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產瀕海任務艦交付,該國極為重視,視其為海軍轉型最重要型號

1月17日,我國製造的馬來西亞皇家海軍(RMN)第一艘瀕海任務艦順利抵達馬來西亞。克里斯號(舷號為111)是該項目四艘瀕海任務船(LMS)中的首艘,在位於馬來西亞的沙巴州亞庇的雪邦加海軍基地,當地軍民舉行了隆重的歡迎儀式。

我國產瀕海任務艦交付,該國極為重視,視其為海軍轉型最重要型號

這艘長68.8 米的艦艇是於1月6日在上海啟東碼頭舉行的儀式上正式交付的,並於1月8日離開啟東踏上回國航程。RMN負責人指出,LMS級別的艦員人數為45人,在海上的續航能力可達15天,並補充說,同型第二艘有望在今年4月抵達雪邦加基地。其餘尚待命名的兩艘LMS預計分別於2021年5月和2021年8月交付。

我國產瀕海任務艦交付,該國極為重視,視其為海軍轉型最重要型號

LMS(Littoral Mission Ships)瀕海任務艦是馬來西亞皇家海軍“15-to-5艦隊轉型計劃”(將軍艦的類型級別從15個精簡到5個)的一部分。該計劃是指馬來西亞皇家海軍計劃未來經過淘汰老艦,集中採購和製造五類型的新艦(瀕海任務艦、多功能支援艦、瀕海戰鬥艦、新型巡邏艇、潛艇),實現海軍艦艇現代化和國產化轉型的目標。根據該計劃,將訂購的瀕海任務艦總數量為18艘,因此,在完成首批4艘軍艦建造計劃之後,馬來西亞海軍通過實際的使用評估,可能會增加建造的數量,中國可能會向馬方轉讓相關技術,由馬來西亞莫實德船廠進行國產化建造。通過該計劃,可以實現塑造馬來西亞艦船工業的發展方向的目標,還可降低建造成本,確保艦船工業的安全,同時也保證了對基礎設施和技術人力資源的投資,國內其他相關行業和部門也有溢出效益。

我國產瀕海任務艦交付,該國極為重視,視其為海軍轉型最重要型號

從整個東南亞地區來看,近些年,中國非常重視與包括馬來西亞在內的該地區國家加強防務領域的相關合作。目前,中船重工與中船工業等推出的海軍裝備性能達到了世界主流水平,已經形成了完善豐富的產品線,並且在性價比上有優勢,競爭力較強。向泰國出口S26T型潛艇、幫助印尼改造護衛艇與導彈艇就是很好的例證。這一切都為中馬首次開展大型軍事裝備合作奠定了基礎,不斷擴大的軍事合作也體現出雙邊關係的深化。如果後續可以進一步獲得馬來西亞海軍的訂單,那麼中國製造的艦艇將很可能成為馬來西亞海軍未來的標配,但依照目前馬來西亞政府的表現,還有一定的不確定性,未來難以預計。

我國產瀕海任務艦交付,該國極為重視,視其為海軍轉型最重要型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