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一程,水一程》到底想表達什麼?長相思表達的是怎樣的感情?

《山一程,水一程》到底想表達什麼?長相思表達的是怎樣的感情?

納蘭詞被選入了統編教材,這讓老師有些為難。納蘭詞頗有李後主的遺風,基本是很難理解的,至少對於學生來說。但是,教材的要求沒有那麼高,不必去了解那麼多,我們只做背誦即可。如果牽涉到一點思想的問題呢,我們也只得做簡單的講解。

《山一程,水一程》到底想表達什麼?長相思表達的是怎樣的感情?

初讀可知,夜深千帳燈,便是軍營的描述,應該是在打仗,這是最容易想到的。凡是打仗是要遠離家鄉,在風雪交加的夜晚,面對著不斷飄落的雪夜,於是愛國與思鄉之情便躍然紙上。學生知道這麼多按道理說就可以了。

《山一程,水一程》到底想表達什麼?長相思表達的是怎樣的感情?

但是作為有區別於學生的老師或者家長,僅僅這些還是不夠的。如果讀過《納蘭詞傳》的話,便會對納蘭的這段記述有著更深刻的理解。我們知道,納蘭出生在滿清貴族家庭,父親便是明珠,這樣的家庭自己的仕途自然不用說,自己20多歲時便皇帝跟前的三等御前侍衛,是個武職。

《山一程,水一程》到底想表達什麼?長相思表達的是怎樣的感情?

​這對於一般人來說,真的是格外的高位了,甚至是直通車,升遷也是很快的。正向有人評價納蘭所說那樣,不是人間富貴花,納蘭容若不會當官,也不喜歡當官。在隨康熙皇帝北巡的日子裡,當軍營就地紮營之後,納蘭容若這晚當班,需要去代替同事去值夜班,在此中風雪茫茫的夜晚,他會想些什麼呢?或許是自己喜歡的詞牌?或許是自己深愛的人?或者是與好友的相聚?

我們為什麼會來到這風雪的關外?那便是男兒的報國之心。慶幸的是,北巡不是戰爭,不用埋骨他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