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土”星的藝術家

「 所有的大人曾經都是孩子,只是有很少一部分人記得這件事 」法國作家安東尼·德·聖·埃克蘇佩裡,在為自己的好友列翁·維爾特寫下《 小王子 》時,說了這樣的話。


粘土畫手藝人張天奇,就是那少數的,記住自己是孩子的人們之一。


活在“土”星的藝術家


活在“土”星的藝術家


“與粘土的相遇,挺有意思,材料早就買好了,但一直沒開始製作。有一天在微博發現了別人製作的粘土作品,才驚喜地發現,原來粘土也可以做的這麼漂亮。後來接觸越多,越發現粘土雖然很普通,但它可變性領域非常大,從小朋友到入門成人,再到專業的手作人,粘土都能滿足他們的創作要求。”


活在“土”星的藝術家

痴迷手作藝術品,安靜,甚至有點宅的張天奇是個溫潤,柔和的姑娘。然而,平和的外表之下,她的心靈始終冒著新鮮的熱氣,一個接一個想法層出不窮,喜歡做有意思的、讓自己有突破的原創設計。


活在“土”星的藝術家

活在“土”星的藝術家


當花童的皮卡丘,迎來新旅客的托馬斯,粉紅豬寶貝,海綿寶寶,帶著麋鹿的聖誕老人……初次走進張天奇的工作室,一時有些恍惚,彷佛忽然置身於夢幻的童話王國,又像是來到了迪士尼的小小世界,抬眼望去,各個角落都洋溢著明亮溫暖的氣息,馬卡龍的夢幻,糖果般的色調,造型軟萌,觸感溫柔的卡通形象,還有鮮花與綠植圍繞著的相框裡,定格著的一張張可愛的臉。


活在“土”星的藝術家

活在“土”星的藝術家

活在“土”星的藝術家


藝術創作,有時候,就像是走一個人的獨木橋,沒有強大信心,好像就沒辦法堅持,而天奇做到了。這位90後的藝術家,她就像一位魔法師,時時刻刻,給人們驚喜。又像一位隱士,在人聲鼎沸的大都市裡,安安靜靜地打造著,屬於自己的新天新地。


活在“土”星的藝術家

活在“土”星的藝術家


“我大學學的是動畫,畢業後做過電視臺美編,幼兒園的美編設計和教學。很多人都問我,為什麼放棄電視臺,放棄幼兒園的工作,選擇一個人開工作室,我想,首先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創作需求吧,讓自己有更多時間和精力去研究喜歡的手工和繪畫,同時,也為了成全自己不喜歡受約束的個性。”


活在“土”星的藝術家

活在“土”星的藝術家

“雖然,這個過程很辛苦,家人不太理解支持,自己也沒有什麼積蓄,有時候,的確感覺很孤獨。但是,喜歡我作品的讀者越來越多,也慢慢有了很多認可我的品牌方,我也有了許多線上學生,看到他們因為學了一些簡單方法,讓作品立刻提升好幾個檔次的時候,我和他們一樣,精神上的滿足勝過了一切現實中的辛苦,真的很感激他們,一直鼓勵和幫助著我。”


活在“土”星的藝術家

活在“土”星的藝術家


“其實素描、油畫,我都創作,但我個人更偏愛唯美可愛的風格,粘土非常適合我。藝術都是相通的, 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原創作品包含很多東西,不僅僅有構圖,配色,設計等等,更需要你對生活的觀察,積累和思考。藝術來源於生活,有美術基礎只是一個開始,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表現手段,最重要的是,你究竟想表達一種什麼樣的心情。”


活在“土”星的藝術家

活在“土”星的藝術家

活在“土”星的藝術家


她的作品,有時候是穿婚紗的公主和帥氣王子的結婚照,他們周圍盛開著大朵的鮮花,像兒時和小夥伴玩過家家遊戲,也像李白的詩:妾發初覆額,折花門前鋸,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


活在“土”星的藝術家

活在“土”星的藝術家

活在“土”星的藝術家


有時候,是帶貓旅行的宇航員,在廣袤無垠的宇宙裡飛舞,在日月星辰之間,許下一個個心願。看天奇的畫,你不僅能感受到她當時的心情,你也能真切的感受到自己心中,那輕快躍動的音符。


活在“土”星的藝術家

活在“土”星的藝術家


天奇的確養貓。她說,擁有一隻小喵,真的是很幸福很幸福的一件事。貓咪陪伴她,讓她孤獨的手作繪畫過程沒有那麼孤單,貓咪把自己的全世界託付給她,讓她每時每刻都沉浸在溫暖之中。帶貓的宇航員,大概就是天奇期待的完美生活吧!無拘無束,自由行走,在地球的每一個角落,唱不同的歌。


活在“土”星的藝術家

活在“土”星的藝術家

活在“土”星的藝術家


天奇創作的油畫作品裡,我們還看到了很多純真頑皮的小娃娃,長長的彩色頭髮,圓圓的,清澈的眼睛,身邊圍繞著瑰麗夢幻的花朵與星辰,讓人莫名歡喜,就好像那每朵花與每一顆星星的之間,都瀰漫出了清新的幸福。

活在“土”星的藝術家

活在“土”星的藝術家

活在“土”星的藝術家

活在“土”星的藝術家

<< 滑動查看下一張圖片 >>


慢慢發現,她的作品好像有一種特異功能,讓人們日漸滄桑的靈魂,一點一點被喚醒,點燃,感覺自己彷彿回到了生命最初,被萌萌的小娃娃牽著手,飛回了無憂無慮,滿懷著憧憬的童年。

活在“土”星的藝術家

活在“土”星的藝術家

活在“土”星的藝術家

活在“土”星的藝術家

活在“土”星的藝術家

<< 滑動查看下一張圖片 >>


現在的天奇,除了在工作室裡創作藝術品,還多次受邀參加北京,上海的手工展,成都醬神手作藝術展,擁有了一大批的粉絲和學生。


受到無數人喜歡和崇拜的天奇,談起自己的作品,總是帶著些許糾結。每當新作品快要製作完成的時候,是她感覺自己最有魅力的時候,滿眼期待和憧憬,像人們等待要出世的孩子一樣激動。然而,在作品出爐的那一刻,她又會產生一絲嫌棄,總覺得完全可以做的更好,大概,這就是藝術家們共有的極致苛刻吧。


活在“土”星的藝術家


法國現象美學家杜夫海納說,如果一個藝術品沒有以審美的方式被知覺,那麼它可能就只是一個「 物 」。


活在“土”星的藝術家

對於此,天奇一直保持著覺醒,那些走進她心裡的一草一木,她始終謹慎,小心。


活在“土”星的藝術家

活在“土”星的藝術家

活在“土”星的藝術家


《 森林童話故事 》是天奇第一次用心完成的作品。


活在“土”星的藝術家


啃著蘋果,捧著書本的小孩,身邊圍繞著一群小夥伴。它們是在聽小孩講故事?還是說,眼前的一切,其實是小男孩奇思妙想的花絮,我們來到了他的幻想世界?這會是一個孩子所期望的世界嗎?家人都圍繞在身邊,有故事,還有小夥伴?我們琢磨不透。


活在“土”星的藝術家


《 新年舞獅 》是天奇在站酷上關注量最多的一副作品。


活在“土”星的藝術家


新繡羅裙兩面紅,一面獅子一面龍。這是美學大師蔣勳在臺灣美濃聽到的唱詞,唱這支歌的人,是臺灣當地一群沒讀過書的老太太們。從這句充滿色彩感的唱詞裡,他聽到了與唐詩一般華麗的美學追求,也聽到了中華文明始終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一脈相承。


活在“土”星的藝術家

獅子與龍,在天奇的粘土畫裡,卻沒有絲毫莊嚴肅穆的包袱。穿著漁網披風,額頭一隻紅繡球,像頑皮的小孩,不走尋常路。它們是靈動可愛的存在,彷佛下一秒鐘,就要躍到我們面前。


活在“土”星的藝術家

這的確是孩子的視角才能看得到的微光。萬物在他們眼裡,不是沒有生氣的“物”, 而是有靈魂的“人”。


活在“土”星的藝術家


這幅《 新年舞獅 》像武陵人的山之小口,讓我們有幸看見,天奇思維世界裡的落英繽紛。她的作品不缺文化的傳承,也不缺我們從小到大,認識的每個“人”,經歷過的每一次感動,只是我們沒有識別出來。


活在“土”星的藝術家

活在“土”星的藝術家


天奇一直在追求著一種稚拙,那是獨屬於孩子的視角,也是大師們始終追求的氣象。像80歲畢加索的塗鴉,齊白石晚年的揮灑,那是一種思維的發散,沒有太強烈的立場,但會給人們的心靈帶來聯結,帶來應和。


活在“土”星的藝術家


活在“土”星的藝術家


活在“土”星的藝術家


活在“土”星的藝術家


活在“土”星的藝術家


活在“土”星的藝術家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用孩子的眼睛和心靈,記錄下走過的路,遇見的人,看過的樹葉,日出和星辰,在成人的世界裡,像孩子一樣活著,這,就是粘土畫藝術家張天奇的小小宇宙。


活在“土”星的藝術家

這也是傅雷所倡導的:只有不斷與森林,小溪,花木,鳥獸,蟲魚和美術館中的傑作親炙的人,才會永遠保持童心,純潔與美好的理想。



喜歡的可聯繫素素定製喔


【 故事徵集 】


如果你是一個有故事的人,有自己的專業或拿手絕活,請告訴我們。我們有酒,我們也擅長講故事。歡迎各次元的小夥伴前來勾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