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才子“索性”出家做了和尚,千金難買年少,索性放手尋夢去

弘一大師在塵世時,因愛老法師“月上時”的髯隨風飄的清姿,毅然出家,做了和尚。“只緣塵世愛清姿,蓮座現身月上時”句,是他出家過程的真實寫照。

弘一法師俗姓李,幼名成蹊,學名文濤,字叔同,名號屢改。1913年夏天,李叔同曾在西湖的廣化寺裡面住了好幾天,住的地方是廣化寺專門為在家的客人準備的住處“痘神祠”。李叔同時而會到出家人所住的地方去轉轉,那時,還談不上信仰,他只是心裡感覺到這種青燈古卷的生活“很有意思”,與佛教有親近的感覺。

他的心思,大半還是在西湖幽雅的風景裡,時常循著蓮香的薰風盪舟去湖心亭吃茶。一次,學校裡有一位頗為自傲的名人來演講,李叔同和夏丏尊覺著無趣,偷偷溜出來又躲到湖心亭上去吃茶了。風從湖面上吹來,水汽氤氳,清涼舒服,夏丏尊隨口說道:“像我們這種人,出家做和尚倒是很好的。”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李叔同聽到這句話,再一次覺得“很有意思”,後來自述說“這可以說是我後來出家的一個遠因了”。


一代才子“索性”出家做了和尚,千金難買年少,索性放手尋夢去


覺得有意思,李叔同便執行了。沒有太多猶豫和糾結,也無所謂瞻前顧後,非常隨性直接的選擇了出家,成全了一生的追尋。這瀟灑率性的“索性”二字,羨煞了多少世俗中人。

李叔同天生具備“索性”的豁達心境。沒出家之前,夏丏尊曾經和李叔同一起商討關於斷食的文章,覺得很有趣味,但說過後,夏丏尊並沒有當回事,轉眼就忘記了。誰想1916年冬天,李叔同一時來了興致,索性真的前往杭州大慈山虎跑寺試驗斷食,長達二十天。成功的斷食使他覺得脫胎換骨過了,精神大為振奮。這次斷食行動的後續,是他對素食產生了興趣,回到學校後甚至叫師傅照寺廟的方法燒菜。一次索性的行動,卻為他今後人生的佛緣奠定了基礎。

因這“索性”得來的因緣,李叔同正式發心吃素,也由此種下參禪悟佛的這個夢想。進入冬天的時候,他請了許多經書研讀,並在自己的房裡供起了佛像,也天天燒香了。這一年放年假的時候,他沒有回家去,而是到虎跑寺裡面去過年。在此期間他與法師們傾談,與佛學有了更深入的接觸,“更感覺得有興味了”。


一代才子“索性”出家做了和尚,千金難買年少,索性放手尋夢去


同年,李叔同又在虎跑寺依了悟上人為剃度師,法名演音,號弘一。這一下,便真的“索性做了和尚”。消息傳出,眾人譁然,大家都以為這位風流才子對佛學只是愛好、感興趣而已,誰也沒料到他會剃度出家。他的日本妻子聞訊匆匆趕來,繞寺哀哭三日,但求一見,終未能如願。

弘一法師的人生是傳奇的,他皈依佛教的過程卻是簡簡率性,水到渠成。他的佛緣讓人肅然,但他率性而為,放手尋夢的瀟灑,則更加讓人欽佩吧。

人生苦短,韶光易逝,沒有太多時間讓我們踟躕,有夢,就要去尋。有心願,就要趁歲月未催,抓緊去了。在尋夢這件事上,“索性”不是衝動,而是勇敢,是激情,是促使自己邁出第一步的原始動力。當我們準備行動時,不要多想,聽從自己的直覺和內心,索性去追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