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央視315晚會延遲播出。哪些企業、哪些人能睡個安穩覺了?

2020年央視3·15晚會延遲播出。哪些企業、哪些人可以睡個安穩覺了?

喬志峰

據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微博消息,經批准,為了全力做好防控新冠肺炎工作,2020年中央廣播電視總檯3·15晚會延遲播出,具體播出時間提前預告。(3月9日人民網)

2020年央視315晚會延遲播出。哪些企業、哪些人能睡個安穩覺了?

3·15晚會延遲播出了?不知道多少企業、多少人心裡長出一口氣,終於可以睡個安穩覺了!

每年的3月15日晚上,都是無數家企業的驚魂之夜。被3·15晚會曝光,後果很嚴重。但凡被這個“大殺器”點名的企業和產品,即便不至於倒閉破產,最起碼也會損失慘重。因此,歷屆晚會都備受輿論和公眾關注。甚至,有媒體專門刊發文章對3·15“黑榜”進行“預測”,由此至少透露出三個方面的信息:其一,現如今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的現象比較普遍,3·15晚會容量有限,只能“擇其要者”予以曝光。被曝光的是少數,沒被曝光的是大多數;其二,消費者維權維權無門的情況依然嚴重,很多時候只好“押寶”於央視的晚會;其三,3·15晚會選擇曝光哪些企業和產品,有一定的不確定性甚至是“隨機性”、選擇性。麥當勞被2012年3·15晚會曝光售過期食品卻引發部分網友力挺,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而對相關單位和執法部門而言,3·15或許也是個不眠之夜,對晚會曝光的企業和問題,他們往往也會第一時間作出回應,甚至當即進行查處。

有人說,這就是“3·15速度”。確實,涉事商家對曝光表現出了高度重視,而監管部門的行動更是雷厲風行,這些都是必須的,也是值得欣慰的。但想必大多數人對此都不會感到太多意外,更不會有太多激動。類似的“3·15速度”,幾乎在每年的3·15晚會之後都會出現,已經沒什麼新鮮感了。

甚至,有網友早就為被曝光的商家草擬了一份名為《3·15公關指南》的企業聲明通稿,其中強調了幾點:一是宣稱被曝光的現象只是極個別,企業總體質量和服務都是好的;二是聲稱公司也是受害者,“個別人的個別行為”給公司形象帶來了極大傷害;三是介紹一下公司的企業文化,順道給公司打個廣告;四是表決心,聲稱今後一定會吸取教訓,避免類似問題再次發生——反正過一週這波輿論差不多就過去了。這個“通稿”是否一針見血、戳中痛處,大夥兒不妨翻翻此前歷年3·15之後涉事企業的表現、讀讀某些企業連夜作出的回應,看有多少“要素”與之相符。

2020年央視315晚會延遲播出。哪些企業、哪些人能睡個安穩覺了?

而監管部門的“3·15速度”,看似效率極高,是否也從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平時的低效率甚至是“豬效率”?媒體調查能夠發現的,為何監管部門未曾發現,直到曝光後才來亡羊補牢?很多例子都表明,一些痼疾之所以久拖不決甚至愈演愈烈,並非源於官方時常強調的“人手不足”等客觀因素。只要他們轉變觀官念、增進服務意識,不偷懶、不拖延,很多工作是完全可以滿足群眾需要的。非不能也,乃不為也。媒體沒曝光,是一種工作狀態;媒體曝光了,立馬就是另一種狀態。亡羊補牢不如未雨綢繆,為什麼監管總在曝光後?這難免令人擔憂:3·15風聲一過,會不會故態重萌?如果不能形成長效機制,難道要讓消費者每年都等著3·15?

​想必清醒者都心知肚明,3·15晚會有一定作用,但作用十分有限,其背後還可能隱藏著一些不足為外人道的東西。以前有人說某些地方反腐敗就像“隔牆扔磚頭”,砸到誰誰倒黴。現在的消費維權,又何嘗不像“隔牆扔磚頭”呢?什麼3·15啦、各種各樣的大檢查啦,都是磚頭,被砸到的垂頭喪氣,沒被砸到的洋洋得意。這些“磚頭”最終會砸到誰的頭上,並不是最重要的;最應該反思的是:為何一臺晚會有如此高的關注度,成了一年一度的維權“盛事”?那些本該起到作用的法律法規和監管部門,是否真的起到了應有作用?

現在消費領域存在的很多問題,最後的根源都指向了“監管不力”。要想讓企業履行社會責任,不僅要靠自律,更要依靠完善的外部監督和嚴厲的問責制度。監管部門守土有責,才能形成長效機制。消費者需要的不單單是“3·15速度”,而是“365監管”——天天嚴監管,全天候、全方位、無縫隙、無死角。

今年的3·15晚會延遲播出了,背後的真正原因是什麼,我們就不瞎猜了。我覺得,與其延遲播出,不如干脆停了,將發現的問題企業和問題產品直接放到網上進行曝光,這樣效果更好,威懾力也更大。當然,為了不給本就不景氣的經濟形勢雪上加霜,我的這個建議肯定不會被採納。

2020年央視315晚會延遲播出。哪些企業、哪些人能睡個安穩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