮上盤活閒置資源的東風,一下子收回40多畝閒散地,每年可為村集體增收2萬元。”小付家村黨支部書記李玉喜說。

今年以來,義渡口鎮把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作為提升黨支部組織力、戰鬥力,破解農村發展困境、解決困難群眾生活需求的突破口,創新工作思路,探索發展模式,多舉措增強村集體經濟。

凝聚共識,精準發力。今年8月,義渡口鎮黨委政府先後分3批組織342名機關幹部和村黨支部書記赴臨邑等周邊縣市就如何盤活閒置資源、發展邊角經濟和黨支部領辦創辦股份合作社學習取經。通過外出參觀學習,結合當地實際情況,鎮黨委確立股份合作、增減掛鉤、盤活資源、多種經營等4種農村集體經濟增收模式,同時成立4個工作模式專班,保障工作的推進。

各村根據實際情況,自行選擇1-3種模式,發展村集體經濟。今年9月,孫屯村整理閒散土地110餘畝,整體對外承包,預計年可為村集體增收5萬餘元;莊科王村在11月1日成立養殖專業合作社,目前正在進行養牛場建設,預計2020年3月建成投產,到時年可為村集體增收10萬餘元。

建立工作臺賬,掛圖作戰。按照“一村一策”的發展思路,建立57個村發展集體經濟工作臺賬,明確工作目標,量化時間節點,實行每週一調度,每月一推進。並將黨支部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納入到黨支部書記大比武工作內容之中,開展不定期觀摩評比。

截至目前,義渡口鎮盤活土地資源2659畝,新增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20家,全鎮57個村集體年收入可達480萬元,實現集體資產空殼村全部清零, 43個村實現3萬元以上年收入,餘下14個村,最低的年收入1.5萬元。“我鎮將持續發力,積極拓寬村集體增收渠道,助力脫貧攻堅,助推鄉村振興。”該鎮黨委書記劉金偉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