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催熱“無人”剛需,這兩大賽道最先爆發:自動駕駛、機器人融資以億元計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無人”剛需迅速被激活。

“無接觸式”外賣、無人自動消毒車、無人配送車、無人巡查車等一系列降低“人傳人”風險的創新應用及產品迅速飆升至“熱點”,一場圍繞生鮮蔬菜、日用外賣及醫療防護用品的無人車大軍湧現……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近期融資事件發現,疫情期間,自動駕駛與機器人成為“無人”剛需最先引爆的兩大賽道。

自動駕駛初創企業小馬智行、馭勢科技宣佈獲得新一輪融資,智能機器人研發企業擎朗智能、無人配送初創企業新石器也相繼宣佈獲得2億元新融資。

一時間風投人士直呼,“無人”概念重回融資風口。

“無人”剛需帶來訂單激增

“無人”剛需率先在抗疫一線被引爆。

疫情暴發以來,京東物流第一時間就在武漢啟用其自主研發的智能配送車,每天往返於配送點和醫院之間,為武漢市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定點醫院配送醫療物資。

據瞭解,京東無人車撐起了武漢仁和站和600米外武漢第九醫院這一疫區核心,其中無人車配送約佔醫療物資配送工作的70%。到4月底,京東在武漢投入無人車將達到近百輛規模。

除了京東物流外,順豐速運也在2月28日在湖北十堰投入了4架方舟無人機,僅用五分鐘就將10個包裹送達目標地點十堰市太和醫院。

據媒體報道稱,目前順豐速運在十堰市每天投送快遞量在4000件左右,4架方舟無人機的投入使用,將解決近千件快遞投送任務。

除此之外,百度的無接觸送餐車、高仙機器人、酷哇機器人、智行者、馭勢科技等十幾個無人車企業均在武漢、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抗疫一線投入無人車產品。

廣州機器人研發企業高新興也在疫情期間推出了國內第一款可用於測量體溫的抗疫測體溫巡邏機器人,可有效地解決了在機場、車站、廣場、醫院等高危地區人工測溫帶來的多項痛點。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無人”概念極大地豐富了應用場景,反過來也催熱了市場上的“無人”剛需,“無接觸配送”、“機器人配送”等受到市場熱捧。一時間,“無人”概念公司訂單、新場景開發需求也迅速上升。

廣州賽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CEO李睿此前透露,得益於智能配送機器人,其公司已經收到很多關注和訂單外,更重要的是產品在高強度高要求的實際應用中,技術成熟度也得到了很大的推進。

“針對疫情防控中的突出問題,公司已研發出了消毒機器人和測溫防控機器人,並且已經開始準備量產。”

疫情爆發之後,YOGO機器人訂單也出現激增,無人配送機器人和消毒機器人訂單上漲了2-3倍,意向訂單額過千萬元。

融資規模動輒以億元計

“無人”概念公司在疫情期間的表現,為資本帶來了市場信心。最先引爆的無疑是自動駕駛與無人配送兩大賽道。

據麥肯錫預測,中國未來可能成為全球最大的自動駕駛市場,至2040年,自動駕駛相關新車銷售及出行服務創收將超過5000億美元。

最早在2月26日,自動駕駛初創企業小馬智行(Pony.ai)獲得總計4.62億美元的新一輪融資,其中豐田汽車投資4億美元。

就在同一天,同為自動駕駛公司的馭勢科技宣佈完成B輪融資,投資方包括博世、深創投、中金資本等。此前,該公司已獲得三輪融資,總金額超1億美元。

無人配送機器人企業在融資方面同樣矚目。據艾媒諮詢調查顯示,2019年中國即時配送市場規模達4.21億人,即時物流訂單量能夠達到184.9億單,日均0.5億單,總體市場規模將突破1312億元。

3月9日,智能機器人的研發企業擎朗智能宣佈,完成2億元B輪系列融資。3月11日,無人配送初創企業新石器也完成一筆A+輪融資,融資規模近2億元。

在業內人士看來,“無人”概念公司之所以成為融資機構追捧的“風口”,一方面在於此次疫情為無人配送創造了探索未來更多應用場景落地的最佳時期,給投資人帶來了信心;一方面,不少初創公司開始現金流緊張、融資困難,尋找盟友及“大樹”蔭庇。

YOGO Robot創始人趙明認為,無人化配送將會成為未來十年的剛需,過去培養用戶新的消費習慣,需要大量的時間和高昂的獲客成本。開工後,人們會更加關注寫字樓的安全。

儘管專家預測這次疫情會影響的時間會在3-6個月,但對人的認知和習慣教育的影響會持續1-2年。人們希望獲得更加安全的配送方式,它會加速無人配送的到來。

2月24日,無人駕駛發展的關鍵政策《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發佈,讓本就受追捧的智能汽車在資本市場又激起一層浪花,多個智能汽車概念股上漲,超過二十支個股跟漲甚至是漲停。

但也有業內人士表示,從長期來看,疫情並不會對自動駕駛、無人配送等行業造成實質性的影響,但會改變某些細節方面的技術方向。例如,要真正到達無人駕駛需要多久?至少需要5-10年。

優必選科技CBO譚旻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直言,此次疫情中,5G、AI、雲計算、大數據等高新技術開始發揮重要作用,疫情過後社會會重新審視技術的價值。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