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紅盾】心疼!寶寶哭鬧不止,家長到底抱不抱好?

寶寶哭了要不要抱?這簡直就是一個世紀大難題。

抱寶寶吧,怕寶寶形成依賴,只要哭就必須得用抱來安撫,那日子就水深火熱去了……

不抱讓娃自己哭會兒吧,據說會讓寶寶沒有安全感,會給寶寶造成心裡陰影……


寶寶哭了,到底能不能抱?

【小紅盾】心疼!寶寶哭鬧不止,家長到底抱不抱好?


能,但不一定能解決所有問題。

擁抱會產生大面積的肢體接觸,非常減壓,會讓寶寶快速的感到安全。

大家都知道 1 歲以前哭基本是孩子唯一的溝通和表達方式。當他們不舒服、餓了、累了都會哭,如果父母能及時走到孩子床邊抱起他們,孩子會獲得很大的心理滿足感,覺得「爸媽在,我很安全」。這樣的及時回應非常有助於嬰兒的心理健康。

但需要進一步說明的是,抱,並不能讓寶寶不哭。

比方說孩子尿溼了,哭了,你抱他會讓他哭的沒那麼厲害了,但並不會讓他馬上停止哭泣。

他會繼續哭,因為尿布還是很溼難受。

不過放心,這時候的哭跟心理安全就沒關係了,只是因為身體不適,不需要太在意,要你儘快給他換尿布,身體上的不適逐漸消失了,孩子就會不哭了。


這種「一哭就抱」,會慣壞孩子

【小紅盾】心疼!寶寶哭鬧不止,家長到底抱不抱好?


那為什麼有「寶寶一哭就抱會慣壞孩子」的說法呢?

因為有的家長想通過抱就讓孩子不哭,這類家長一般不止抱,還會邊抱邊搖、或者拍。

“不管怎樣,孩子不哭就行。”

大量的安慰雖然可能會讓寶寶暫時不哭,但這並不是寶寶真正需要的(寶寶需要的或許只是家長過來幫他們換下紙尿褲)。

過度地抱哄會分散寶寶注意力,讓寶寶沒有機會去感覺自己哪裡不舒服,也失去了練習調整呼吸、慢慢平靜下來的機會,長此以往不利於寶寶感知覺和情緒管理能力的發展。

最後,就真的成為了「不哄不抱就哭鬧」的寶寶,容易依賴大人來解決一切負面情緒,等再長大一點兒,「抱哄」會升級為「物質哄」,「被慣壞」的行為就會出現,比如滿地打滾、摔東西。


哭了不抱,真的會「哭壞」寶寶?

【小紅盾】心疼!寶寶哭鬧不止,家長到底抱不抱好?


“正在訓練寶寶自己入睡,寶寶哭了就抱就前功盡棄……不抱的話娃會哭壞麼?對寶寶會造成心理陰影麼?”

當孩子夜裡醒了哭,他需要的就不是爸媽去抱他,而是有個人幫他翻個身,恢復到容易入睡的姿勢,在他醒著的時候離開,再不時過來看看確保孩子的安全。

他可能會哭一會,但那是他表達情緒的方式,只要不是餓了、病了,並不會造成心理問題。

寶寶哭了,可以抱,但要注意查找寶寶哭鬧真正的原因;

寶寶哭了,也可以不用抱,用其他的安撫方式來安慰,同樣也要查找寶寶哭鬧的真正原因。


「堅定而不強硬」地對待寶寶?

那孩子哭鬧,家長正確的應對方法應該是怎麼樣的呢?有個原則叫做「堅定而不強硬」

這是什麼意思呢?我們可以拿孩子不願意打針而哭鬧來舉例。

不強硬是指孩子在哭鬧的時候,家長不要忙著訓斥或者制止,而是先把孩子抱到一個安靜的地方。等爸媽和孩子的情緒都會更穩定一些,爸媽就可以用溫和委婉的語氣安撫孩子的情緒,和他說話。

【小紅盾】心疼!寶寶哭鬧不止,家長到底抱不抱好?


堅定指的是,如果孩子還不願意改變態度,家長就算是讓孩子哭也要堅持讓他把針打完。不過打完針後就不要再指責孩子了,而是要去鼓勵他的勇敢表現。

這麼做是因為,孩子哭鬧時,和孩子正面衝突會破壞他的安全感,但要是輕易屈服又會產生溺愛。

除了孩子哭鬧時家長不當的舉措外,生活中很多時候家長都會無意間破壞孩子的安全感。

寶寶不是機器,是個性化的個體,沒有完全能複製和適用的成功經驗。沒有更好的方法,只有更適合你家娃的方法。多多關注“小紅盾”,帶你瞭解更多孕嬰童健康管理知識。


小紅盾終端(專業服務)賦能計劃

為您提供專業的嬰童健康管理


【小紅盾】心疼!寶寶哭鬧不止,家長到底抱不抱好?


關注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