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縣百名農業專家“線上”答疑“線下”解惑保生產

映象網開封訊(記者 崔學慶 實習生 祝浩楠 通訊員 李永建 司利強 葉中琳)

“後小寨村的鄉親們,現在咱村的1000多畝大蒜出現了二代根蛆成蟲,已達到發生盛期,若不及時防治成蟲(雌眼蕈蚊),很快就會產卵,卵孵化成幼蟲對大蒜造成危害,降低大蒜產量和品質。現在必須用滅蠅胺,或噻蟲嗪,或敵百蟲+菊脂類農藥兌水噴霧防治。”。3月10日上午,杞縣農業技術推廣員王慧琴在杞縣泥溝鄉後小寨村委會用“大喇叭”反覆宣傳著大蒜管理知識。感動得該村支部書記周儀海逢人就說:“王農藝師就是咱村的‘及時雨’‘大救星’啊!按照去年大蒜價格算,為咱村挽回了七八百萬的損失呀!”

杞县百名农业专家“线上”答疑“线下”解惑保生产

3月9日下午,杞縣科協主席張金芹在“杞縣農業專家在線服務團微信群”裡收到這樣一條救助信息:“我叫楊建壯,我家的8畝大蒜出病了,想請農業技術專家幫我看看咋著能治好”。張金芹當場在線上與張建壯取得聯繫,通過微信視頻看到蒜田內有很多枯萎的蒜苗,楊建壯視頻中說,還有很多小黑飛蟲呢。當晚張金芹和杞縣農業農村局農業技術推廣員、植保專家王慧琴聯繫,10日一早便奔赴到離縣城20公里外的後小寨村(深度貧困村),王慧琴在貧困戶楊建壯的蒜田察看到有枯萎蒜苗說:“你這大蒜出現了根蛆病,在大蒜株莖基部飛行的很多黑色飛蟲是根蛆成蟲,又叫雌眼蕈蚊,現在問題很嚴重。”說著接著王慧琴又發現鄰近楊建壯大蒜的旁的大蒜地裡也出現了這樣的飛蟲,王慧琴忙問村支部書記周儀海,村室在哪?然後快步奔向村委會,利用“大喇叭”向全村種植大蒜的群眾進行共防群治遲眼蕈蚊病蟲害知識宣傳,並開具了治療“藥方”。

線上視頻解答群眾疑惑,線下現場指導春耕生產。針對今年疫情防控和農田春管疊加在一起的特殊形勢,杞縣成立了以科協和農業農村局農業專家23人組成的“抗疫情、穩生產、促發展”農業專家在線服務團,涉及種植、畜牧、果蔬等領域。成立該服務團信息在雲上杞縣、今日頭條、杞縣電視臺、微信朋友圈等媒體發佈以後,點擊量超過10000人次,還通過電話方式開展線上指導。各鄉鎮農業合作社、農技協的負責人、種田大戶、技術能手等加入杞縣農業專家在線服務團微信群。同時,杞縣還把全縣127名農業技術推廣研究員、高中級農藝師等農業專家,針對全縣22個鄉鎮(社區和街道辦事處)的599個村(社區)劃分為11個農業技術推廣區域站,他們經常深入田間地頭,對全縣的大蒜小麥等農作物開展農情調查,及時掌握苗情、墒情、病蟲情等信息,為大蒜小麥春耕管理提供參考。通過“線上”解疑和“線下”答惑的方式,從土肥、育苗、田間管理等各個環節解答問題服務群眾。

據瞭解,自“杞縣農業專家在線服務團微信群”組建以來,在線上、熱線電話接受群眾諮詢1800餘人次;為群眾解答疑惑960人次;開具“藥方”328張;線下奔赴全縣各鄉村現場解答指導群眾117次;利用村室“大喇叭”宣傳春管知識600餘次。

(映象網開封新聞熱線:13603789370,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映象網“大象陪辦”電話:1800371969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