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軼事」李清照一首《醉花陰》勝過夫君十五首

「軼事」李清照一首《醉花陰》勝過夫君十五首

李清照(1084年—約1155年),是我國北宋的女詞人,也是我國古代歷史上著名的女才子。李清照出生於書香門第,其父李格非是北宋大文豪蘇軾的弟子,因此李清照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其多才多藝,由於她早期生活優越,所以她早期所寫的詩詞也多為閨中生活及對愛情生活的嚮往。
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18歲的李清照嫁給了時年21歲的太學生趙明誠。夫妻二人成婚後,有著共同的愛好,通過節衣縮食而進行書畫金石的蒐集與整理。
由於北宋末期朝廷內部鬥爭激烈,婚後第二年,李清照與趙明誠的家族也遭到牽連,李清照與趙明誠出現了早期的婚後分別。崇寧二年(1103年)的重陽節,李清照獨自一個人自斟自飲,獨賞菊花,寂寞與孤獨時時襲上心頭,於是,李清照寫下了一首詞——《醉花陰》,下面先請讀全詞:
《醉花陰》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軼事」李清照一首《醉花陰》勝過夫君十五首


這首詞沒有直接寫離別之苦,相思之情,但仔細品讀,每個字又都浸透了這種情感,有人稱讚這首詞“令人再三吟咀而有餘味。”據元代伊士珍所著的《琅嬛記》中記載,李清照寫完這首詞後,把它寄給了遠方的丈夫趙明誠。趙明誠讀後歎賞有加,自愧不如,但是,他也很想寫出幾首詞來與妻子媲美。
於是,趙明誠謝絕一切賓客,把自己關在書房裡,“忘食忘寢者三日夜”,一共寫出五十首《醉花陰》詞。然後,趙明誠為了驗證一下妻子的《醉花陰》詞與自己這五十首同名詞相比,哪首更好,他請友人陸德夫前來賞析。
趙明誠故意把李清照的詞夾在自己的詞中,讓陸德夫評論看看哪首更好些。陸德夫再三品讀後,得出一句:“只三句絕佳。”趙明誠忙問是哪三句,陸德夫說:“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而這正是李清照所寫的那首《醉花陰》詞中的最後三句。
李清照的這首詞在藝術上有一個大特點,那就是“物皆著我之色彩”。從天氣到瑞腦金獸,簾外菊花,無不具有愁苦的色彩。在結構上,從起句至“有暗香盈袖”,都是鋪敘筆法,而最後把節日離別的深情留在了最後那三句話上, 此三句也成了千古傳誦的名句。



「軼事」李清照一首《醉花陰》勝過夫君十五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