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35歲開始擔心被辭退?跟年齡沒關係!學會3點,3月內升職加薪

“不要大聲責罵年輕人,他們會立刻辭職的。但是你可以往死裡罵那些中年人,尤其是有車有房有娃的那些。”這句話來自於電視劇《大叔的愛》,卻也道出了35歲+職場人的心酸。


如果用2019年網絡熱詞來形容職場35歲以上人的生存現狀,我想到的只有三個字:太“南”了!


員工35歲開始擔心被辭退?跟年齡沒關係!學會3點,3月內升職加薪


職場上35歲以上人的生存現狀

1.很多公司設立“35歲紅線”,生存空間被擠壓

目前職場上似乎有一個潛規則,就是很多公司都不約而同的對35歲以上的人關上了大門。谷歌、亞馬遜、蘋果、臉書、華為等等,這些大公司的員工平均年齡都不超過30歲,打開各種招聘軟件,各個HR把入職的門檻也都設在了35歲。


借用網上那句解說中國足球最常用的語句:“留給35歲以上員工的機會不多了”。很多時候,35歲下崗就意味著失業,最後的結果或者是降薪擇業,或者是自己創業。


員工35歲開始擔心被辭退?跟年齡沒關係!學會3點,3月內升職加薪


2.35歲+職場人“被貶值”,時刻擔心被辭退

“以前叫人家小甜甜,現在叫人家牛夫人”,很多人就納悶了,年輕時候來公司領導都喜歡,怎麼歲數大點老闆就喜新厭舊了。


其實道理很簡單,你貶值了!35歲人體的智力、體力已達峰值,加上家庭的牽絆,精力終是不如此前。而重新僱傭一個年輕人呢?工資會比你低,也會比你聽話,腦袋反應比你快,腿都比你勤快……35歲以上的人優勢就剩下經驗了,試問那些經驗真的能抵消所有劣勢嗎?35歲前,如果你尚沒有達到公司的中上層,“被貶值”也是理所當然的。


員工35歲開始擔心被辭退?跟年齡沒關係!學會3點,3月內升職加薪


難道到了35歲就意味著職場生涯開始倒計時了?當然不是,35歲在職場依然可以大有作為。前提是你必須依然比年輕人有優勢,這就需要提升自己的競爭力。

那麼,35以上的人怎麼提升自己的競爭力?

1.給自己充電、增值

要生存就要有價值,既然被貶值,那就得給自己不斷充電、增值。很多崗位靠工作經驗積累的成長畢竟有限,單位的培訓也只是一些基礎,這些培訓所學的知識跟大學裡的專業相比就是皮毛,那些大學生可以分分鐘秒殺你。可以選擇參加一些有針對性的培訓,例如PC端線上教學、手機端APP教學,既可以學習,又不影響正常上班,同時還要不斷地學習本行業或者本崗位的知識。只有不斷地充電,讓自己不斷地增值,才能抵消那些年輕人給你帶來的“被貶值”風險,你才能一直確立優勢。


員工35歲開始擔心被辭退?跟年齡沒關係!學會3點,3月內升職加薪


曾經獲得2013年中國經濟年度人物獎的董明珠,作為格力“鐵娘子”早已經是家喻戶曉了,但沒有多少人知道在她35歲的時候還是南京一家化工研究所做行政管理,36歲下海進入格力作為一個基層業務人員。對營銷一竅不懂,對電器更是一知半解,但是憑藉她堅強的毅力,不斷地學習和提升,逐漸在公司嶄露頭角,不斷刷新公司的銷售業績,最後甚至成為了一個傳奇。


可見,只有不斷地讓自己增值,才能保證自己的競爭力,年齡根本不是問題。


2.重新職業規劃

有一些人,在公司工作了十幾年,一直徘徊不進。很多人是陷入了瓶頸,沒有了動力,找不到了方向。這個時候就需要反思了,有必要給自己進行一次覆盤,看看自己究竟適合不適合這個工作。如果不適合,趕緊重新進行職業規劃。


員工35歲開始擔心被辭退?跟年齡沒關係!學會3點,3月內升職加薪


有人說這個年紀在進行職業規劃是不是晚了?如果轉行風險太大了吧?轉行風險確實有,但是不轉行,耗在那個崗位上被辭退的風險更高。


更何況,這個年紀轉行並不是全是劣勢,還是具備一些優勢的,比如對很多行業已經有了瞭解,對目前的經濟形勢和行業發展也有了比較準確的判斷,還有就是35歲以後性格也走向了成熟,做事更加穩重了,一定的積蓄也給了自己一些緩衝的時間。


與其坐等被淘汰,陷入被動,不如主動求變,爭取主動,結果可能大不相同

3.不被年齡觀念束縛

有人說失敗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害怕失敗本身。自己都被自己束縛住了,還用別人出手?很多人一過了35歲似乎就開始計劃老年生活了,失去了自信,沒有了精神,用自甘墮落好像有點重,但是也真是恨鐵不成鋼。


根據現在人的壽命,35歲連人到“中年”都談不上,正是一個人的黃金時期,看似上有老下有小的負擔很沉重,但是也正是如此讓我們動力十足,不輕易放棄,也更懂得責任擔當。


員工35歲開始擔心被辭退?跟年齡沒關係!學會3點,3月內升職加薪


想想44歲在賣冰棍的宗慶後,想想74歲種橙子的褚時健,35歲的我們正當年。


職場自古就是能者勝,只有不斷地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要時刻充滿自信,不斷地充電學習,讓自己不斷地增值,不能被動等待,而是主動進取,年齡只是能力不足的藉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