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塊錢買的書法,63年後賣了3億多

關注收藏的人,對劉益謙這個名字絕對不陌生,而他所創下的最“牛”收藏奇蹟,就是在2010年用3億多元收藏了一幅“贗品”書法,而且耗費了五年才將這件書法收入囊中。

5塊錢買的書法,63年後賣了3億多

▲ 2010年嘉德拍賣現場 ▲

這件書法就是王羲之的草書《平安帖》,這幅書法之所以是“贗品”,是因為這幅書法並非王羲之的真跡,而是後人仿摹。

但這並不影響它的價值,它仍是一件年代久遠的罕見書法,具有書法和文物兩大價值。

這件仿摹王羲之的書法,劉益謙之所以願意花3億買下,是因為目前全世界範圍內也沒有王羲之的真跡,而且像這樣的仿摹書法全世界也不會超過十幅

5塊錢買的書法,63年後賣了3億多

▲ 草書《平安帖》 ▲

一般來說,拍賣結束後雙方就可以進行交割,但劉益謙卻足足等了五年,在等待的五年期間還經歷了很多曲折。這段故事還要從63年前琉璃廠的一個古董攤說起!


63年前,5塊錢撿漏!

1947年的琉璃廠遠沒有如今這樣繁華,當時戰火未歇,物價亂套,整個琉璃廠的古玩字畫店基本都處於歇業狀態,偶爾有零星幾個小攤也罕有玩家光顧。

5塊錢買的書法,63年後賣了3億多

▲ 琉璃廠 ▲

但這一天有一個攤主非常幸運,他迎來了一個神秘的藏家,這個人在他的攤子上翻了一會兒後,拿起了一幅古舊的書法,正是草書《平安帖》。

攤主已經很久沒有開張了,非常迫切地希望能做成這筆生意,因此幾乎沒有經過太多的討價還價就以五塊錢的價格成交了。

5塊錢買的書法,63年後賣了3億多

▲ 草書《平安帖》交割儀式 ▲

63年後,這個神秘藏家的後人將雪藏已久的草書《平安帖》委託嘉德上拍,隨後就有了劉益謙3億買“贗品”的故事。

但事情卻沒有這樣簡單,當《平安帖》被拍出3億多的消息傳開之後,那位神秘藏家家族內部發生了糾紛,原因就是《平安帖》委託上拍的時候,只是這個家族的某一個人的私自主張,而其他同樣有繼承權的後人並不知情,當其他有繼承權的後人知道《平安帖》被拍出3億時,便與那個私自做主的委託人發生了物權糾紛。

5塊錢買的書法,63年後賣了3億多

▲ 草書《平安帖》(局部) ▲

當劉益謙等著嘉德交割的時候,之前的委託人已經無法單獨完成法律手續,委託人從一個變成了很多個,嘉德方面也無法馬上履行交割手續。

這一等,就等了五年,直至多個委託人之間的物權糾紛塵埃落定,劉益謙才如願以償拿到《平安帖》。

5塊錢買的書法,63年後賣了3億多

▲ 草書《平安帖》(局部) ▲

5塊錢買的書法,63年後賣了3億多

▲ 草書《平安帖》 ▲

延展開這幅書帖,41個字的周圍蓋滿了幾十方收藏鑑賞印章,可見其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曾屢次易主。乾隆帝盛譽該帖“可亞時晴”,媲美“三希堂”瑰寶王羲之《快雪時晴帖》,民間流傳王羲之高古摹本無出其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