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安家》,房產中介地位高,“房似錦”們有源源不斷的客戶

電視劇,《安家》大火,房似錦、徐文昌雙店長帶領的靜宜門店,在幫助客戶安家之餘,也讓我們看到了現代都市人圍繞房產交易的喜怒哀樂。

今天的人們想買房,自然找房產中介。一個好的房產中介,可以讓你在房產交易過程中省掉大量麻煩,而且還可以幫你壓價。


古代的《安家》,房產中介地位高,“房似錦”們有源源不斷的客戶

▲電視劇《安家》劇照


其實古代人買房的時候和我們一樣,也找“房似錦”他們幫忙撮合交易。


1、歷史上記載最早的房產中介,居然要回扣


專業的房產中介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時期的南齊。

根據《崔慰祖傳》(《南齊書》列傳第三十三)的記載,當時有個人叫崔慰祖,他想賣掉自家的房子,圖省事兒,找到了房產中介。便發生了下面有意思的對話:


古代的《安家》,房產中介地位高,“房似錦”們有源源不斷的客戶

▲只有賣出房子才是硬道理


慰祖賣宅須四十五萬,

買者雲:“寧有減不?”

答曰:“誠異韓伯休,何容二價。”

買者又曰:“君但賣四十六萬,一萬見與。”

慰祖曰:“豈是我心乎?”


翻譯成現代文大意:

崔慰祖房子想賣45萬,

中介問他:“能不能便宜點?”

崔慰祖:“不能,就45萬。”(這裡提到的韓伯休,也是個牛人。東漢人士,賣藥三十年,從來不接受還價。)

中介又說:“你標價46萬,我幫你找買家,1萬歸我。”

崔慰祖:“這可不行!”


崔慰祖覺得這是欺瞞買家,還要回扣。這場房產交易是沒做成,不過崔慰祖諮詢的這個人,是我國曆史記載最早的專業房產中介。


古代的《安家》,房產中介地位高,“房似錦”們有源源不斷的客戶

▲《安家》房似錦


2、古代如何管理房產中介


有人的地方便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難免魚龍混雜。出現房產中介這一行業之後,有不少黑中介欺瞞買賣雙方。

南北朝時,官府便有了整頓和規範措施。

當時要求,凡是從事房產中介業務的人員(房牙),都必須到莊宅牙行備案。莊宅牙行就類似於今天的房產中介協會。


古代的《安家》,房產中介地位高,“房似錦”們有源源不斷的客戶

▲《安家》徐文昌


不但備案,房產中介還需要有兩個以上的同行做擔保。這樣一人犯錯,大家倒黴。

手續齊全,審核無誤後,官府會為房牙發放一塊兒腰牌,類似於今天的執業資格證,上面有編號、姓名、住處、擔保人等基本信息。

百姓在交易過程中發現黑中介,可以到官府或者莊宅牙行進行投訴。


古代的《安家》,房產中介地位高,“房似錦”們有源源不斷的客戶

▲《安家》張乘乘


3、古代的房產中介特幸福


《安家》中的王子健、樓山關、朱閃閃這些人,為了完成業績,吃盡了苦頭。

但古代的房產中介可就幸福太多了。

在五代十國時期的後唐,國家大力支持經紀行業。


古代的《安家》,房產中介地位高,“房似錦”們有源源不斷的客戶

▲《五代會要》


後唐天成元年(926年),後唐皇帝唐明宗下令:“如是產業、人口、畜乘交易,須憑牙保。如有故違,關聯人押行科斷。”(《五代會要》第26卷)

這裡的產業就是指房產,百姓之間買賣房屋、奴隸和牲口的,必須由中介經手。違反規定的,會受到房產中介的處罰。

這還是處罰輕的,只是罰點錢而已。宋朝就更狠了。


古代的《安家》,房產中介地位高,“房似錦”們有源源不斷的客戶

▲《宋刑統》


《宋刑統》(宋朝法律彙編)卷13寫道:“田宅交易,須憑牙保,違者準盜論。”

意思是房產和土地交易,必須通過中介。否則按照偷盜罪進行處罰。

宋朝的偷盜一般是按贓計罪,偷的東西越值錢,定的罪越重。偷的東西如果值一尺布,打六十大板。要是按照偷盜一套房子計算,估計光是打板子都能把人打死。


古代的《安家》,房產中介地位高,“房似錦”們有源源不斷的客戶

▲《安家》王子健


4、古代的房產中介有監管職能


古代官府之所以強制百姓在房產交易時必須經過中介,主要是為了收稅。

從東晉初年開始,官府徵收契稅,一直延續至今。但是百姓肯定不願意主動上交,所以便私自交易,不到官府備案。

所以,便想出了所有房產交易,必須經過房產中介,然後由中介代為繳稅。


古代的《安家》,房產中介地位高,“房似錦”們有源源不斷的客戶

▲大詩人徐志摩兼職做過房產中介


但即便如此,還是有很多人採用私下籤合同,不過戶的方式,這樣就不用找房產中介了,避免稅費。

於是,官府便讓房產中介負責監督這一情況。按照區域劃分給各家房產中介,區域內百姓的房產交易都要經過中介,並由中介定期向官府上報。

這樣中介也會有源源不斷的客源,與官府實現雙贏。

看到這裡,估計《安家》中靜宜門店的員工都想穿越到古代衝業績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