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股上漲下跌與ETF申購贖回存在某些關聯


去年以來,科技股就成為市場的焦點,股價沒有最高只有更高,今年即使受到疾病衝擊,科技股也只是短暫的調整,接著就開啟新的上漲之旅,而且不少是以連拉漲停的方式來完成,股價不斷創新高,可是風險也在市場亢奮之中來臨。

科技股大的調整始於2月26日,回調力度超出預期,很多龍頭個股調整幅度已經達到甚至超過20%,大有進入技術熊市的特徵,作為推動科技股上漲的主要力量之一ETF也出現明顯下跌,根據Wind數據,從2月26日至3月6日,廣發國證半導體芯片ETF下跌了21.02%,華夏國證半導體芯片ETF下跌20.77%,國聯安中證半導體ETF下跌了19.57%。

我之所以選擇ETF作為一種參考,這是因為科技股ETF是本輪科技股上漲的一個主要推動力之一,ETF基金,是一種被動配置資金,跟蹤相應的指數,選擇指數樣本股極其權重構建投資組合,實際上是一種懶人投資,只要得到資金申購,就被動的購買指數樣本股,而一旦遭遇贖回,也不得不選擇拋售樣本股,這就會造成多殺多一樣的悲劇,因此ETF資金具有助漲助跌的性質,一旦上漲趨勢確立,市場資金魚貫而至,不斷申購ETF,帶來源源不斷增量資金,推動股價上漲,如果發行的ETF基金同質化十分嚴重,對市場走勢的影響就會更加顯著,反過來,一旦遭遇贖回,就不得不被動拋售,股價就會不斷下跌。ETF另一個特點是不需要擇時也不需要擇股,就是按照基金份額被動配置,助漲助跌的特性較為明顯,賺的是趨勢的錢,一旦趨勢成立,投資者不斷申購ETF基金份額,基金管理人就選擇不斷加倉買進,推高指數樣本股股價,而投資者看到ETF賺錢,又會申購更多的ETF基金份額,進一步推高指數樣本股上漲,反過來就是被贖回,被動拋售帶來的股價下跌。

市場一直鼓吹科技股牛市,推動大量資金申購ETF科技股份額,投資者紛紛追高買進ETF基金,給市場帶來源源不斷的新增資金,據媒體報道,國內已有超過20只科技類ETF上市交易,其中2019年新設發行產品數量超總數的80%,新年以來科技主題ETF持續火爆,在兩個月不到的時間裡,銷售業績大漲近60%,獲超300億元資金的追捧,華寶中證科技龍頭ETF成全市場最大科技ETF,規模達136億。半導體材料、半導體產業、芯片三個ETF份額增加很快,也給早期佈局的投資者帶來豐厚的回報,截止2月25日漲幅均超過了55%,但是截止到3月6日,收益率就開始大跌,漲幅均超過32%,追高投資者虧損不小,2月26日一個交易日,多隻科技類ETF下跌幅度超過9%。

就本輪科技股行情,我始終有一個觀點,那就是公募基金的不斷拓展規模,推動了科技股上漲,一旦科技股基金規模不能有效增加,科技股就會見頂下跌,日前有媒體報道,科技類公募基金髮行遭遇窗口指導,但得到澄清並不屬實,可是新的消息再度傳來,藍鯨財經求證瞭解到,監管層對多家有相關產品的公募基金公司進行了窗口指導,表示將對新申報的科技類基金設置專屬通道、單列審批,以規範行業跟風亂報的行為。這段時間科技股和科技股ETF下跌與這些消息是有一定關聯度的。

現在市場對科技股未來走勢分歧較大,主要在於估值問題,有聲音認為雖有泡沫但泡沫在可承受範圍之內,但我偏向於認為即使經歷一定的跌幅,估值依然是高不可攀,據媒體資料,截至3月6日,半導體產業的市盈率(算數平均)達到了202.90倍,芯片市盈率290.86倍,半導體材料市盈率(算數平均)為187.51倍,但市場總有不少不懼高估值的投資者存在,不斷抄底ETF基金,截至3月6日,自上週三回調以來,華夏5GETF基金份額增加了48.49億份,華夏國證半導體芯片ETF增加了44.07億份,不僅場內ETF基金份額增加,新發基金也在持續,銀華中證5G通信主題ETF上市,還有國泰中證新能源汽車ETF和招商創業板大盤ETF等基金髮行。

從交投活躍的ETF基金來看,抄底資金進場還是客觀存在,科技股大跌的空間是不存在的,上週我提出一個觀點,科技股有止跌跡象,就是基於技術調整到位和ETF基金的申贖情況做出的,週一遭遇各種利空打壓科技股跌幅巨大,芯片半導體雲計算大數據等跌幅居前,但究竟會有多大反彈空間,我不是很樂觀。

科技股出現中線回調,可能需要抄底投資者屢抄底屢屢套牢,再也不敢抄底為止,表現為ETF規模不斷縮水新發基金乏人問津,只有ETF基金交投活躍新發基金依然踴躍,資金就需要不斷配置,科技股就會不斷震盪,難以出現持續下跌,但就是有大量資金進場,股價也不敢繼續大幅推高,估值太高泡沫化風險不容低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