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區2019年度全區建築業運行分析


長安區2019年度全區建築業運行分析

2019年,在航天、高新共建區強勢帶動下,全年建築業呈現“V”字型增長態勢,運行不斷向好。完成建築業總產值242.47億元,同比增長14.7%。

一、全區建築業運行概況

2019年,全區實現建築業增加值78.12億元,現價同比增長17.1%,總量位居全市13個區縣第7位,增速排第4位,增速較全市平均水平高4.9個百分點。

從各季度看:2019年,全區完成建築業總產值242.47億元,同比增長14.7%,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增速分別為-0.6%、-1.9%、-18.6%,全年增速較前三季度分別提高15.3、16.6、33.3個百分點。全區完成建築業增加值78.12億元,同比增長17.1%,各季增速分別為8.2%、-2.0%、-5.3%,全年增速較前三個季度分別提高8.9、19.1、22.4個百分點。

從板塊結構看:2019年,區屬建築企業完成產值31.95億元,佔全區總量的13.2%,同比下降13.3%,拉低全區建築業總產值下降2.3個百分點;高新區企業完成產值98.52億元,佔全區總量的40.6%,同比增長0.9%,拉高全區建築業總產值增長0.4個百分點;航天企業完成產值112億元,佔全區總量的46.2%,同比增長45.6%,拉高全區建築業總產值增長16.6個百分點。

二、區屬建築業運行概況

1、土木工程建築業居首位。

從建築業四大行業看,2019年土木工程建築業實現總產值14.87億元,佔區屬建築業總產值的46.5%,下降2.8%;房屋建築業實現產值14.45億元,佔區屬建築業總產值的45.2%,下降22.6%;建築安裝業實現產值0.13億元,佔區屬建築業總產值的0.41%,下降81.2%;建築裝飾和其他建築業實現產值2.5億元,佔區屬建築業總產值的7.89%,增長13.4%

2、企業簽訂合同額回落。

2019年,區屬建築企業共簽訂合同額34.47億元,同比下降32%。其中:上年結轉合同額22.16億元,下降9.3%,降幅較前三季度擴大3.6個百分點;本年新籤合同額12.31億元,下降42%。上年結轉合同額度與本年新籤合同額增速同時回落,建築業企業生產後期缺乏支撐。

3、施工面積增速下降。

2019年,區屬建築企業共完成房屋施工面積57.1萬平方米,同比下降56.3%,降幅較前三季度擴大16.3個百分點。其中:本年新開工面積23.9萬平方米,下降53.5%,降幅較前三季度擴大4個百分點。大部分企業本年施工的工作量不飽和,施工面積減少。

三、需要關注的問題

1、區屬產值增速大幅度回落。

2019年,區屬完成建築業總產值31.95億元,同比下降13.3%,降幅較三季度擴大13個百分點,對全區建築業支撐力度減弱。

一是企業變動大。天幕實業和初元建元1-3季度為區屬的骨幹企業,企業將註冊地從長安變更為開發區(建築業是按註冊地劃分企業),在四季度時企業成為開發區企業。2019年天幕實業和初元建元共完成建築業總產值超5億元,同比增長26.9%,如果四季度註冊地未變更,會拉動區屬建築業總產值上升3個百分點。二是重點企業產值下滑。產值過億元的中鐵三局、機械施工處、建隆建設、鑫昌德、開發集團、二建、五龍實業、長征建築共完成產值21.87億元,佔區屬產值的68.5%,下降16.9%。

2、企業地域分佈差異大。

2019年區屬資質內建築企業31個,韋曲街辦21個,佔區屬企業總數的67.7%,完成產值25.18億元,佔到區屬的78.8%。郭杜街辦9個,佔區屬企業總數的29%,完成產值6.75億元,佔到區屬的21.1%。除韋曲、郭杜以外其他14個街辦僅有資質內建築企業1個,僅佔企業總數的3.3%,完成產值0.02億元,僅佔區屬的0.1%。

3、高新板塊龍頭企業發展存在不確定性。

2019年,高新板塊的龍頭企業三星物產建設(西安)有限公司產值大幅度下滑,逐季回落明顯,對高新板塊產值增速影響較大。主要是2018年三星二期廠房建設處於高峰期,而2019年初二期廠房建設基本竣工,目前無新合同,該企業2020年發展存在不確定性。

四、進一步加快推進建築業發展的建議

1、擴大增量,培育新的經濟支撐點。

2019年,區屬新增入庫企業2家,實現建築業總產值1.46億元,佔區屬總產值的比重為4.6%,拉動區屬產值提升4個百分點,對區屬建築業的貢獻率為29.8%。新增企業貢獻較為突出,建議加強核實,逐一摸排,及時將企業入庫,擴充增量,培育新的支撐點。

2、優化存量,促進中小建築企業發展。

區屬二、三級資質的企業共25家,佔區屬企業總數的80.6%,完成產值僅佔區屬的55.1%,這些企業資質低,競爭力弱,只能承接小項目。建議加強對中小建築企業的指導和扶持,特別是二級及以下資質企業,鼓勵提升資質等級,培育一批新的特級和一級資質建築企業,推動全區建築業向更高層次發展,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和佔有率。

3、優化服務,提升區域競爭力。

精準服務,優化營商環境。為企業提供“保姆式”服務,為入駐企業從落戶到生產經營“把好脈”、“開好方”,讓企業真正成為營商環境優化的受益者,吸引大企業入駐,夯實行業發展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