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厲害的人都很冷靜——如何避開憤怒這種低級情緒


為什麼厲害的人都很冷靜——如何避開憤怒這種低級情緒

佛教裡有這樣一句話:“憤怒是最最負面的力量,沒有之一。它有著能摧毀我們努力建立的所有良善的威力。”

然而在當今社會,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受生活、工作、家庭等各方面的影響,我們的壓力隨之而來也變得大了起來。我們常常不自知的就會變得憤怒,做一些不當且暴力的行為,事後卻會常常後悔。

事實上,我們深知憤怒情緒會帶來的壞處:不僅破壞生活與工作中的人際關係,嚴重時甚至會引起一些心理與生理的疾病,對我們的健康也是不利的。可不幸的事情發生時,我們並不能常常做到減少憤怒,不讓情況變得越來越糟。

如何減少憤怒,我們需要先剖析憤怒產生的根源。作者認為:我們並非被不利的事情搞得心煩意亂,而是被對這些事情的看法和觀念搞得心煩意亂。我們帶著這些“錯誤”看法,進而產生了憤怒等負面情緒。

本書作者是阿爾伯特·埃利斯。埃利斯自哥倫比亞大學獲得臨床心理學博士學位,投身心理治療工作60餘年,治癒了15000多名飽受各種情緒困擾的人,並創立了對諮詢和治療領域影響極大的理性情緒行為療法。被認為是理性情緒行為療法之父,認知行為療法的鼻祖。在美國和加拿大,他被公認為十大最具影響力的應用心理學家第二名。

在《控制憤怒》這本書中,埃利斯提出了理性情緒行為療法ABC理論,讓我們意識到是我們的非理性信念,也就是“錯誤”看法,會帶來憤怒、恐慌、抑鬱等負面情緒。埃利斯教我們如何發現、質疑自己的非理性信念,並運用認知、情緒、行為三大方法來減少我們的憤怒反應,挑戰並消除憤怒。在生活、工作與家庭中,獲得持久的成功和幸福。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走進這本書的精華內容。


為什麼厲害的人都很冷靜——如何避開憤怒這種低級情緒

一、我們常有的五大誤區

在生活中,我們通過電視、雜誌、互聯網等接觸了各種各樣的應付憤怒情緒的方法,試圖幫我們遠離憤怒。但這些方法多數都行不通,甚至有的還自相矛盾。

一些專業人士建議你忍住怒氣,儘量避免與人發生衝突,先從困難的處境中撤離,等冷靜下來再處理問題。與此相反,另外一些專業人士鼓勵你任何時候一有怒氣,就馬上發洩出來。

我們被這樣或那樣的理論搞得暈頭轉向,不知誰對誰錯。正是因為缺乏對憤怒的原因和解決方法的科學研究,產生了一大堆錯誤的概念,以及過分簡單的理論。

作者認為:我們要想了解憤怒的本質,就要質疑並挑戰那些錯誤的信念。接下來,我們來了解並更正我們常有的五大誤區。

誤區一:發洩可以減輕憤怒

很多人都聽過這樣的說法:忍氣吞聲會傷到身體,我們有了憤怒時,就應發洩出來。通過大聲喊叫來讓自己沒那麼生氣。

事實上,根據科學研究表明,發洩憤怒是患心臟病的極其大的一個誘因,比起忍住怒氣不發作,盡情發洩憤怒會更損害我們的健康。

市場上曾經出現過一種發洩情緒的體驗店,就是讓人穿上裝備,拿起棒球棍,通過打雜酒瓶,鏡子,人體模特等來發洩自己的憤怒。


為什麼厲害的人都很冷靜——如何避開憤怒這種低級情緒

事後,很多體驗者都表示,發洩後並沒有減輕他們的憤怒感,反而覺得身心疲憊,非常空虛。

誤區二:憤怒時採取暫停策略

我們有時會迴避自己的憤怒情緒,為了能夠減少爭吵,通常來說,這個方法對穩定我們的情緒有一定的幫助。

但暫停策略也有兩個弊端。第一,暫停是一種逃離,選擇逃避問題,而不是解決它,會被貼上逃避責任,沒有擔當的標籤。同時,困難本身並沒有解決,一直拖著,有可能引起更大的麻煩。第二,迴避情緒問題,你將永遠學不會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緒,控制自己的情緒,終將被情緒所拖累。

誤區三:憤怒使你得到想要的東西

憤怒可能帶來短期的回報。在你發怒時,他人可能會順從你,按照你的意思去做。但這只是一時的勝利,這會損害你與他人的人際關係,累積他人對你的怨恨。

誤區四:洞察過去可以減輕憤怒

一些心理健康專家認為,憤怒的根源在於過去,洞察過去,尋找孩童時期的創傷可以減輕憤怒。

事實上,這種探索,只是幫你找到憤怒的原因罷了,並不能真正解決憤怒問題。

書中作者舉了一個例子。你想提高自己的網球技術,因此請了一個教練。教練在上了幾次課後,知道你打不好網球的原因在於姿勢不正確。如果教練花了幾個月時間,弄清楚你如何形成不正確的打球姿勢,而不是去教你正確的姿勢,這樣做真是對你提高網球技術毫無幫助。


為什麼厲害的人都很冷靜——如何避開憤怒這種低級情緒

誤區五:外部事件惹你生氣

當我們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時,我們會想當然的認為是事件導致我們生氣,自己只是一個無助的受害者。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同一事件,每個人的反應都應是相同的。事實並非如此,好比有10個人應交通堵塞被堵在路上,有人會狂按喇叭,非常生氣,有人卻會想,自己應該早點出發,避開堵車高峰期。

很大程度上,憤怒是自己造成的,承擔這個責任是有效應付憤怒情緒的極其重要的一步。

二、認識理性情緒行為療法

那麼應如何控制憤怒呢?作者埃利斯首創了理性情緒行為療法ABC理論。

首先,我們需要先簡單介紹一下什麼是ABC理論。在這個理論中,A代表“外界刺激”,也就是發生在我們身上的具體事件。B代表“信念解讀”,也就是我們對發生的事件持有的看法和觀念。C代表“情緒產生”。也就是事件發生後,我們的情緒反應和行為結果。作者認為,最終決定我們的“情緒產生”,並不是由”外界刺激“決定的,而是由“外界刺激”和“信念解讀”共同作用的結果。

其中“外界刺激”是客觀條件,我們並不能改變它。”情緒產生"是最後的結果,既然客觀條件不能改變,我們可以通過改變我們的信念來影響結果。

書中作者舉了一個例子。你的朋友傑克和瓊答應和你合租一套公寓,並一起承擔房租,條件是你將公寓修理好,並配好傢俱。你同意了,費了很大功夫,花了不少錢修理公寓,並買好了傢俱。但最後,他們卻跟你說,他們另有計劃,不能履行之前的約定。你心裡想著:”他們這樣做太過分了。這兩個傢伙對我太不公平了,他們的行為實在太糟糕了。他們真是卑鄙的傢伙。"於是你感到非常氣憤。


為什麼厲害的人都很冷靜——如何避開憤怒這種低級情緒

上面這個例子中,你的朋友沒有遵守約定是A,你的心理活動是B,C就是最後的憤怒情緒了。

而我們的心理活動是非理性信念,影響了我們的判斷,導致憤怒情緒的產生。

我們需要質疑我們的心理。

1、你認為他們這樣的行為非常糟糕——如果這樣想的話,就認為他們的做法是完全錯誤的,錯的不能再錯了。事實上,這有點誇大其詞,他們的做法沒錯到那個地步。

2、你在強調他們的行為太過分了,絕對不應該發生,他們沒有權利這麼做——事實上,他們這種不公平的行為確實發生了。而且,他們有權利做對的或錯的事情,他們有做錯事的自由,只要他們願意,錯的多離譜都可以。

3你認為他們做了一件很不公平,很糟糕的事情就斷定他們是卑鄙的傢伙。——通常來說,你前半部分的想法沒錯。但你由此斷定他們是卑鄙的傢伙。這種想法以偏概全,過於誇張。

當我們明白,是因為我們的信念體系引發了憤怒的情緒,因此質疑我們的非理性信念,從而轉變成理性的信念時,我們就不會再有憤怒的負面情緒了。

三、識別並質疑非理性信念

我們平常的憤怒等不良情緒,是因為我們擁有非理性信念造成的。我們需要質疑自己的信念,這就需要我們來反思我們對“信念解讀”這一塊的認知。

作者認為,我們對於一件不利事件的信念不同會產生不同的情緒。


為什麼厲害的人都很冷靜——如何避開憤怒這種低級情緒

理性信念會讓人產生健康的負面情緒,例如失望、遺憾、挫敗感。非理性信念會讓人產生不健康的負面情緒,例如抑鬱、恐慌、憤怒、自憐等。這種不健康的負面情緒會阻礙我們實現目標。

那我們應該如何識別自己的信念是理性還是非理性的呢?

有兩種辦法可以識別。第一種方法:每次在C階段感受到讓人困擾的情緒之前,時刻質疑自己在B階段的想法。第二種方法:如果在C階段感受到不健康的情緒。比如,憤怒、焦慮、抑鬱,那麼你可以斷定是某種非理性信念影響了你的情緒。

作者在書中提出了三種人們常有的非理性信念。

1、自己必須成功與獲得認可的非理性信念。

比如:“我必須考上清華大學,學習物理專業,拿上諾貝爾物理學獎,否則,我就是一個很差勁,很無能的人。”

一旦有這種非理性信念,就可能推出以下結論:如果我是個很差勁的人,我幾乎不可能做成什麼重要的事,既然如此,我又何必努力呢?

這種信念通常會帶來強烈的焦慮感、抑鬱感、無用感。

2、他人必須如何的非理性信念。

比如:“他人絕對要對我好,為我著想,如果他們不這樣做,他們就是壞傢伙。”

這是一種以偏概全,非黑即白的思維方式。世界並不是圍著你轉,你無法強行決定他人的行為。

這種非理性信念會讓你變得容易生氣,非常討厭,報復心極強。


為什麼厲害的人都很冷靜——如何避開憤怒這種低級情緒

3、客觀條件必須如何的非理性信念。

比如:“我可以得到任何想要的東西,事情必須是這樣的”。

持有這種想法的人,一旦遇到惡劣條件,就會感到氣憤,而不是去改變或是解決問題。你會常常覺得脆弱無助,想要放棄。

一旦找到我們的非理性信念,我們就要針對非理性信念進行積極辯論。

非理性信念常用命令的口吻。而理性信念用“最好如何”。

比如:

1、非理性信念:“你這樣辱罵我是絕對不可以的,你絕對不應該這樣對我”。

理性信念:“我不喜歡你辱罵我,我希望你別這麼做”。

2、非理性信念:“你用言語辱罵我,這太糟糕了,你不可以這樣做,沒有什麼比這更糟的了”。

理性信念:“你辱罵我,這讓我很不舒服,你最好別這麼做,我希望你為自己的行為感到抱歉”。

四、控制憤怒的方法

通過摒棄非理性信念,我們才能成為情緒的主人。那麼除了轉變思維方式的方法,是否還有其他方法啊呢?

答案是肯定的,作者認為認知,情緒,行為是相互作用的。我們可以通過改變情緒與改變行為來控制我們的憤怒。

下面介紹幾個常用的方法。

1、無條件的自我接受。

無條件的自我接受需要有完全接受自己的強烈決心,不管你做了多麼愚蠢的事情,都要接受自己。

同時,聆聽別人對你的批判也非常重要,完全認可他們對你的負面評價,承認自己的某些行為是不好的,但不要因此就認定自己就是個壞人。傾聽他人對你的正面評價,讓自己更喜歡和接受自己。


為什麼厲害的人都很冷靜——如何避開憤怒這種低級情緒

2、理性情緒想象

首先,想象一件負面事件,或一系列讓你生氣,煩惱的事件。儘量把場景具體化,包括人物的語氣、表情。然後,在想象層面把憤怒表達出來。當你感受到一陣子憤怒情緒後,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努力迫使自己改變這種感覺。你要回溯整個過程,運用學到的理性情緒行為療法進行認知辯論。反覆練習,重複這個過程,你的憤怒就會慢慢消除掉,不再輕易動怒了。

3、自信心訓練

憤怒的人往往不夠自信,更有甚者,有的人認為自己低人一等,非常糟糕。通過提升自信心,能在一定程度減輕憤怒。

以上就是這本書的精華內容。希望這本書提出的觀點可以給您帶來新的啟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