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規模將達1.8萬億,馬雲預言再次成功,這個行業將替代電商

2022年規模將達1.8萬億,馬雲預言再次成功,這個行業將替代電商

近幾年,電子商務的崛起和移動支付的普及,徹底改變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和購物習慣。網購已經成為大眾生活的一部分,在電子商務領域,馬雲創辦的阿里無疑是最早的開拓者之一。

經過二十多年發展,馬雲創辦的阿里如今已成為國內最大的電子商務集團,並躋身全球八大互聯網公司。而馬雲的財富也隨之水漲船高。根據彭博前不久發佈的億萬富翁指數顯示,馬雲以445億美元的資產重新奪回亞洲首富頭銜,(截至3月10日)阿里的市值已高達5302億美元。

一個行業的興起,必然伴隨著另一個行業的沒落。而電子商務的崛起,導致許多實體店鋪受到巨大沖擊,不少中小企業黯然倒下。而這一現象,馬雲在20年前就已經預言過:“未來是電子商務時代,如果實體經濟不改變,必然會衰退,未來的實體店必須至少關閉一半。”

2022年規模將達1.8萬億,馬雲預言再次成功,這個行業將替代電商

然而正值電子商務平臺火熱時期,他又拋出了另一個預言:未來的中國不會有電子商務的存在。再過10至20年以後,電子商務就會消失在大家的生活當中,替代其行業的是新零售行業。近些年來,可以看到阿里陸續佈局新零售,斥巨資拿下了大潤發、銀泰等眾多傳統零售企業進行改造。

目前,以盒馬鮮生為代表的新零售業,已成為阿里在該領域的一張名片。所謂新零售,就是企業打通線上和線下,實現無縫聯動,以不斷優化消費者的用戶體驗、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為核心目標。簡而言之,就是網購與實體店鋪相結合,用戶在網上看到產品,可以選擇在附近線下進行體驗,用戶可以在線上店鋪下單,也可以在線下購買,十分方便快捷。

而新零售也需要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高新技術手段支持,它將會比電商更加快捷方便,並且大數據更夠精準判斷用戶需求。再利用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模式進行推廣,能夠最大限度地減少用戶購物時間以及產品運輸成本。

其實國內不止阿里,京東建立之初,劉強東就考慮到了讓商家把產品直接送到消費者手上的模式,這也是新零售的雛形。而京東的新零售叫做無界零售,其實本質上都是對未來零售趨勢的一種展望和願景。只是在消費場景上,更加拓寬邊際,實現在任何場景下都能完成消費,隨處隨享,所見即所得。

2022年規模將達1.8萬億,馬雲預言再次成功,這個行業將替代電商

德勤研究報告顯示,預計到2022年,全球新零售市場規模將會達到1.8萬億元。目前有越來越多的企業也開始加入新零售行列。前不久,宜家家居開始實現線上渠道多元化,線下嘗試新的商場模式。此外,汽車、軟飲料行業中的眾多企業也紛紛進軍新零售,可以看到,新零售已成為不可避免的趨勢。

隨著雲計算、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支撐新零售的新興技術高速發展,國內新零售業的規模也將進一步提升。目前傳統企業要走出困境,與新零售結合也不失為一條新出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