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電視臺的“絕代雙驕”,從1993年開始說起

1993年魏文彬43歲。

那一年3月,他就任湖南省廣播電視廳廳長,兼黨組書記。那時候,省廳和省電視臺還在長沙市動物園附近的一座大樓裡辦公,那是座老樓,破舊而且擁擠,擁擠到省有線臺只能去租省氣象局的房子。辦公條件差,還經費緊缺,為了創收,省電視臺甚至在郊區開了一座磚瓦廠。   


湖南電視臺的“絕代雙驕”,從1993年開始說起


1995年歐陽常林42歲。

那一年1月,他成功競聘湖南經濟電視臺臺長一職,此前他的身份是省電視臺國際部(也稱對外部)副主任、華夏影視製作公司總經理,行政級別是副科級。在同事心目中,這位沉默寡言的常德人的主要工作是憑藉與瓊瑤的良好關係,以出品人的身份,代表湖南電視臺,參與拍攝系列瓊瑤劇。


湖南電視臺的“絕代雙驕”,從1993年開始說起

  

5月20日,魏文彬上任兩個月之後,成功拿下長沙東郊、瀏陽河東側的一塊2000餘畝荒地,隨即,200臺推土機開了進去。在魏文彬極富煸動力的號召下,省廳和省臺的幹部職工、編輯記者們緊隨而至,放火燒山,義務出工,為的是建起一座現代化的廣電中心。在工地旁邊,有屬於魏文彬的一個小房間,裡面有一雙靴子、一隻手電筒、一頂安全帽。根據他的描述,他經常是脫下靴子直奔機場,或者是從機場直奔工地。   

12月18日,湖南經視試播成功。臺長歐陽常林所擁有的資源,是魏文彬交給他的100萬元啟動資金,自己“組閣”的權力;他的任務是辦好經視,做一條“鯰魚”,去刺激省臺。隨著“幸運3721'’(“快樂大本營”的前身)等一系列欄目相繼出場,經視迅速火爆三湘四水,收視率穩居全省第一。靠2800萬元貸款籌建、近乎白手起家的湖南經視,頭一年創收3000萬元,第二年6000萬元,第三年突破1個億。   


湖南電視臺的“絕代雙驕”,從1993年開始說起


也就是從那時候起,魏文彬一手主導的湖南廣播影視改革拉開了大幕,而挑大樑的正是大器晚成的歐陽常林。由此,這一對黃金組合開始了十餘年的默契合作。  

 從市區的侷促老樓到現在兩千多畝的影視基地;從默默無聞的內陸省臺,到現在衛視頻道連續44個月穩居省級衛星頻道收視率之冠從火爆一時的《快樂大本營》、《玫瑰之約》,到席捲全國、乃至蔚然成為社會文化現象的“超女”熱潮;從1998年攝製播出《還珠格格》創下超過五成的收視紀錄,到打破央視獨播、首播境外連續劇的不成文壟斷“規則”,一舉買斷《大長今》的內地獨家播映版權,再創收視新高狂賺數千萬元;從中國傳媒第一股“電廣傳媒”成功上市,到買斷金鷹電視藝術節永久性承辦經營權;從全國第一家卡通頻道“金鷹卡通”上星,到創辦全國連鎖購物頻道;從1992年的4億家底、5450萬元收入,到現在的70億總資產、經營創收超過10億元……  


湖南電視臺的“絕代雙驕”,從1993年開始說起


 在這一幕一幕戲劇般的嬗變背後,魏文彬長袖善舞,高歌猛進,歐陽常林腳踏實地,孜孜以求,硬是在一個盛產肉豬和稻米的省份,將默默無聞、毫無特色的湖南電視臺打造成一個龐大的廣播影視集團,締造了一個完整的電視湘軍神話。   

只需經過短短的接觸,就可以發現魏文彬和歐陽常林性格的迥異。在兩人同時出現的場合,魏總是昂首挺胸,端坐於主席臺,神采飛揚;歐陽則大都位於其側,盯著一個地方,表情平靜,平靜得看不見內心的一絲波瀾。   在湖南廣電中心大樓裡,近萬名員工,特別是那些各大頻道的“道長”們,提起魏文彬,沒有誰叫他魏局長或者魏總,絕大多數人都叫他“老闆”。   

“老闆”年過五旬,頭髮略卷,身形中等,一身精氣神。“老闆”早年是文學青年,後來成為工農兵大學生,寫了小說獲了獎成了作家,然後幹了廣播,進而做電視,由新聞部主任而副臺長、臺長,1993年成了湖南省當時最年輕的廳長。   

雖然居於高位,卻不失激情和感性。在頻繁前來考察的黨政要員面前,他一遍一遍地闡述傳媒為何以及如何產業化;在員工心目中,他是一位絕佳的佈道師,如永動機一般,長年不歇,雖然“每個季度會換一個關鍵詞,換個角度進行佈道”,但主旨還是灌輸他的“大廣播、大電視、大宣傳、大產業”理念,鼓動他們放眼全國,走出湖南,甚至放眼世界,走出中國。   

而在採訪者面前,這位年逾五旬的掌門人坦率真誠,口無遮攔。他會直接承認參評高級職稱的動機是為了便於告退之後寫書教學;他甚至會超過採訪者的預期,毫無保留地將自己和妻子分居、離婚的家事和盤托出;他毫不隱瞞自己對默多克、雷石東等國際傳媒大鱷的“妒忌”和不服氣,坦言他和其麾下的電視湘軍的夢想,就是躋身其中。   

而歐陽常林,作為湖南廣播影視集團總經理兼湖南電視總檯臺長,則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踐行者。熟識他的人士對他的評價是,“低調,永遠的低調”。不過,因為極為出色的市場判斷,以及極為堅決的執行力,雖然很少接受採訪,他的“經營強人”稱號還是不脛而走。   

對於這一對性格迥異的將帥組合,生活頻道總監張華立戲言,他們是湖南廣電的“絕代雙驕”。至於為何他們如此默契,除了共同的理想之外,則是緣於各自內心深處的“霸蠻”。   

正是因為“霸蠻”,因為永不言棄。永不言敗,他們才在行政積弊深重的廣播電視領域,在甚為促狹的行業環境中,闖出了一條通途,為全國觀眾提供了本土所能提供的最精彩的娛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