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虧掉一萬億,降價促銷,原油比水還便宜!!!

就在剛剛過去的週末,中東出了一件大事。

為了報復遲遲不肯鬆口減產的俄羅斯,沙特土豪們又一次動起了打價格戰的主意。沙特不僅大幅降低了出口到國外的原油價格,還對外宣稱要把石油的日產量增加到每天1000萬桶以上。

消息一出,油價跳水,當天最低跌到了28美金/桶。有網友算了一下,按照WTI原油期貨目前的價格,1桶=158.98L,差不多等於1.23元人民幣/L,比礦泉水賣的還便宜。

30美金一桶的石油是什麼概念?

不撕破臉的時候,產油國靠減產撐住油價,大家都有錢賺。

如果有人攪局,沙特的酋長們就開足馬力恢復產能,靠開採成本不到4美元一桶的廉價原油給對手致命一擊,歷史上他們沒少這麼幹:

1985年,在經歷了數年的歐佩克減產之後,忍無可忍的沙特率先發起了增產的價格戰。雖然油價在7個月內暴跌近70%,但沙特卻藉此提高了自己的市場份額,甚至間接拖垮了老對手蘇聯;

1997年,初出茅廬的委內瑞拉不斷增產,老大哥沙特又動起了降價促銷的念頭。雖然油價在接下來的一年半里下跌了50%,但時間最終又站在了沙特的這一邊,油價最終在1999年開始回升;

2014年,經歷了頁岩氣革命的美國搖身一變,成了石油出口國。當時市場普遍認為油價在每桶70美元才會令美國頁岩油的開採有利可圖,為了擠出高成本的非常規原油市場份額,以沙特為首的OPEC又一次決定增產。在接下來的六個月中油價跌了65%,但美國的頁岩油最終也沒佔到太多便宜。

對中東土豪們來說,靠降價打擊競爭對手的套路已經不算新鮮了。所以這次面對不聽話的俄羅斯,沙特的報復來得也特別快。

疫情加上油價暴跌,直接打爆了全球資本市場。美國道瓊斯指數開盤狂跌7.29%,直接觸發熔斷機制,收盤跌2013.76點。

02

工業時代,誰掌握了石油資源,誰就擁有了一座永不停歇的大號印鈔機。而坐擁三百億桶石油儲量的沙特,相當於在家裡蓋了一整座銀行。

雖然在疫情的影響下,國際市場上的原油需求已經萎縮至冰點。但只要經濟開始復甦,全世界的工廠就都得等運油船進港才能開工。原因很簡單,很多工業生產的原料都離不開石油:

除了車輛行駛所“吃”掉的汽油、柴油,飛機“吃”掉的航空煤油之外,鋪設道路的瀝青、減少機械磨損的潤滑油或潤滑脂都是石油加工的副產品;

而算上做食品袋要用的聚乙烯和做水管需要的聚氯乙烯,我們接觸到的所有塑料製品無一例外,都是石油化工的產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