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好黨和人民的“守夜人”——寫在海東市應急管理局成立一週年之際

當好黨和人民的“守夜人”——寫在海東市應急管理局成立一週年之際

全市消防地震演練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2019年3月11日,海東市應急管理局掛牌成立,轉眼已經走過了一年風雨兼程的日子。一年來,該局全體幹部職工堅持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以“健全應急處置機制,提升應急處置綜合能力”為著力點,不斷創新應急管理機制,完善應急管理體系,推進應急平臺建設,強化應急宣教培訓,不斷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為全市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提供保障。

当好党和人民的“守夜人”——写在海东市应急管理局成立一周年之际

掛牌成立

凝心聚力快速推進職能融合

2019年3月11日,海東市應急管理局組建成立。作為新成立的部門,是如何邊組建邊應急,邊加快機構和職能融合,邊緊湊有序地做好機構改革各項工作的?

“我們有效整合各類資源,著力在控大風險、除大隱患、防大事故上下功夫,逐步形成了結構合理、反應靈敏、運轉高效、保障有力的應急管理體系。”海東市應急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韓世林對記者說,海東市應急管理局共整合了9個部門13項工作職責,在新一輪機構改革中被賦予了極其重要的使命。

機構改革千頭萬緒,各項工作職責全部集中到一個部門管理,怎麼去管理,難度不容低估。韓世林認為,接力了改革新使命,就得要快速推進職能融合,繪就一張清晰的藍圖去指引,去實現全市應急管理工作的蛻變與成長。

這一年,海東六縣區應急管理局相繼掛牌成立;機構、職能整合不斷加速;在分層分級應對突發災難和事故、理順應急管理體制等方面積極探索;統一指揮、專常兼備、反應靈敏,上下聯動、平戰結合的全市應急管理體制已現雛形。

這一年,海東市應急管理局與時俱進、立心鑄魂。轉人員整職責,穩中有進,立足自身實際,對接新職能,轉變新觀念,自上而下全員大培訓、大學習。舉辦應急管理大講堂,利用專業資源,打造高素質專業化應急管理幹部隊伍。這一年,培育專業搶險救災隊伍,建立軍警聯合應急救援聯動機制,謀劃專職救援力量,開展全方位、多領域演練,磨合協同指揮機制,錘鍊實戰救災技能,鍛造青海“東大門”應急“鐵軍”……這些樁樁件件都和老百姓生命財產安全相關。

“應急救援是人命關天的大事,任何時候都不能有絲毫麻痺大意。應急管理工作更是生命工程、平安工程。”韓世林說。

当好党和人民的“守夜人”——写在海东市应急管理局成立一周年之际

非煤礦山檢查

秉持初心堅守風險防控一線

與改革同頻,與發展共振。海東市應急管理局堅持邊組建、邊理順、邊應急,忠實履行著“應急管理、安全生產、防災減災救災”三項基本職能。

2019年6月29日,海東市化隆回族自治縣夏瓊寺突然發生山體滑坡。災情發生後,海東市應急管理局等相關部門的主要負責人在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海東市委書記鳥成雲、市委副書記、市長王林虎的帶領下,逆向而行,迅速投入到應急救援工作中,積極採取有力措施,穩妥推進應急處置,把受災群眾全部轉移到安全地帶。同時,對下一步夏瓊寺周邊的災情防範、災後重建、人員安置、預警檢測、安全保衛等工作進行了全面的安排部署,明晰了各部門工作職責,災情得到了有效處置。

2019年6月下旬以來,受黃河上游持續降雨及龍羊峽水庫洩洪影響,炳靈水電站庫區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中川鄉金田村段防洪堤左岸出現約50米的塌陷險情。海東市應急管理局第一時間聯合水務等相關部門,及時疏散附近群眾,集結所有力量聯合作戰,100多名應急搶險隊員連續近10天的時間不分晝夜的搶險,塌陷處及時得到修復和加固,沿線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得到了保障。

2020年春節,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海東應急管理人主動作為,第一時間取消休假,全體人員認真研究制定“戰疫情,保安全”工作措施,以礦山、危化、冶金等行業為重點,派出人員對企業安全防範、職業防護及停產企業值班值守等進行明查暗訪,以應急管理人的責任和擔當,履行著疫情阻擊戰中的職責。

一年來,全市應急管理部門科學穩妥、安全有效處置了山體滑坡、泥石流、洪澇、強降雨等各類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54起,上報災情損失1.99億元,無因災死亡人員。按照工作職責,全市各級應急管理部門積極發揮應急處置、自然災害救援綜合協調工作職能,有力保障了受災群眾的生產生活,基層應急力量、應急處置能力有了明顯加強和改善,逐步形成了“五指並一拳”的工作格局。特別是安全穩妥處置了化隆回族自治縣夏瓊寺山體滑坡、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中川鄉河堤塌陷等影響較大、關注度較高的自然災害突發事件。據瞭解,2019年,海東市確定的地質災害重大隱患點共計85處,極易出現地質災害的隱患點有16處。

海東市應急管理局針對海東市存在的困難,研究制定自然災害防治實施方案,實施自然災害防治工程,主動作為,積極爭取了省級救災資金2920萬元,有力保障了受災群眾的基本生產生活。韓世林認為,應急管理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保駕護航,在出現突發情況時應第一時間響應、最快速度出發、有序有力有效應對處置,當好黨和人民的“守夜人”。

当好党和人民的“守夜人”——写在海东市应急管理局成立一周年之际

樂都區吊車斷臂現場

依法治理嚴抓嚴管重點領域

海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應急管理工作,要求把應急管理作為社會公共管理的重要內容,將應急管理工作與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同安排、同檢查、同落實。

一年來,市應急管理局堅守安全生產基本盤,強化安全生產責任,深化攻堅行動和專項治理,嚴格安全監管執法,強化隱患綜合治理,聚焦重點行業領域,牢牢守穩了安全底線。

“全市共檢查企業、單位及場所9200餘家次,排查出安全隱患15227條、已整改14471條,查處非法違法行為252638起,下發責令改正通知書3998份,行政處罰決定書181份,責令‘三停’28家,罰款72.6萬元……”一組數據交出海東市應急管理局在重點行業領域,嚴查徹改安全隱患問題,嚴懲嚴處安全生產違法行為,有力遏制各類生產安全事故發生的成績單。

截至目前,全市納入安全監管企業7000餘家。疫情期間,深入企業、廠礦督導檢查的市應急管理局副局長侯煥斌說:“應急管理局作為全市的安全生產綜合監管部門,在隱患排查上一定要抓而有實,問題整治上一定要徹底,安全生產責任容不得一絲半點的僥倖和懈怠!”海東市應急管理局緊盯風險防控、隱患排查、綜合監管、責任落實、問題整改五個關鍵環節,重點對道路交通、危險化學品、人員密集場所等174餘家企業進行了監督檢查。

與此同時,充分發揮安委辦牽頭抓總、綜合協調職責,聯合交通、公安、消防、住建等相關部門重點對建築施工、水利設施、“三合一”場所等重點行業領域進行督查檢查,堅決防範了較大以上事故發生。

2019年1至12月份,全市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僅佔省安委會下達的控制指標的53%,連續三年被省安委會評為安全生產先進地區,連續17年保持安全生產指標均控制在省安委會考核範圍內,連續17年未發生過重大及以上事故。

一年來,海東市應急管理局持續強化應急值守,領導幹部帶頭嚴格落實帶班和重要崗位24小時值班制度,加強自然災害和安全生產形勢研判工作,及時報送有效信息。該局副局長公保說:“應急管理工作事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事關社會經濟發展大局,我們要枕戈待旦,認真做好應急值守,時刻保持警醒,及時高效安全處置險情。”

当好党和人民的“守夜人”——写在海东市应急管理局成立一周年之际

調研應急管理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