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舟:宜家入駐天貓,4年電商化長跑後終於“開竅”了

宜家與阿里終究走到了一起。3月10日,宜家正式入駐天貓開設宜家家居天貓旗艦店,並利用淘寶直播廣而告之。數年內,宜家曾多次表態自建電商,但市場滲透率不盡如人意。本次天貓與宜家合作是否為最佳時機?物流倉配資源如何協調?多渠道佈局如何實現平衡?諸多疑問接踵而至。

知舟:宜家入駐天貓,4年電商化長跑後終於“開竅”了

錯失入駐黃金時期?

天貓與宜家成了拍檔,後者電商之旅進入新階段。IKEA宜家家居官方天貓旗艦店開業才6小時,網店的粉絲數已經達到18.1萬人,且上午雲直播僅10分鐘觀看人數就達到了2.7萬人,並很快超過30萬人。圍觀之勢使得這場合作顯得眾望所歸。據瞭解,雙方打通了會員體系,消費者在宜家天貓旗艦店和門店可使用同一賬號,且價格一致。

目前,宜家在中國市場一共開設了30家標準門店、1家小型商場、2個體驗店。截止到3月9日,已經有14家標準店、1個小型商場和1家體驗店恢復營業。未來,還有11家標準店和1家體驗店將會在3月11號恢復營業。

相較線上門店9500多個SKU,宜家天貓旗艦店上架了3800多個SKU,以熱銷的產品系列以及家居解決方案為主。在本次合作中,天貓將提供物流服務,這包括了送貨上門、安裝、退貨一系列服務,倉儲則是宜家自建。

宜家中國區總裁安娜庫麗佳表示,“入駐天貓是宜家業務轉型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宜家需要通過數字化策略實現線上渠道多元化。”而合作方阿里巴巴副總裁、天貓家裝事業部總經理楊光透露,“天貓與宜家前後接觸了6個多月時間才促成本次合作”。

疫情期間家居直播的火熱,或許更加刺激了宜家敏感的神經,面對競爭對手的鋒芒畢露,宜家被迫以新面貌衝刺中國電商市場,在數字化、渠道融合等方面見長的天貓或許能成為宜家電商業務的翹板。

知舟:宜家入駐天貓,4年電商化長跑後終於“開竅”了

如何平衡線上線下關係?

宜家把握住了上線的機會,卻和其他品牌一樣,面臨著如何平衡線上與線上之間、線上與線下門店之間關係的難題。

宜家家居天貓旗艦店上線當天,也是宜家家居APP上線的日子,至此宜家在中國建立了官網、天貓和APP三個線上渠道共存的局面。對此安娜庫麗佳表示,宜家家居天貓旗艦店的定位是與宜家實體店和其它數字渠道互為補充。

實際上,宜家做電商在很大程度上是被迫的。從2015年開始,宜家以每年新開3家門店的速度在中國擴張,2017年新店開設率更是猛增30%,財務數字卻並不好看。2016-2019財年,宜家中國銷售額分別為125億元、132億元、147億元和157.7億元,同比增長分別為18.9%、14%、9.3%和7.3%,增速呈持續放緩趨勢,增長還主要依賴新開店面的貢獻。單店業績增長的乏力,迫使宜家另尋出路。

知舟:宜家入駐天貓,4年電商化長跑後終於“開竅”了

駐天貓這個決定之後,宜家終於徹底擁抱了電商。若是在入駐方面,商家也無需擔心,知舟一直致力於幫助企業借勢互聯網+進行快速發展,解決企業迅速發展面臨的難題,先後成為各大電商平臺認證服務商,有著上萬家成功入駐案例,2020年知舟會繼續為企業保駕護航。此次合作的一個重要部分是,宜家龐大的會員體系將與天貓打通。這也意味著,在數字化轉型的漫漫長路上,宜家選擇了向阿里吸取經驗,Anna Pawlak-Kuliga認為,雖然宜家在中國雖然已經深耕20年,但是現在還僅僅是開端,在未來還需要做更多工作,宜家集團會為中國市場提供全力支持。“不僅僅是短期內或者一個季度的事情,宜家需要做長期投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