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幕——吸引1億人蔘與的全民“吐槽大會”

疫情改變了人們很多行為,這其中也包括了娛樂習慣。

今年湖南衛視的元宵晚會錄製現場取消了觀眾席,首次設置彈幕式觀眾席。傳統電視臺與彈幕的首次聯手,就立刻登上了熱搜。好奇與新鮮之餘,也讓這屆年輕人愛玩的“彈幕”走向了越來越多的人。

以彈幕起家的B站,十年來首次跨年晚會“2019最美的夜”,收穫了8000萬人在線觀看、超100萬條“補課”“我後悔錯過了”的彈幕表白,堪稱彈幕界的超級盛會。

彈幕構成了當代年輕人娛樂的重要組塊,那麼,它究竟為什麼受到熱捧?

1.軍事術語華麗出圈,從小眾到必不可少

彈幕——吸引1億人參與的全民“吐槽大會”

彈幕(barrage),原意指用大量或少量火炮提供密集炮擊,而彈幕,顧名思義是指子彈多而形成的幕布。大量吐槽評論從屏幕飄過時,效果看上去像是飛行射擊遊戲裡的彈幕。

彈幕——吸引1億人參與的全民“吐槽大會”

彈幕這種形式最早源於日本彈幕視頻分享網站niconico,國內首先由AcFun引進使用,緊隨其後的是二次元向彈幕網站bilibili,從此開啟了中國彈幕文化的先河。2019年,B站的活躍用戶達到了1億人,月均發佈14億條彈幕。

就如同大部分新鮮事物一樣,剛出現時總是飽受質疑和拒絕的。彈幕剛出現的時候很多人不喜歡,人們認為大量的文字、符號的出現,必然會遮擋畫面、影響觀影體驗,彈幕被認為是畫蛇添足的行為。人們短時間內無法將彈幕與視頻內容從視覺角度區分開來,雜亂感讓人們一度對它相當排斥。

但只需要多一點時間和耐心,一切觀點都會不同,規則即將改變。從彈幕最初的誕生,到其如今幾乎所有視頻網站都有這項功能,前後也不到十年時間。

2.逃不掉的“真香定律”,彈幕成為欲罷不能的電子老乾媽

彈幕——吸引1億人參與的全民“吐槽大會”
  • 填補註意力空缺

彈幕成為視頻內容的一部分

進入互聯網時代以來,某種程度上,注意力正逐漸成為最稀缺的資源。各式各樣的信息每時每刻都在從四面八方,或主動或被動的向我們灌輸。回不完的微信、讀不完的公眾號,以及來不及點開的app信息推送,正在把我們的注意力分割得越來越零散。同時,信息的大量充斥,也漸漸讓我們的注意力被鍛鍊成需要更高的密度,才能被吸引。

因此,一心二用,成為我們無師自通之術。比如,吃飯時要追劇;開會時刷手機;上廁所要看新聞……總之,每次只做一件事的時代,已經離我們很遙遠了。

我們對“有趣”的要求也不斷提高,單一事件很難完全消化我們的注意力。所以,即使是看電影、電視劇、哪怕是綜藝,我們也難以全程完全投入其中。一旦覺得有那麼點無趣,人們依舊會不自覺的尋求某樣東西,來阻止注意力在空蕩的腦中四處遊走。

彈幕,恰如其分的填補了這個空缺。我們可以將之視作注意力的再分配:從單一維度的觀看視頻,轉化成多維度的觀看、吐槽、評論、互動等不同行為同時進行。如果我們對單一行為覺得乏味了,注意力就會被另一行為接管。我們的注意力在彈幕和視頻本身來回遊走,使得彈幕被視為視頻內容的一部分。甚至有一些觀眾關掉了彈幕,會明顯有強烈的缺失感。

注意力的分散與再分配,正是彈幕發展的重要推手

  • 開放式吐槽

彈幕凝聚日益緊密的身份認同感

我們把彈幕視為視頻內容的一部分,但我們愛著的卻是它截然不同的“靈魂”。

比如:當你看到一個劇情特別感動,你想打開彈幕,看看有沒有人一樣流淚;

當你感覺氣氛開始緊張,你想打開彈幕,看看有沒有人給你“彈幕護體”;

當你為了某個詞、某個劇情而迷茫,你想打開彈幕,看看有沒有能夠給你註解;

彈幕——吸引1億人參與的全民“吐槽大會”

許多人開彈幕,就是為了看看大家是否有相同的觀感,找到身份認同感。基於龐大的底數,一定會有人和你一樣。

一旦在飛馳而過的彈幕中,看到與自己感受相同的彈幕,身份認同感便馬上建立起來。與此同時,視頻內容也不再是與受眾無關的存在,而與受眾的感受與身份認同緊密聯繫在一起。就如同女人們因為聊起同一件八卦而成為閨蜜,同事間因為同一個老闆而變得無話不談。

因此,我們便找到了彈幕的存在的意義!

  • 實時再創作

彈幕構建基於共鳴的智慧舞臺

無論是吐槽還是評論,彈幕往往是基於原視頻內容的再創作。彈幕已經形成一種強有力的亞文化,在這種亞文化語境中,彈幕有著強大的內在生產動力,即對原視頻內容的再生產與解構的慾望。

彈幕——吸引1億人參與的全民“吐槽大會”

與傳統媒介相比,互聯網中的許多知識文本與原創內容具有更開放、更包容的特性。人們不需要有多麼高的文學素養,也沒人規定你的創作方式。對於互聯網上的內容,你可以自由的用你自己的特色,選擇你有“共鳴”之處,馬上進行評論、吐槽與各種反饋。而你的共鳴就會傳達給其他人。

很多人依靠“野生字幕君”看完了生肉視頻,靠“野生科普君”瞭解了背後的故事;而你永遠搞不懂思路清奇的網友們會在什麼地方大開腦洞,這些,也正是“彈幕比正劇好看”的重要原因。

有人翻出看了無數遍,倍覺枯燥乏味的劇來,是要打開彈幕,就能夠常看常新,開啟新世界的大門。

“沒有彈幕的視頻沒有靈魂,有了彈幕看劇就有了千百種可能。”

彈幕——吸引1億人參與的全民“吐槽大會”

正是這種極具趣味性的互動,使得受眾不僅僅滿足於被動地接受或者消費固定內容,而更傾向於參與到內容生產過程當中去。人們以極大的熱情參與到妙趣橫生的“抖機靈”中。所以,人們愛上了彈幕。

  • 真實的虛擬陪伴

彈幕消解我們現實生活中的孤獨

曾經,我們一家人圍坐在一起,觀看同樣的電視節目,即使我們興趣不同,卻也只能遷就彼此,找尋共通;

如今,我們拿起一個手機,就能輕而易舉的選擇自己所喜歡的東西,不必強求,卻少了能夠溝通嗨點的人。

這就好比你想看恐怖片的時候,缺少了那個膽子小的人尖叫,沒人烘托氣氛一樣。沒有人與你溝通情節,沒有人營造氛圍,你便會覺得“孤獨”,再好看的劇情,再可笑的段子,都變得索然無味。

這就是為什麼,在任何一部電影或電視劇集的的視頻彈幕中,最常見的、必定會出現的彈幕一定包括“只有我一個人在看嗎?”、“有人嗎”、“座標xxx”……

彈幕——吸引1億人參與的全民“吐槽大會”

這樣的彈幕,目的在於知道在屏幕的另一端,是否有另外一個人同時在觀看這部視頻。通過這種方式大大降低和緩解孤獨感。

孤獨感的降低也來自彈幕的實時屬性。彈幕其實是一種“假即時”。雖然你看到的彈幕,發送時間不一定是實時的,但在視頻內容的時間線上,它一定是精準的定位到你觀看的視頻內容同一時間點的吐槽或評論。這種實時交流的錯覺,會讓你身處熱鬧的氛圍,消磨時光的同時消除了孤獨感。

所以,今時今日人們離不開彈幕。

3.彈幕是當代一億年輕人共同參與的狂歡

彈幕打破了人和人之間交流的屏障,也打破了人和視頻次元壁。人們樂衷於在觀看視頻的時候有彈幕做陪襯,喜歡密集的吐槽和歡樂地刷梗。視頻裡的喜怒哀樂成了我們的喜怒哀樂,在他們無腦犯蠢時吐槽兩句,在他們甜蜜發糖時嗑著CP,我們是觀眾,也成為了劇中人。

如果說《吐槽大會》是明星們的相互調侃,那彈幕就是屬於每一個普通的我們的的“吐槽大會”。它們花樣百出的貼近每個人的需求,一億人都參與進來了,那你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