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個全面提升”賦能大連公安工作實現新跨越

大力整治“醫鬧”“黑車”等行業亂象、深化交警巡特警和社區民警“一警多能”、試點建設智慧安防社區體系打造“智能安防小區”……在2020年全市公安工作會議上,市公安局深入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政治建警、改革強警、科技興警、從嚴治警,以一系列紮實具體舉措,全力推進“十個全面提升”戰略,賦能大連公安工作實現新跨越,努力使全市人民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政治建警 全面提升對黨絕對忠誠的政治自覺

打牢大連公安民警高舉旗幟、聽黨指揮、忠誠使命的思想根基。持續深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牢固樹立“人民在我心中”理念;全面做實黨建基礎工作,深化“一線築壘”工程,鞏固社區警務與黨建工作相融共建成果,落實政治巡察、紀檢監察、督察檢查“三位一體”的跟蹤問效機制;進一步強化“三愛”理念思想引領,進一步弘揚大連公安正能量。

業務強警 全面提升履行“三安”使命任務能力

圍繞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和上級公安機關部署,做好捍衛政治安全、維護社會安定、保障人民安寧的使命任務。全力應對突發風險挑戰,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堅決維護疫情期間社會平安穩定;全面統籌推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線索核查、打擊整治等重點工作;嚴厲打擊命案、涉槍涉爆、“盜搶騙”、扒竊、電信詐騙等嚴重暴力和多發性侵財犯罪;加大對非法集資、網絡傳銷等涉眾型經濟犯罪打擊力度;深化季節警務和行業重點領域治理,加強對寄遞物流、網約車、網絡直播、無人機等行業的源頭管控,大力整治“醫鬧”、“黑車”等行業亂象。

大指揮體系建設 全面提升最優警務模式建設水平

健全完善警務指揮部體制機制,打造協同高效、運轉順暢、實體運作的大指揮體系,搭建扁平化指揮體系架構,推廣應用智慧指調平臺;優化110接處警機制和三級指揮鏈條,形成市局、分局、派出所三級指調體系聯勤指揮格局,逐步形成110調派警以派出所、巡特警、交警等為主,其他力量增援接續的聯動處置格局;全力提升視頻圖像信息綜合應用水平;繼續強化交警、巡特警和社區民警“一警多能”,將道路交通管理工作融入派出所責任區和巡特警巡控區,推動交叉執法和崗位交流。

深化固本強基戰略 全面提升公安基層治理工作質效

深入貫徹落實市“兩辦”意見精神,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充分發揮“楓橋式公安派出所”引領帶動作用,推動完善社會矛盾糾紛多元預防調處化解綜合機制,全面開展“百萬警進千萬家”活動;持續加強派出所“兩隊一室”建設,推進勤務管理指揮室智能化建設,試點建設智慧安防社區體系,打造“智能安防小區”;繼續強化基層警力配備,科學確定派出所打處隊人員規模。

大數據引領 全面提升公安機關核心戰鬥力

全力建設集強大計算能力、海量數據資源、高度信息共享、智能應用服務、嚴密安全保障、警務運行支撐於一體的大數據智能應用體系;堅持內聯外通、融合共享,將更多的互聯網數據特別是新興業態數據納入大數據環境,積極與企業高校建立聯合創新實驗室,促進各項公安業務與技術有機結合,構建安全、可信、合規的大數據智能化縱深防禦體系。

防控體系標準化 全面提升駕馭社會治安局勢能力

加快落實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行動計劃,開展大連特色的“4+1+13”工程建設,升級再造現代警務流程,重點抓好派出所、社區警務室、街面警務站和公安檢查站4個支點建設,重點加強“9+1”系統建設,加強警務協作機制建設;搭建智慧街面巡防體系,強化立體化巡邏封控,根據“治安防控識別圈”職責任務和功能定位,構建全區域、多層級、立體化查緝堵控網絡;嚴格落實大型活動安全監管責任,健全重要時間節點大型活動限管措施,加強道路交通、消防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加大公共交通、校園等重點部位安全防範力度。

“執法辦案年” 全面提升執法辦案能力

努力構建覆蓋警種、分局、派出所的法制案審指導監督體系,推動法制案審力量與各級辦案機構聯動融合,推進全天候多維度案審工作機制,加強警種內部案審力量建設,規範派出所案管組建設,提高執法質效;著力構建全鏈條、閉環式、可查詢、可追溯的執法辦案機制,完善案件評查常態化機制,實行執法辦案積分、案件主辦人等多種制度,構建“才有所展、勞有所獲、功有所獎、過有所罰”的激勵約束機制;全力打好“四級書記抓信訪”收官戰,創新開展各級領導接訪、閱信常態化,強化信訪信息化工作。

“警務保障年” 全面提升全警職業保障水平

加快構建現代警務保障體系和民警職業保障體系,全力開展系列重點項目建設,統籌推進警務工作站等其他項目建設,打造綠色和諧警營;推進派出所保障制度標準化,完善民警醫療救治、困難救助等職業保障;建立符合城市定位特色的裝備配備標準,單警裝備按需足額配備,及時升級換代;提高民警救助、精準扶貧、被侵權補償標準,落實人民警察傷亡特殊補助金制度,適時開展走訪慰問活動;完善公安醫院醫療設施建設,開展豐富多樣的警營文化活動。

深化公安改革 全面提升隊伍幹事創業能力

按照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形勢任務要求,深化改革強警,加快構建現代警務體系;探索建立警力動態調配管理體系,科學配置警力,堅持推動機關警力下沉基層;健全警務輔助人員管理配套制度,強力推進警務輔助人員招錄,提高待遇保障水平;繼續深化人民警察管理制度改革,進一步激發公安隊伍生機活力,樹立選賢用能導向,堅持人崗相適,建立幹部、崗位雙向分析機制,構建優秀年輕幹部梯隊建設體系;深入開展全警實戰大練兵,全面提升民警的綜合素養、專業技能和實戰本領;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落實“一門通辦”“一網通辦”和“一張網”建設,推廣遼寧公安“互聯網+政務服務”平臺,開展“優化營商環境·保護地域品牌·守衛餐桌安全打擊整治”,助力營造誠信公正市場環境。

紀律作風教育 全面提升過硬公安鐵軍素養

對照“四個鐵一般”標準,推動全面從嚴管黨治警向縱深發展。成立全面從嚴管黨治警領導小組及辦公室,構建具有大連公安特色的大監督格局,嚴格落實黨委主體責任、紀委監督責任、黨委書記第一責任、班子成員“一崗雙責”的“四責”嚴管機制;著力推進紀律作風整頓,針對性防範提醒、基層所隊執法辦案監督、重要事項全方位監督等重點任務,持續強化紀律作風建設;用好用足“第一種形態”,切實管住少數民警從違紀到犯罪之間的中間地帶。聚焦“關鍵少數”,瞄準重點領域,堅決懲治腐敗現象;狠抓以案促改、以案促管、以案促教,強化政治監督,狠抓“四風”監督,努力提升監督效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