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遍全網後,趙雷卻說:我不想再唱《成都》

關注 ,做勇敢的自己!


讓我掉下眼淚的,不止昨夜的酒。——趙雷

01

“和我在成都的街頭走一走,直到所有的燈都熄滅了也不停留……”

2017年的春天,趙雷憑藉這首《成都》一炮而紅。

大街小巷、男女老少、國之內外都在跟唱,他的名字出現在各個榜單的首位,更多人朝他口中的天府之國湧去。

有人問他:

“一條微博都沒發就瘋漲了十幾萬的粉絲有什麼感覺。”

他平靜地回答:

“都是一時的,我不想做轟動一時的事情。”

第一次見到他是在《歌手》的舞臺上,對比其他人鮮亮的衣著,一件不起眼的T恤配著有些發舊的牛仔褲讓他沒什麼存在感。

普通到像和我們擦肩而過的路人,卻又帶著灑脫。

他的歌也是一樣,就像劉歡老師說的:

“雷子的歌聽起來貌似簡單,但是情愫飽滿,因為他的音樂植根於他的生活,非常紮實、真誠、有態度。”

趙雷不擅長與人交往,在舞臺上他如魚得水,卻在歌手房與他人寒暄時無所適從。

尤其在節目播出後認識他的人越來越多,無論是逛街吃飯、還是開車路過,總有人追著他說:

“你不就是電視裡的那個誰嗎?”

趙雷說這種鎂光燈下的生活讓他覺得很虛:

“很多人都在追求和享受這種感覺,我反感這種狀態。”

“我就是那種騎著小摩托車亂竄的人,我怎麼可能被這種東西束縛。”

他最喜歡的狀態是當他在臺上唱完一首歌,臺下的人衝他喊一句:“雷子過來喝酒。”

比起用一身光環叫別人來聽歌,趙雷更希望對方是在無意間聽到他的歌才知道他這個人。

02 為音樂成長,決心流浪

1986年趙雷出生於北京良鄉,那裡偏僻又荒涼。

由於家裡靠著父親開的小賣部維持生機,經濟情況不好,總是遭到其他孩子的欺負和看不起。

初中時剪頭髮要十五塊,趙雷沒有,就乾脆放任它自由生長。

老師說太長了不行,他乾脆給自己剃了個禿子,結果就連升旗儀式也不能參加,說是影響隊伍的美觀。

他將這段自卑感受寫進《人家》:

“我只是一個窮小子,生活簡單得就像是一塊石子,我只不過是一個唱歌的孩子,只要能填飽我的肚子。”

趙雷為數不多的娛樂,就是和朋友到家附近的河溝裡撲騰。

直到他十三歲那年,從電影裡看見了搖滾歌手伍佰,和他扮演的那位到處流浪的地下歌手。

那種旁若無人的自在和自由吟唱的灑脫深深印在他的腦海裡,他不但開始唱歌,還組建樂隊。

揹著一把吉他,學著電影裡的伍佰在北京的地下通道唱歌,那年他才剛滿十七。

年少總是窮,要排練?就找一家便宜的練歌房,唱自己喜歡的歌。

回家路上路過麥當勞饞得不行,可身上只有15塊地鐵費。

雖然窮,趙雷卻不覺得苦,相反他覺得自己那時的狀態很好,很純粹。

他時常說:

“感謝音樂沒讓我誤入歧途。”

火遍全網後,趙雷卻說:我不想再唱《成都》

高中一畢業,他為了心愛的音樂放棄了大學錄取通知書,獨自前往後海的一家酒吧駐唱,那時候也就十八歲。

正是青春年少時,才敢說出酒吧裡燈紅酒綠的虛假,才會衝喧鬧的人群喊:

“你們沒有思想,你們不懂音樂。”

能理解他的人太少了,他的怒吼只讓那些看客停頓了片刻,隨後依舊如常。

沒什麼閱歷的趙雷發現自己歌裡的單薄,他又做了個大膽的決定——去流浪。

他花了幾年的時間從北京出發前往西安,又從蘭州一路走向西藏,再下滇藏公路抵達麗江。

走一路,唱一路。

就像他描寫的那樣:

“沒地方住就搭帳篷,沒有帳篷就露宿,下雨了就在雨裡唱歌,下雪了就在雪裡寫詩,下餡餅了就用嘴接著。”

後來他把這段回憶寫成了《我們的時光》。

流浪歸來,他的歌被時光沉澱,他的嗓音被風雪賦予滄桑,歌從他的筆下一首接一首地流出來。

廣為人知的《畫》和《南方姑娘》就是這時候誕生的。

趙雷心中嚮往著更大的舞臺,於是參加了2010年《快樂男生》,正如他在海選時說的:

“有些人可以唱歌,有些人必須唱歌,我是趙雷,我就是必須唱歌的人。”

雖然他在比賽中止步20強,卻信守承諾發行了自己的第一張專輯《趙小雷》,只發行了兩千多張,也讓他揹負了十幾萬債務。

隨後母親的去世讓他痛苦不已,此後孤獨就刻進他骨頭裡。

每次回到良鄉,趙雷就想哭,尤其是到了夜晚,對媽媽的思念就抑制不住。

於是他寫下《媽媽》:

“媽媽帶我走吧,我們到天上或地下去等著爸爸,媽媽帶我走吧,我相信天上或地下一定有個永不分離的家。”

此前的流浪是對世界的認知,在媽媽離開後,他帶著爸爸四海為家,是“吾心安處是吾家”的境界。

03 面對名利浪潮,敢於止步

趙雷曾放言:

他將自己關在北京二環安定門附近一家小四合院,租了最小的一件出租屋,抱著吉他同命運較近。

寫下了後來大火的《成都》。

2013年左立翻唱的《南方姑娘》走紅,趙雷的另一首歌《畫》被劉歡老師收進音樂大碟中。

可趙雷還是沒有走紅的跡象,於是他的朋友大冰發博:

“趙雷不紅,天理難容。”

雖然周圍的朋友都在為他著急,可他卻不想出名,以至於當《歌手》節目組找上他時,第一反應是拒絕。

後來改主意只是因為父親一句:

“去吧,我想在電視裡看見你。”

後來趙雷真的紅了,紅得一發不可收拾,自己的手機被各種邀約打爆,經紀人一天接六七十個電話。

打得煩了,乾脆把手機丟在酒店房間,躲進了海南的碧海藍天中。

早上九點前往菜市場,挑選新鮮的食材回去,和朋友吃飯看球,就是他最喜歡的狀態。

猛漲的名氣像座大山壓得他喘不過氣。

他曾在《八十年代的歌》裡唱:

“我想過平常人的生活,慾望請放過脆弱的我。”

趙雷在採訪中表示不喜歡別人認識他,會導致他精神緊張。

所以他的交際圈非常簡單,簡單到音樂合夥人都沒有他的電話和微信。

火遍全網後,趙雷卻說:我不想再唱《成都》

在生活中難免要在現實和理想中做選擇,很少有人能顧全兩個方面,而趙雷偏向理想化,所以他會寫:

“又一個四季在輪迴

而我一無所獲的坐在街頭

只有理想

在支撐那些麻木的血肉

理想今年你幾歲

……

理想永遠都年輕

……”

頻繁的演唱會和商業,把他壓榨到睡覺時間都沒有,更何況是創作,整個人成了不停旋轉的機器,身後的發條催著他快點,再快點。

在紀錄片《我的時代和我》中,有人問他有沒有發現你跟以前不一樣了?

他的表情顯得有些凝重:

“真的,我已經感覺到不一樣了。”

自從爆紅後,趙雷的行程被安排地滿滿當當,經常是這邊工作剛結束,就要馬不停蹄地趕往下個城市,彩排和調音被安排在凌晨更是家常便飯。

又一次拍攝完成後天下起淅瀝瀝的小雨,他身後揹著吉他,隨手套上衣帽跨進雨裡,身後的人不停喊著要給他撐傘。

這時的趙雷,很久沒有感受過那種在雨裡歌唱的肆意。

他曾說比起生活物質的缺乏,他更害怕靈感的貧瘠。

2017年4月,是他全國巡演最後一站,距離他的走紅才過去兩個月。

可趙雷已經被那些突如其來的關注逼崩潰了,甚至讓他對唱歌有了一絲反感。

火遍全網後,趙雷卻說:我不想再唱《成都》

因為那些演出只有一個要求:唱成都。

他無奈地抱怨:

“怎麼就過不去那個坎呢,老是成都成都的,你們也該聽聽我別的歌啊。”

“我都快要唱吐了。”

不停疊加的套路,周圍浮躁的氣壓,逼得他在舞臺上衝著主辦方爆出一句Fuck。

事後他在微博中道歉,說自己是一時衝動,可他也真的做到了答應自己的事。

“我以後再也不會做這麼頻繁的演出了,很多歌手都是這樣廢掉的。”

演唱會結束後,趙雷就消失了,沒人知道他去了哪裡,只知道他回來時送了一首《靜下來》給所有人:

“我想應該靜下來想一些話

我想應該靜下來走一段路

我想應該靜下來看一本書

我只想靜下來做這些事

我想應該靜下來睡一個覺

我想應該靜下來想一個人

我只想靜下來忘掉那些事情

我只想靜下來去反省自己

當一切都開始靜下來的時候

靜的可以讓我聽到平和安詳的心跳”

趙雷的心從沒有變過,面對浮華,面對喧囂和突如其來的一切他早就將自己寫進了《小人物》裡:

“我已經找到了我的位置

那需要很多時光去交換

雖然我有時候還是朦朧

願歲月留住我天真的樣子”

比起眼前的鉅額酬金,趙雷懷念當初流浪路上自己口渴時,路過農車掉下來的那顆橘子。

比起如今上萬人呼喊他的名字,他更向往在青海玉樹小學裡,被資助的孩子聽他的話喊他一聲雷子。

比起凌晨街頭攔下他的車,索要簽名後高喊“我再也不洗手”的熱烈,他更想要那聲“我喜歡聽你的《小屋》”時的心頭一暖。

04 堅守初心,是他對抗世界的方式

顧城說:

“一個人應該活得是自己並且乾淨。”

趙雷也說過類似的話:

“人生需要不斷感動,才能守住那些始終乾淨的東西。”

媽媽的離去讓趙雷更珍惜和爸爸的相處時間,無論去哪裡演出都帶著他,是一種守護,也是一種提醒。

提醒自己無論何時都別忘了初心。

因為趙雷最大的心願就是做個像爸爸一樣,每天什麼也不管,開開心心過日子的人。

很多歌手一歌成名後,會不停地複製這條成功之路,可趙雷卻說:

“一個節目能證明什麼?什麼都證明不了,你如果不繼續,這陣風很快就會過去。”

趙雷這個人其實特別簡單,他能在海邊把放風箏的人遺落的線捲起來,一點點把風箏扯回來。

還會在球被樹杈卡住時,固執地想要征服它。

他在生活中非常隨意,和飛機上陌生的孩子,跟著音樂就搖擺。

拖著行李箱不好好走路,拿它當輪滑車。

關於這些他在《無法長大》中唱:

“既然無法長大,那就不要學著別人去掙扎。”

很少發微博的他留下一句安慰許多人的話:

“幹嘛非要勉強自己長大。”

火遍全網後,趙雷卻說:我不想再唱《成都》

他會在觸及底線時直言不諱:

“老是重複這個路,我不是為了這個而活的,你如果停止了我的血脈流動的話,我肯定不開心。”

“再出歌只想出我自己喜歡的,拿回去埋在我媽的墓上給她聽。”

趙雷時常在自己的小屋裡思考人生:

“幾十年之後我們這些人能剩下什麼呀,偶爾有一兩個人提起,僅此而已。”

生命有限,時間很短,與其委屈著過一生,不如開心點做自己喜歡的事。

喜歡趙雷是因為他對世事的透徹,更是因為多年之後他依舊保持的那顆童心。

在紀錄片的最後,趙雷開車走在夜晚的路上,他抽著煙衝著窗外隨機喊出一聲老劉、老張、老李,等有人回過頭來看他時,又一臉壞笑著躲進車裡。

他望著窗外嘆氣:

“這才是我們喜歡的生活,我們喜歡的狀態。”

他肆意歡笑的樣子,依舊是當初那個為了錢去拽別人鋼筋的孩子。

一樣簡單純粹。

張韶涵曾在翻唱《阿刁》時改編:

“你是阿刁,你是自由的鳥。”

這句話用在趙雷身上再合適不過。

人活著不知道自己會遇到些什麼,能記住自己最初的願望是一件很難得的事,也許你會被周圍人嘲諷或譏笑,也許你說的話你做的事沒人能理解。

只要那是讓你感到快樂的,值得的就去做,也許現在會迷茫,也許努力的時間也很長,甚至需要你放棄一部分理想。

至少你和這個世界對抗過,不曾輸掉年少夢想。

最後趙雷模仿劉歡來提醒你我:

“昨天所有的榮譽,已變成遙遠的回憶,勤勤苦苦,已度過半生,今夜又將重入風雨,我不能隨波浮沉,為了我摯愛的親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