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用品不是費錢和矯情,這些東西長期和大人混用,風險可預料

每個嬰兒都是從母親身上掉下來的“心頭肉”,對於自己的寶寶,大多部分父母都是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給他們最好的東西。

但也有很多父母不是那麼“講究”,一方面認為孩子長得快,買嬰幼兒專用品用一段時間就閒置了,浪費錢,另一方面則認為自己和孩子用同一個東西顯得更加親密,甚至會把自己嚼過的食物嘴對嘴餵給孩子,還美其名曰“這樣才能和孩子更親,我們小時候不都是這樣過來的嘛”。

嬰幼用品不是費錢和矯情,這些東西長期和大人混用,風險可預料

殊不知,這種過分的“親密”背後往往附加著許多風險。

朱先生向來節儉,尤其是在有了兒子後妻子便辭職當起了全職太太,他一個人的工資要養活一家人,倍感壓力的朱先生已經由節儉變成了“摳門”。不僅在家裡算計著每滴水每方氣怎麼用才能“效益最大化”,連出門買菜都要為了便宜一分半釐和菜市場的大媽們“鬥智鬥勇”。

由於經濟條件有限,朱先生不得不在剛出生不久的兒子身上也“精打細算”,奶粉尿不溼都要貨比三家,不是性價比最高的不買,奶瓶也是母嬰店裡打折下來最便宜的,兒子的衣服、帽子、包被也都是從親戚朋友兒子那邊要過來的“二手貨”。

不僅如此,朱先生堅定地認為“兒子要窮養”,哪怕是新生兒,也不能“慣著”。別人家的孩子都有自己專用的寶寶洗衣液、護臀霜、擦臉巾…而朱先生覺得這些都是現在年輕人“矯情”,他說“有這些錢還不如給孩子買點奶粉,我們小時候都是用父母的,不也健康長大了嗎,這些年輕人真是有錢燒的!”。

嬰幼用品不是費錢和矯情,這些東西長期和大人混用,風險可預料

朱先生一直給別人得意地講述自己兒子的“窮養史”,讓他沒想到的是,就在他洋洋得意不久,孩子便渾身起紅疹,還發炎流膿。送到醫院才知道,原來他長期用大人的洗衣粉給孩子洗衣服,有時候為了省水不淘洗乾淨,導致孩子皮膚過敏。

▉嬰幼兒身體嬌嫩,吃穿用度都需要特別小心,尤其是以下幾種東西,千萬不能和大人一起混用。

✔洗衣用品

新生兒皮膚嬌嫩,而在大人使用的洗衣用品中,很多廠家為了讓衣物洗完看起來更乾淨、更清爽,添加了很多化學物質

比如:熒光劑、香精等,這些東西一旦接觸到嬰兒,很可能會附著在嬰兒嬌嫩的皮膚上,造成嬰兒皮膚髮紅、潰爛,香精中的某些成分還會導致寶寶過敏、哮喘,危害胎兒健康。

嬰幼用品不是費錢和矯情,這些東西長期和大人混用,風險可預料

而嬰幼兒專用洗衣用品大都使用純天然清潔劑,不會傷害寶寶的肌膚,而且各大超市或網絡平臺打折時也非常便宜,不會造成家庭經濟負擔。

✔餐具

生產後,每個寶媽的母乳情況不同,有的媽媽奶量充足,能夠做到“自給自足”讓寶寶吃飽,但有些媽媽因為奶水不足,只能給孩子吃奶粉作為輔助。

這時候很多父母都會為了“省事兒”給孩子用自己吃飯的勺子餵奶,殊不知大人口腔中有大量細菌,如果餐具在沒有全面消毒的情況下給孩子使用的話可能會讓細菌進入寶寶體內,造成寶寶腸胃炎。

另外,大人的餐具一般都是不鏽鋼質地,無法精準控制溫度,遇到粗心用高溫給孩子衝奶的父母很可能會燙傷寶寶口腔。

✔毛巾

很多人都會覺得毛巾嘛,就是給孩子把臉上身上擦乾淨就行了,用大人的也行,沒那麼多講究。其實不然,大人手上、身上藏有大量細菌,而毛巾則是這些細菌生長的“溫床”,如果大人拿自己的毛巾給孩子擦洗身體的話,非常容易讓孩子感染細菌。

嬰幼用品不是費錢和矯情,這些東西長期和大人混用,風險可預料

除此之外,大人的毛巾質地較為粗糙,很容易擦傷寶寶的肌膚,造成寶寶脫皮、發紅。

嬰兒寶寶抵抗力差、身體嬌嫩,購買嬰兒專用物品也不是矯情和費錢,而是為了寶寶的安全著想。

各位寶爸寶媽們,看了這篇文章你還會讓寶寶和大人混用東西嗎?快來評論一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