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擁有神祕果花園的主人,藏著線面的記憶,開了一家糧食餐廳

一位擁有神秘果花園的主人,藏著線面的記憶,開了一家糧食餐廳


百花園裡藏神秘果


這個花園中的花草功效各異,但是卻與我們的飲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盧達洪是坎市糧食餐廳的董事長,也是這個精心料理的後花園的主人。


一位擁有神秘果花園的主人,藏著線面的記憶,開了一家糧食餐廳


神秘果原產於西非加納剛果一帶,它的果實酸甜可口,自身可分泌出一種神秘果素的糖蛋白。


由於酸性水果中也含有果糖,神秘果素可以抑制對酸味敏感的味蕾感受器,因此暫時性改變了人的味覺。

一位擁有神秘果花園的主人,藏著線面的記憶,開了一家糧食餐廳


四處探尋美食求創新

除了這片後花園,盧達洪還要經常往返於各地餐飲小吃店搜尋美食。也許是美食協會中的推薦分享,也許是與食客間一次不經意的交流。


只要聽說哪裡有好吃的,他都會立馬抽時間帶著自己的團隊過去親自品嚐、學習交流。


一位擁有神秘果花園的主人,藏著線面的記憶,開了一家糧食餐廳

我們來到了位於龍巖永定區的一個飯店內,這是盧達洪時常來的一家飯店。


他們招牌菜是黃鱔。優質的原材料和獨特的秘方是盧老師的團隊多次過來品嚐的重要原因。


一位擁有神秘果花園的主人,藏著線面的記憶,開了一家糧食餐廳

對盧達洪來說,四處探尋美食不僅僅是一個興趣愛好也是一種學習,而不斷學習創新是餐飲人必不可少的一個品質。


線面連接天涯海角的同族人


盧達洪不僅是糧食餐廳的董事長,同時也是盧氏代表大會的副會長。因此第二屆盧氏委員會代表大會也由他來承辦。


中國姓氏文化源遠流長,每一種姓氏都包含著獨特的豐富的文化內涵。


一位擁有神秘果花園的主人,藏著線面的記憶,開了一家糧食餐廳

來自全國各地的盧氏宗親紛紛來到坎市糧食餐廳。天南海北的親友們終於在這裡相聚。


對這些遠道而來的客家人來說,什麼山珍海味都比不上家鄉的味道。在客家但凡有宴席都必上四大盤。分別就是線面、燜豬肉、油豆腐和芋子粄。


一位擁有神秘果花園的主人,藏著線面的記憶,開了一家糧食餐廳

那麼究竟哪一道才是我們四大盤中的老大,逢席必上的頭碗菜餚呢?


線面在客家人心目當中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它寓意著長命百歲,長長久久,是客家人喜慶宴席中不可或缺的食物,也是宴席中的頭盤菜。

一位擁有神秘果花園的主人,藏著線面的記憶,開了一家糧食餐廳

烹飪一碗傳統的線面,需要用到十幾種材料。如何精準的調料,最能考驗一個廚師的功力。


一位擁有神秘果花園的主人,藏著線面的記憶,開了一家糧食餐廳

盧銀芬是糧食餐廳的總廚,龍巖市烹飪協會會員,同時也是一名國家級考評員。這道客家線面是他的拿手絕活。

傳統手工線面背後的秘密


想要做好這道客家線面,面的質感是至關重要的。那麼當初又是如何挑選到這家線面的呢?我們跟隨著盧銀芬,找到了做線面的張大爺。


凌晨三點,當許多人還沉浸在睡夢中時,張迪桂已經摸黑起床了。他是當地製作手工線面的老師傅,從十五歲開始學做線面到如今已經做了六十多年了。


一位擁有神秘果花園的主人,藏著線面的記憶,開了一家糧食餐廳


從和麵醒面到拉麵一直沿用著最傳統的做法。經過了4個多小時的前期工作,接下來就是做線面最重要的環節,拉麵。


從第一竹面開始,依次往後反覆拉扯,抖長,直到把小指粗的麵條全部拉到絲線般細為止。


一位擁有神秘果花園的主人,藏著線面的記憶,開了一家糧食餐廳

從凌晨4點到現在,張大爺已經忙碌了整整六個小時了,我們天台上現在晾滿著我們的線面。


線面對於客家人來說,它們有代表著美好的祝願與祝福,就是祝願大家長長久久。


一位擁有神秘果花園的主人,藏著線面的記憶,開了一家糧食餐廳

做好的線面,張大爺都會拿到集市上去賣。每逢三七天,是坎市鎮趕圩的日子。每到這幾天,周邊的村民就會從早上六點開始就匯聚到這裡,進行商品交易。


一位擁有神秘果花園的主人,藏著線面的記憶,開了一家糧食餐廳

市場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商品,有田裡剛採摘的蔬菜、手工做的食品、自家養的畜禽、各類生活用品等等,長長的一條街洋溢著熱鬧喜慶的氛圍。


敬老院裡美味與人文齊在


逢年過節,盧達洪都會組織糧食餐廳的員工們和一些義工,一起去一些比較偏遠的敬老院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一位擁有神秘果花園的主人,藏著線面的記憶,開了一家糧食餐廳

買上一些生活用品,食品給老人們,再帶上烹飪用具和廚師給敬老人院的老人們做一頓飯改善他們的伙食。


我們來到了大約一個小時車程的龍巖市城東鄉,見到了這裡的老人。


一位擁有神秘果花園的主人,藏著線面的記憶,開了一家糧食餐廳

志願者們抓緊時間各司其位,幫老人們打掃衛生,量血壓、修剪頭髮拿出廚具開始做飯。不大的院子裡,一下子擠滿了人好不熱鬧。


線面口感綿軟較好消化,又有著健康長壽的寓意,是這裡的老人家喜歡的食物之一。


一位擁有神秘果花園的主人,藏著線面的記憶,開了一家糧食餐廳

而轉眼也到了離開的時候,每當這時志願者們都會聚在一起,總結下次過來看望老人需要的東西。


移動廚房轉型新方向


這次敬老院之行,讓我們有些好奇盧總店中可搬運的烹飪設備是如此豐富,也有些好奇糧食餐廳是如何運營到現在的規模。


一位擁有神秘果花園的主人,藏著線面的記憶,開了一家糧食餐廳

牛肉丸是糧食餐廳,做到現在規模的起點。而接下來的路要如何去走盧達洪也在不斷探索。


移動廚房是糧食餐廳的一大轉型方向,也是坎市的餐飲想要走出去的一個方式。


一位擁有神秘果花園的主人,藏著線面的記憶,開了一家糧食餐廳

糧食餐廳的移動廚房是整個龍巖的首部一應俱全的餐車,從製作臺到清洗臺都容納在一臺車裡。


這種快速調節和移動的形式更夠更好的適應糧食餐廳對美食節和散席的需求。


一位擁有神秘果花園的主人,藏著線面的記憶,開了一家糧食餐廳


不管在哪裡,線面是客家人的鄉愁。一份年節美食,等待的是一家的團圓和最親密的人在一起享用最熟悉的味道,體味最真切的生活。


(以上素材

均在2019年12月20日之前完成拍攝)



客家人(hakka)欄目 第494期

開播時間:2010.08.07

海峽衛視 榮宇傳媒 聯合攝製

本期《客家餐廳—糧食餐廳》

2020年2月12日 21:42

總顧問 |王建都、何英、丁仕達

製片人 |姜富榮、萬大威

藝術顧問 |胡南

文學顧問 |練建安

編導 |劉雅秋

攝像 |張月國

審核 |陳威芬


特別鳴謝

龍巖市委宣傳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