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大神的乾貨,跟你說說“錢”途無量的金數專業

嘉賓:M同學


本科畢業於東華大學,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

GPA:3.7 雅思:7

研究生畢業院校:倫敦政治經濟學院


01


背景介紹


首先說一下我的背景,我本科畢業於東華大學,讀的是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涉及到金融和數學兩個方面的一個專業。本科的時候還是偏數學多一點,大一、大二的時候讀的是有一些比較基礎的數學學科,像高等代數、數學分析、概率論與數據統計的課程。然後到大三、大四的時候就會接觸一些金融課程,比如數理金融、利息論,還有金融計算這種課程,它這個專業的目的是比較想把學生往金融和數學兩個方面同時培養。


一開始剛進入大學的時候,我以為我學的專業是純數學專業,但是當大三、大四我接觸到金融課程的時候,我發現我對金融其實也非常地感興趣,這兩個專業結合在一起的時候,我覺得它更能吸引我。如果只是純金融專業的話,可能文字偏理論分析這種東西比較多,但是如果結合到了數學可能更多計算、更多數字可能更適合我,所以我在研究生的時候會選擇金融數學這個專業。


再說一下我在研究生的時候,我周圍的同學和同專業的人大概的一些情況。很多學生是英本、美本,也有很多學生是像同濟、交大、復旦、武漢大學這樣的學校來的學生,所以他們的本科背景都很強,他們的專業水平也非常的強。所以在一開始的時候,可能有一種自卑感,但是換一個角度想的話,大家現在都已經申請到了同一個學校、同一個專業,所以說大家在目前的起跑線是一樣的,所以只要你肯努力,你就不會輸給其他人。


02


課程介紹


關於LSE金融數學課程的介紹,我覺得金融數學或者說金融工程這個專業是最近比較新鮮的專業,它更多的是把數學、金融,計算機,這三個方面的知識融合在一起而新出現的一個專業。數學方面的話就是一些數學模型的建立、演算,還有分析推導過程。對於金融來說,會講一些金融的基礎知識、基礎理論,還有一些衍生品、固定收益方面的知識。計算機的話,因為現在金融領域很多模型的建立都要靠計算機,用計算機來建模,所以大家可能會更多地需要學習一些編程語言和編程的知識來完成你這個模型的建立。


我簡單介紹一下,我在研究生的時候學的大概的一些課程。數學方面,一開始的時候你是要學概率論,這是比較基礎數學課程。通過這個課,你才能學習到後面更深的知識。一般像數學課程的話,會有一些比如模型的建立過程,可能很多人學過,但是研究生和本科學的程度是完全不一樣的,研究生課程的深度比起本科來說的話,還是要深很多、要難很多的。所以如果大家見到一門可能名字相同的課程的話,還是要把它當成一門新課來對待,因為裡面還有很多東西值得大家去學習。


對話LSE學長 | 來自大神的乾貨,跟你說說“錢”途無量的金數專業


關於數學課程的話,LSE其實給金融數學的同學很多選擇,有很多的選修課,我選擇了一門風險管理專業的課程,講風險測量與風險規避、風險管理這方面的內容。如果大家去選擇的話,也可以選多種多樣的課程,只要你感興趣的。


關於金融的課程,大部分還是跟數學結合在一起的,一開始會從利率跟你講,然後會講各式各樣的衍生品,比如期權、債券等等。它可能首先會給你介紹一些利率、衍生品的基本定義,後來還是要回歸到計算上面,比如說它的定價這些東西。更往後的話是一些比如市場有效性,CAPM模型。如果大家考過CPA的話,其中有很多重複的內容。其實這麼多金融課程中,最讓我比較頭疼的就是Fixed Income Markets,它在考試的時候會讓你有一個小論文一樣的東西讓你去寫,比如一道題給你,它可能會讓你寫一頁紙、兩頁紙讓你簡答,會考你很多的理論分析、案例分析,還有結合很多的東西去回答問題,所以當時我比較不擅長的就是這個。


關於計算機,大家本科如果是學數學專業的話,應該是會學過一些編程語言,比如說C++、Java,大家目前比較多的接觸就是Python編程語言,這也是現在行業裡面比較流行、比較火的一個編程語言,因為它的簡單性和它的易上手,現在被很多公司所接受,如果你要是以後畢業了想入職的話,這個編程語言是一定要掌握的。


LSE金融數學這個專業,它是要求學生必須學習C++這門語言的,因為它是要跟後面的Computational Methods in Finance這門課程,它的一個project是要你用之前學過的C++語言去實現它,可能裡面有一些模擬,比如最基本的就是蒙特卡羅模擬、蒙特卡羅計算,你要通過C++,通過編程來實現。所以如果大家對編程感興趣的話,研究生要繼續讀跟這個專業相關的話,建議大家越早學編程語言越好,因為這個是用的越熟練越好,就是熟能生巧,可能以後會節省大家很多的時間。


03


留學經歷


接下來就是第三部分內容,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所得所感這些東西。我首先把吃住行玩寫在了第一行,玩寫在了第二行,因為我覺得其實吃住行玩是不比學習要次要的,在我看來,它們可能是平行的一個地位的。


可能大家去留學的話,很多東西大家都不習慣,首要來說的就是吃東西上面,飲食習慣;還有可能一個人住的話,自己如果不會做飯的話,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吃不好、吃不飽。這個時候可能就會需要大家找小夥伴,自己學做飯或者可能就會吃一些當地的東西。大家如果會做飯的話,是一個比較好的優勢,你可以和小夥伴通過做飯,一起吃飯更容易認識到更多的小夥伴。


如果大家去倫敦的話,大家知道倫敦公交車比較方便,所以如果你只要住的不遠的話,你甚至可以走到學校去。如果大家住的遠一點的話,可能就是公交車或者地鐵,這個在倫敦都很方便,所以我覺得出行的話,大家只要辦一張公交卡就行了。


關於玩的話,倫敦有很多好玩的地方。因為我自己本身是一個不太愛出去的人,平常週末休息或者沒有課的時候,忙完的時候可能更多的在屋子裡待著,但是身邊會有小夥伴拉著你出去,在研究生的時候,我去了蠻多的地方,大家如果平常沒有事情的話可以到處多走走、多看看。


對話LSE學長 | 來自大神的乾貨,跟你說說“錢”途無量的金數專業


講完吃住行玩,最後還是要回歸到學習上,從我研究生的體驗、我的經歷,我聽到了很多我的朋友去美國讀研究生,通過他們的分享我就發現了英國研究生和美國研究生的不同。在英國的話,如果你讀研究生是隻有最後考試是檢測你整個學習水平的一次檢驗,而在美國的話可能一個星期有一個小考,一個月有一個大考,他會催著你每一天、每一週都在學習。


LSE的金融數學專業分兩個學期,一共是要修滿4個學分,我一共是修的9門課程,其中8門課程要考試,有的專業是在第一學期末就有安排考試,但是金融數學這個專業的話,絕大多數課程都是不需要在第一學期末考試的,所以我的8門課程都在第二學期末,也就是5月份的時候考試,所以當時兩個星期考了8門考試,還有當時的project要交一篇report,所以當時的學習壓力就非常大。


如果你喜歡把課程分配均勻的話,不想一口氣全部學完或者你可能覺得一口氣學完比較累,你可以安排一下自己的課程,它也有在第一學期末考試的課程,你可以選幾門,把你第二學期末的壓力給分擔掉一點。但是如果你想要第一學期末放假了之後,你就想好好玩,這時候你就可以把所有的課程考試都安排在第二學期末,這樣的話就相當於玩爽,學習學的也爽。


不過我建議自覺性不夠強的話,可能很多人因為壓力太大而繃不住的話,我覺得還是建議大家分開,比如說可能一門兩門到第一個學期末去考試,因為我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我,一個學期末考8門考試加上一個project實在是太累了。


04


心得


最後一部分內容就是心得體會,還有一些給大家的建議。在研究生結束之後,我身邊的很多同學朋友無非就是有兩條路選擇,一條就是他們可能會繼續讀博士,大概也是會讀偏金融數學的博士或者金融工程的博士,也有很多的朋友同學,無論是英國的,還是回中國,他們就會去找工作,開始自己的職場生活。


如果大家想不間斷地讀書的話,研究生一結束就去讀博士的話,大家可能在上研究生的時候就要考慮自己申請博士的計劃

,很可能你在一邊上課的同時,一邊你就要去寫一些PSA,還有你的research、proposal這種東西,可能就會要考慮清楚你以後讀博士想讀什麼方向,然後聯繫導師。如果大家不想那麼趕的話,大家可以等畢業之後,在畢業那年的年底去弄這些事情,就相當於gap一年。


還有一些朋友和同學,我瞭解到他們可能有的意願是去讀第二個碩士,比如說大家讀完了金融數學這個專業的話,大家可能對計算機突然很感興趣,他們就會去讀computer science這個專業。如果他們對金融感興趣的話,他們就會去讀比較偏金融方面的研究生。相當於我要再讀一個碩士的話,可能會去中國香港或者會去美國,更完善一下、補充一下我第一個研究生金融數學可能沒有很精通的一些知識。


畢業了之後如果想申請工作,你在剛上研究生的時候,你就要關注這一年的秋招,如果你想回國的話;如果你想在英國找工作的話,可能會在3、4月份的時候要去關注這些東西。但是在英國要找到一份正式的工作可能會比較難,所以很多的同學朋友他們就會去選擇實習,然後再看看有沒有機會去轉正得到全職的工作。


關於就業方向,有一些人可能會去證券公司、基金公司,有的人可能想去銀行,大概都是一些偏金融行業、金融崗位的一些工作。如果具體的職位可能會有一些偏量化的工作,量化策略、量化分析的工作,還有證券分析師、股票分析師、交易員這種工作,可能我說的也不是很正確,但是我瞭解到的一些東西可以跟大家分享下。


其實找工作也不一定是一個不好的選擇,如果你想繼續讀書的話,你也可以選擇先找工作。因為其實在你工作的一兩年之後,如果你想繼續深造的話,你也可以去選擇申請博士或者申請第二個碩士,這都是可以的。如果你在工作的過程中慢慢喜歡了這份工作,你可能會覺得繼續工作下去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對話LSE學長 | 來自大神的乾貨,跟你說說“錢”途無量的金數專業


如果繼續在英國或者美國讀博士的話,可能再需要四五年的時間,因為這個時間會比較長,所以要看大家有沒有這個毅力去堅持下來,一般讀完博士之後可能就會偏研究一點,我身邊的一些讀博士的朋友就想留在高校做研究、做老師,這種方向的一些工作。


最後,我還有幾句話或者幾件事想跟大家分享,是我留學經歷裡面最直觀的體驗體會。有的同學會說自己的英語不好怎麼辦或者說自己到那裡不適應怎麼辦,這個在我身上多有發生,因為一開始的時候我也覺得自己的英語不好,而且通過一開始的上課,我會發現你的水平跟你周圍的人是完全比不上的,在我這裡看來是這樣。因為可能老師講的一些東西在別人那裡就很容易接受了,因為他們可以理解,但是你就不理解,可能這個概念、這句話,你不知道為什麼導致你下面沒有辦法再繼續聽下去了或者繼續理解下去了,所以你需要更多的時間來去學習這部分內容。


在一開始的幾個月裡面,因為自己的語言問題加上自己的知識水平問題就導致我要在老師上課講完一遍之後,回去再對著講義自己再重新看一遍,可能花的時間是其他人的1.5倍-2倍,因為如果自己不再看一遍的話,自己是學不會的,第二天老師再講的話,你是繼續不下去的。但是到後面就是當我適應了之後,我覺得學習起來還是比較快的。所以通過這個事情,我想跟大家說的就是如果你努力的話,即使你的起點比別人靠後,但是通過你的努力,這個差距是可以彌補的。


對話LSE學長 | 來自大神的乾貨,跟你說說“錢”途無量的金數專業


第二個事情也是剛才我有提到的做飯這個事情,如果大家想學習做飯的話就建議大家水平提高的越多越好。在研究生留學的時候,因為我要一個人做飯,所以自己的做飯水平就會越來越高,通過做飯也認識了很多朋友,比如說常常很多人聚在一起吃飯、一起聊天,所以這個是建立友誼的一個非常好的方法。


還有一個事情就是出去玩的事情,建議大家到了英國之後,如果大家開始研究生的生活,建議大家儘可能比較早的去辦申根籤,這樣大家就可以去歐洲很多國家去旅遊、去玩,在自己的假期,比如週末或者在聖誕節假期的時候。如果大家不想出國的話,大家也可以去英國的很多地方去玩,除了倫敦的話,比如說蘇格蘭、比如說北愛爾蘭都有很多好看好玩的地方。


最後總結,

去留學這個過程就是該玩的玩,該學的學,學習是一定要學的,但是玩一定不要落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