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巢沒人“買單”, 走投無路向用戶“討賞”, 快遞櫃到底怎麼了?

很多人都發現,自己去豐巢取快遞的時候,會有一個讚賞頁面,只要是沒注意的人都會以為自己需要打賞一塊錢才能取快遞,所以很多人不得已就支付了一塊錢。之後就有用戶開始抱怨現在豐巢拿快遞怎麼還要錢了。

事實上,這個讚賞的頁面是可以跳過去的,在這個頁面上其實有“跳過讚賞”四個字,但是這四個字被設置成半透明,而且非常小的字體,所以很多人都沒有注意到。因此,豐巢就陷入了“誘導打賞”的風波。

豐巢沒人“買單”, 走投無路向用戶“討賞”, 快遞櫃到底怎麼了?


面對用戶的質疑,豐巢方面回應稱,用戶可自主選擇是否讚賞,亦可“跳過”直接取件。而對於“跳過讚賞”這四個字的設置,工作人員回應:“這是全國統一的取件頁面,是常規的視覺升級,為了讓整體畫面更協調,所以進行了部分的畫面變化。”這樣的說法難免會很牽強,說到底豐巢還是誘導打賞的可能性更大。

豐巢沒人“買單”, 走投無路向用戶“討賞”, 快遞櫃到底怎麼了?

那麼豐巢為什麼突然開始向用戶“討賞”了呢?其實這主要也是因為豐巢本身已經是要“窮途末路”了。其實豐巢一開始是有順豐這個大“靠山”的,而順豐從2015年開始對豐巢也沒少投資。豐巢的投資總額就已經達到了55億元,所以在很多辦公樓、小區門口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豐巢沒人“買單”, 走投無路向用戶“討賞”, 快遞櫃到底怎麼了?

但是細數這些年豐巢到底盈利了多少呢?從數據上來看,雖然豐巢接受了多輪投資,但是到最後非但沒有盈利,反倒是虧損了10個億。為了不受豐巢的“拖累”,順豐直接把豐巢剝離了出去,以9.52億元將其15.86%的股權轉讓給了深圳瑋榮企業發展有限公司。自此,截止到今年6月,15萬個豐巢雖然遍及全國100個城市,但一直都在燒錢。簡單地說,豐巢成了一個“賠本買賣”。

豐巢沒人“買單”, 走投無路向用戶“討賞”, 快遞櫃到底怎麼了?

而豐巢之所以會賠本,主要就是因為沒有人願意為其“買單”。豐巢的設立其實是方便了快遞員,但也會向他們收費,一般大格每次會向快遞員收費為0.4元,中格和小格每次收費0.35元,這雖然節省了快遞員的時間,但卻減少了他們的收入,所以有很多快遞員並不願意用豐巢。

豐巢沒人“買單”, 走投無路向用戶“討賞”, 快遞櫃到底怎麼了?

而對於用戶來說,本來是可以送到手裡的,用了豐巢之後還得自己去拿,自然也不樂意,而現在豐巢還伸手向自己要錢,用戶的體驗感自然就會更差了。所以豐巢這樣的設定很難有人為其“買單”,畢竟兩頭都不討好。

豐巢沒人“買單”, 走投無路向用戶“討賞”, 快遞櫃到底怎麼了?

當然,豐巢的窮途末路也不是個例,包括速遞易在內的其他快遞櫃其實也遭遇了同樣的窘境,不僅長時間沒有盈利,口碑反倒是變得越來越差了。按照這樣的趨勢發展下去的話,要是智能快遞櫃不做出一些實質性的變革,恐怕也不會支撐多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