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蛙能吃,中國蛙能吃嗎?超4000萬斤黑斑蛙滯銷,樂山、岳陽、衡陽養殖戶急了...

“往年這個時候已經放水給黑斑蛙產卵,現在蛙田基本還是乾的,裡面的草都枯萎了。”3月8日,四川省樂山市井研縣昂和特種水產養殖有限公司總經理陳雲濤告訴記者,儘管目前他手裡已經有4000萬尾蝌蚪訂單,卻不敢讓黑斑蛙產卵,只能將蛙田的水抽乾。“現在黑斑蛙養殖,究竟能不能養,政策還不明確規定。”

外國蛙能吃,中國蛙能吃嗎?超4000萬斤黑斑蛙滯銷,樂山、岳陽、衡陽養殖戶急了...

近日,農業農村部明確了蛙類中的牛蛙和美國青蛙可以養殖食用,但黑斑蛙、泰國虎紋蛙、棘胸蛙是否可以養殖食用仍有待“判決”。這一把高懸在我國黑斑蛙產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引起了廣大黑斑蛙從業人員焦慮和擔憂。

外國蛙能吃,中國蛙能吃嗎?超4000萬斤黑斑蛙滯銷,樂山、岳陽、衡陽養殖戶急了...

孵化中的卵塊

四川:近120個養殖戶存蛙130多萬斤

據陳雲濤介紹,今年他承包了90畝黑斑蛙養殖基地,總投入150萬元,現有存量蛙7萬斤,貸款80萬元。目前面臨資金斷裂,一部分黑斑蛙餓死的危機。“目前水溫20度左右,很多蛙都鑽入泥底,死亡率在10%以下;隨著水升高至25度,黑斑蛙的死亡率將提高至20%-30%,憂心如焚。”

外國蛙能吃,中國蛙能吃嗎?超4000萬斤黑斑蛙滯銷,樂山、岳陽、衡陽養殖戶急了...

目前水溫20度左右,很多黑斑蛙都鑽入泥底。

“像陳雲濤這樣遇到養殖危機的養戶,在黑斑蛙行業中普遍存在。”四川水生動物類執業獸醫師吳龍告訴記者,截至目前,僅僅是他統計到的近120個黑斑蛙養殖戶,黑斑蛙養殖總養殖面積3300多畝,存蛙數量達到130多萬斤,蛙苗超過1.2億尾。“這些黑斑蛙養殖戶大部分人貸款或借款來開展黑斑蛙養殖,目前負債率達到30-70%不等。

外國蛙能吃,中國蛙能吃嗎?超4000萬斤黑斑蛙滯銷,樂山、岳陽、衡陽養殖戶急了...

四川近120個養殖戶存蛙130多萬斤

湖南:114戶養殖戶存蛙超過100萬斤

“目前收到共衡陽114戶黑斑蛙養殖戶統計上來的黑斑蛙養殖戶信息,總養殖面積2800多畝,存量蛙超過100萬斤,帶動就業人口600多人。”據湖南衡陽縣界牌鎮界江村黑斑蛙養殖大戶許喜俊介紹,僅僅是他個人,養殖黑斑蛙面積就有110畝,養殖場建設投入120萬元,其中借款50萬元。目前存蛙還有5萬斤未出售,每個月要支付工人約4萬元的工資。

“目前黑斑蛙的存欄情況,當年銷售完只留種蛙的養殖戶一般是預留500-1000斤;當年銷售但未賣完的養殖戶存蛙量為1000-2500斤/畝,而這部分養殖戶佔的比率高。”益陽澳華農牧科技有限公司銷售部經理李建坡告訴記者,對於黑斑蛙來說,按以往年份的上市蛙均價22元/斤來計算,那損失都是幾萬元每畝,這還單純是存欄的損失。“養殖戶養殖年限以1-4年為主,不少養殖戶的基地都是剛建設1-2年,基地租金300-800元/畝,若是接下來空在那裡,租金和場地建設費用又是一大筆損失。”

李建坡指出,野生青蛙是國家保護動物,在以前食用青蛙也是屢禁不止。“隨著黑斑蛙的養殖成熟,滿足了市場需求,反而是減少了野生蛙銷售,從這個意義上養殖反而起到保護作用。”

“目前全國預估黑斑蛙成蛙存量在4000萬斤以上,產值達到數十億元。”唐人神集團特種水產料公司總經理譚欣鑫告訴記者,隨著氣溫的回升,時間往後推移,整個黑斑蛙行業將面臨三個方面的損失:第一,最近一個月一部分本來要上市的黑斑蛙,因為滯留蛙場會出現產卵,要損失20%-30%的重量;第二,目前是黑斑蛙孵苗的關鍵期,由於現階段政策不明確,不少養殖戶進退維艱,生產計劃被嚴重打擾,可能導致生產荒廢;第三,很多養殖戶是借款或貸款來開展黑斑蛙養殖,他們存蛙未能及時上市銷售,他們的資金鍊將面臨斷裂的危機,對未來黑斑蛙產業的健康發展帶來不良的影響。

外國蛙能吃,中國蛙能吃嗎?超4000萬斤黑斑蛙滯銷,樂山、岳陽、衡陽養殖戶急了...

湖南114戶養殖戶存蛙超過100萬斤(部分名單)

外國蛙能吃,中國蛙能吃嗎?超4000萬斤黑斑蛙滯銷,樂山、岳陽、衡陽養殖戶急了...

岳陽、益陽

外國蛙能吃,中國蛙能吃嗎?超4000萬斤黑斑蛙滯銷,樂山、岳陽、衡陽養殖戶急了...

永州藍田縣

外國蛙能吃,中國蛙能吃嗎?超4000萬斤黑斑蛙滯銷,樂山、岳陽、衡陽養殖戶急了...

湖南湘潭

重慶:260餘戶養殖戶存蛙130萬斤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收到重慶260餘戶黑斑蛙養殖戶統計上來的黑斑蛙存量信息,總養殖面積6000餘畝,存蛙130萬斤,帶動就業人員2000餘人。”重慶市永川區欽源養殖場負責人唐德勇介紹說,該養殖場面積25畝左右,存蛙5000餘斤。他在重慶還有2個黑斑蛙批發部,由於目前無法正常營業,每個月要支付7個人工資和8000元的租金。

唐德勇提供的一份重慶黑斑蛙養殖戶給重慶相關部門的的訴求書中稱,目前整個重慶市區縣全年消費人工馴養商品黑斑蛙約8000噸。全市區縣的養殖戶約800戶,年生產約4000噸商品黑斑蛙。“當下我們整個產業鏈的從業人員約6000人,黑斑蛙養殖面積約為1.5萬畝,目前成品蛙存塘約2000噸,種蛙存塘約200噸。”

呼籲:基於食用開發蛙類養殖業可行

近日,四川省林草局商請四川省農業農村廳將黑斑蛙、棘胸蛙等按水產養殖管理,引發業內人士極大關注。黑斑蛙最終能否像龜鱉類那樣逃出被禁食和禁養的命運?

對此,不少專家呼籲這些養殖蛙類與牛蛙同屬兩棲類,是安全馴養品種,不應被禁。“我從事水產養殖一線技術工作已經12年,在我所認知的範圍內,沒有聽到或者遇到過任何人魚共患或人蛙共患的疾病。”吳龍表示,這12年以來,他參加了很多研討交流會,在他接觸的同仁、前輩、專家中也沒有聽到過任何人魚共患和人蛙共患的疾病。“蛙屬於水生變溫動物,和人類親緣關係相距甚遠,不可能是此次疫情的傳播物種。”

“兩棲類是世界動物衛生組織明確列為水生動物的一類動物,它們比爬行類更接近魚類。”原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研究員黃倢指出,根據世界動物衛生組織的《水生動物衛生法典》的疫病收錄標準,如果水生動物疫病中有危害到人類健康的疫病,這個病原就會被收錄為必須申報的疫病。但目前世界動物衛生組織的水生動物疫病名錄收錄的29種水生動物疫病,其中包括兩棲類的3種疫病,沒有一種對人類有健康風險。國際上對蛙類的關注更多地是因為其作為自然物種所面臨的生態風險,有不少蛙類物種是瀕危和保護物種。考慮蛙類具體種類是否允許食用的首要關注點應該是是否存在瀕危或生態風險,因此我個人的意見是不能捕捉野生蛙類用於食用。

黃倢指出,為了食用蛙類開發蛙類養殖業是可行的方案,我國和國外也有這樣的產業,這方面要考慮的問題是養殖業的發展是否存在外來物種入侵的風險以及是否會嚴重干擾自然生態。在這些風險可以管控或不存在問題的情況下,應該允許養殖業的發展。通常來說,在良好的管理下,養殖業的發展對保護自然資源、維護自然生態和滿足人類食物需求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不論從保護自然還是促進經濟發展來說,應該鼓勵養殖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