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米之鄉”懷集,除了有孔子後代,還有一道絕世美食

懷集縣位於廣東省西北部,肇慶市北部。這裡四周被群山環繞,西部是面積將近400平方公里的盆地平原,又因為地處北迴歸線以北,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雨量充沛、氣候宜人,所以是一個適宜滋養萬物生長的地方。

“稻米之鄉”懷集,除了有孔子後代,還有一道絕世美食

農業,是我國的立國之本,同時亦都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基礎。而懷集有著廣東山區縣中最大的平原,在農業上的發展比較發達,看看這裡隨處可見的一大片農田,就知道“稻米之鄉”這個美譽所言非虛。除了種植有機水稻,這裡還是有機蔬菜的種植基地和柑橘基地,千山聳翠,萬嶺泛綠。旖旎的自然風光和農業文化交織在一起,造就出這裡懷善積德的地域文化。

“稻米之鄉”懷集,除了有孔子後代,還有一道絕世美食

懷集作為一個農業大縣,延伸出了很多從事農業生產的村落,這些村落歷史悠久,民風淳樸,文化底蘊深厚。而為了響應國家建設新農村的號召,近些年,這些古村落紛紛改頭換面,展現出了一番新的面貌。裝修精緻的小洋樓,外牆畫上了充滿中國氣色的水墨畫,這裡的村屋和我們傳統印象當中的泥磚房截然不同,而這種舊屋改造,正是當地建設新農村風貌的其中一個項目。

“稻米之鄉”懷集,除了有孔子後代,還有一道絕世美食

除了這些小洋樓,在這裡有好多用青磚砌成的屋,這些房屋各有特色,就好像有一些擺放了一對雕刻的石獅子,有一些在大門上鑲嵌了時鐘,還有一些掛滿了浮雕畫作,非常之古色古香。它們的存在。令這些古村落形成了另一番的景緻。

“稻米之鄉”懷集,除了有孔子後代,還有一道絕世美食

有的村落計劃打造紅色休閒農業旅遊,讓現代人可以在參與的過程中,瞭解到一段革命歷史,從而學會珍惜當下幸福的生活。

在這裡我還聽說有個和聖人孔子有關的村落,這就是大港鎮浪美村。剛入到村口,一座寫有“至聖裔”的宗祠就吸引了我的注意。

“稻米之鄉”懷集,除了有孔子後代,還有一道絕世美食

古語曾有云“大成至聖”,“大成”是孟子對孔子的評價,讚揚孔子達到了集古聖先賢之大成的至高境界;而“至聖”則是說孔子是最高的聖人。換而言之,“至聖裔”指的就是孔子的後人了。那究竟讓浪美村和孔子後人之間有著怎樣的關聯?

原來浪美村是孔氏村來的,是由孔子第54代後人移居到這裡繁衍生息,到現在已經有543年的歷史,現在村裡面尚存人口大概有1100多人。村裡麵點滴融合了孔子儒家的思想,還有他所主張的仁義禮智信,這個村在縣裡乃至省裡面的文化文明建設各方面都有一定的影響和成就。

“稻米之鄉”懷集,除了有孔子後代,還有一道絕世美食

在現在的浪美村,我們依然可以尋覓得到孔子儒家文化的蹤跡,就好像祠堂裡雕刻著這對對聯,他表達了後背對孔子的懷緬。

“稻米之鄉”懷集,除了有孔子後代,還有一道絕世美食

因為自小受到儒家文化的薰陶,這裡的村民很齊心,村風很淳樸。而令我們驚訝的是,這裡的民宅佈局非常整齊,整個村莊都是坐東南向西北,以祠堂為中軸線,兩側縱向16間,橫向各8間,每間的面積均為96.6平方米。

“稻米之鄉”懷集,除了有孔子後代,還有一道絕世美食

連同祠堂在內,這裡所有的房屋都是磚瓦結構的青磚黑瓦,歷經多年風吹雨打,卻依然屹立不倒,可見這裡的磚瓦質量是很好的。不說你不知道,這裡的每一塊磚,每一片瓦,其實都凝結了浪美村民的智慧和汗水。

“稻米之鄉”懷集,除了有孔子後代,還有一道絕世美食

隨著社會的發展,浪美村不再以製作磚瓦為生,但是看著這些老一輩村民的心血結晶,我們還是感受到了這裡另一番文化。

懷集這裡真的是好山好水,相信這裡的食材一定都是非常原生態,以及是非常新鮮的。今天就給大家介紹懷集著名的一道菜——尚品片皮鴨。

“稻米之鄉”懷集,除了有孔子後代,還有一道絕世美食

尚品片皮鴨選用當地原生態放養的八洞鴨作為原材料,經過烤制後,鴨皮呈現出棗紅色,鮮豔油亮,皮脆肉嫩。而傳統正宗的食法,就是要將片皮鴨和紅椒絲、青瓜絲等配料一起放到麵皮裡,在蘸上特製的醬汁,這樣吃起來,口感就不會覺得肥膩。

“稻米之鄉”懷集,除了有孔子後代,還有一道絕世美食

希望通過這篇文章,讓大家對懷集這座城市有一個更加清晰的認識和了解,讓大家都可以認識得到,它不單只是我們傳統概念當中的稻米之鄉,而且它還是一個充滿了溫情、擁有了自然風光的城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