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沒有出息,從飯桌上就能看出個八九不離十,對照下自己的娃

都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不是沒有依據的。孩子從小的習慣養成,對他長大後性格的形成、能否成為優秀的人,都有著很大的影響。餐桌禮儀也是孩子們應該養成的好習慣之一。

孩子有沒有出息,從飯桌上就能看出個八九不離十,對照下自己的娃

記得之前去參加一場婚禮,豆豆媽和一桌不認識的人坐在一起,其中有一個媽媽,帶著一個三、四歲的小男孩。一開始,孩子還挺老實,可婚禮才進行一半,孩子就開始鬧著要吃東西了。

酒席開始了,菜剛上桌,這位媽媽只要看到是兒子喜歡的,就立馬轉到自己面前,不許別的人轉桌,只要轉桌,孩子就哭,媽媽也不管。如果菜離得遠,媽媽還會站起來端起盤子往孩子前面的碗裡倒,只顧給孩子夾菜,讓孩子多吃點。

孩子有沒有出息,從飯桌上就能看出個八九不離十,對照下自己的娃

這一幕讓飯桌上的其他賓客啞口無言,看得心裡添堵,也沒吃多少。本來參加喜宴是一件開心的事,但這一頓飯吃得豆豆媽"大開眼界",沒見過這麼寵孩子的。同時也讓人為這孩子的未來感到擔憂,父母的教育是最大的失職。

其實飯桌上的表現反應的不僅是孩子的性格同樣也是大人的,父母的表現其實就是孩子將來的樣子。如果能夠表現得恰到好處,不僅能夠反映孩子原本的性格,還能窺見一個孩子的教養。

孩子有沒有出息,從飯桌上就能看出個八九不離十,對照下自己的娃

上文中的這個孩子,如果家長一直這樣教育下去,將來他一定沒有出息。因為在飯桌上表現出來的就是沒有教養,沒有情商。在飯桌上只顧著自己,自私自利,完全不考慮其他人的感受,這樣的孩子一般都比較以自我為中心,自私自利,貪小便宜,剛愎自用,不值得交往和信任,這樣的孩子以後在社會上會吃大虧的。

走到社會上,能混得更好的除了能力外,更重要的是情商的博弈。要擅長與人交際,懂得為人處世,有格局,而這樣的能力在成人世界裡,一頓飯就可以暴露得清清楚楚。

孩子有沒有出息,從飯桌上就能看出個八九不離十,對照下自己的娃

作為一個合格的家長,我們應該教會孩子吃飯的時候要細嚼慢嚥,儘量不要發出太大的聲音,也要避免餐具之間的碰撞,發出很大的聲響。夾到了不喜歡的菜,也不能重新放回盤中,可以放到自己的碗裡不去管他,嘴裡吃著飯不要說話,避免把飯菜噴到別人身上。

禮儀是每個民族的美德,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不學禮,無以立"培養孩子的文明禮儀,是家長的責任所在,也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孩子的成功教育從培養好習慣開始,好習慣將會伴隨孩子的一生。在某種程度上決定孩子的成長上限,所以家長一定要重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