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備受推崇的西方經典油畫,真的難以模仿和超越嗎?


西方油畫500年,湧現出來的油畫大師和經典油畫作品不勝枚舉,要想超越著實不易,要說難以模仿卻有些言過其實。

套用一句廣告詞: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

那些備受推崇的西方經典油畫,真的難以模仿和超越嗎?

大家都知道,油畫藝術是從印象派出現後才開始對光有了理性、科學的研究,此後的油畫風格色彩更為豐富而真實,無疑也具備了更強的藝術感染力。在此之前,哪怕是《蒙娜麗莎》、《最後的晚餐》、《泉》這樣的經典作品,其細膩的色彩表現更多地還是侷限於固有色的範疇,沒有表現出光的影響。

儘管如此,歷來無數人臨摹或參考創作過達芬奇的《蒙娜麗莎》,終究還是隻能是模仿,誰也不敢輕言超越。事實上,《蒙娜麗莎》創造出來的藝術高度早已站在了一個巔峰,哪怕是一個神秘的微笑,也能引來無數人著迷和探尋,更別說作品中令人歎為觀止的繪畫技法。

那些備受推崇的西方經典油畫,真的難以模仿和超越嗎?

和《蒙娜麗莎》一樣,有太多經典的油畫作品被大家反覆地臨摹,有些甚至到了幾可亂真的地步,就連專家都難辨真偽,說明就算是超高藝術水準的經典名畫,也不是不能被模仿的。更有甚者,在鉅額利潤的誘惑下,竟然出現了專門仿造名畫的產業。試想一下,畢加索的一幅畫曾經拍出過7億的天價,梵高的一幅畫也將近4億。這種誘惑的確很難被拒絕。

在國畫界,米芾和張大千等國畫大家都曾以善於模仿古畫而出名,幾可亂真。在西方藝術界也有一位叫沃爾夫岡的全球最頂級的名畫造假大師,造假名畫幾百幅,其中最出名的14幅更是為他斂財多達5億元美金,實在令人驚歎。

那些備受推崇的西方經典油畫,真的難以模仿和超越嗎?

要知道,西方各大拍賣行針對名畫有一套完整的、極為專業的鑑別方法。對於鑑別畫家的簽名、繪畫風格,以及繪畫原料、畫布是否符合創作年代等方面都能做出相當精準的鑑定。要想騙過這樣的專業鑑定,需要的絕不僅僅是繪畫技法這麼簡單了。

有意思的是,沃爾夫岡並不像米芾和張大千那樣本身也是繪畫大家,原本只是個籍籍無名的畫家,最擅長的就是模仿出名畫家的筆法。但是,單單從造假畫這個角度來說,沃爾夫岡絕對是個天才。

正所謂: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溼鞋?沃爾夫岡一次模仿名畫時,因為自制的白色顏料不夠用,偷懶用了一點採購的顏料,被“火眼金睛”的鑑定專家識別出來,只能認栽。

那些備受推崇的西方經典油畫,真的難以模仿和超越嗎?

由此可見,不管是國畫還是油畫,哪怕是那些經典名畫,被模仿不是不可能的,只是不要輕言超越即可。

當然,這也只是驚龍軒一家之言,歡迎與大家一起交流探討。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