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四步法教你頓悟!讓你做到知行合一,智慧而有魅力

讀書做到知行合一,是極為不容易的事!四步法教你頓悟!

自古至今,糊塗讀書、傻讀書的例子數不勝數。

讀書四步法教你頓悟!讓你做到知行合一,智慧而有魅力

比如說三國時著名的隱士管寧。

管寧是春秋時期齊國名相管仲的後代,

他身高八尺,鬚眉都長得很美。

他與平原人華歆、同縣人邴原為好友,

三人並稱為"一龍"。

“割席分坐”的典故就出自管寧和華歆;

“不違本心”也出自管寧,管寧妻子去世後,他不違本心未再娶。

讀書四步法教你頓悟!讓你做到知行合一,智慧而有魅力

可就是這樣的人,也有傻讀書的時候。

天下大亂時,管寧跑到遼東避亂,在當地他講解《詩經》、《書經》等。

這是後話,今天只說他跑路過程中的一件事。

讀書四步法教你頓悟!讓你做到知行合一,智慧而有魅力

避亂路上,有一次管寧正在划船過河,

突然船翻了,管寧被扣在船下。

渾身溼淋淋的管寧爬上岸後開始思考:

這船怎麼就翻了呢?

可能你會說:很簡單!

心慌意亂,左右用力不均,再加上水流湍急,船就翻了!

但管寧從上午思索到日落,再從日落思索到月上中天,

他終於想明白了答案!

他的答案是:船之所以會翻,是因為我前天帽子戴歪了,未遵禮儀!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管寧的思維方式有問題。

讀書四步法教你頓悟!讓你做到知行合一,智慧而有魅力

如果我們用一套錯誤的思維方式學習知識,

就會出現這樣的問題。

那麼如何讓自己擁有一套正確的思維方式呢?

大家可以試試這四步法:

第一步:找一本比較薄的古先哲經典,比如《論語》或《老子》。

第二步:然後把它背下來,比如選《老子》吧。背下來後先不要急著去理解,只是將它存在你的腦子裡。先背下來,存儲在自己腦子裡,才能方便隨時調用、對比和思考。

第三步:選擇一本對《老子》註釋比較經典的書,進行認真閱讀。這時《老子》原文已經印在你腦子裡,再讀釋解之書,就輕鬆容易的多。

第四步:再找一本國外的現代名人傳記。這步是要看:古人智慧應用到現代的外國人身上是否同樣有用。這時你再去讀《林肯傳》或者《喬布斯傳》,就會有一種此前不曾有過的頓悟之感。

讀書四步法教你頓悟!讓你做到知行合一,智慧而有魅力

經此四步,你再進行讀書時,就會和和以前完全不一樣了。

讀書四步法教你頓悟!讓你做到知行合一,智慧而有魅力

先哲的智慧慢慢滲入大腦,思維方式也會悄然改變;

再進行讀書或閱讀社會這部書時,

就會很容易從中汲取到最有價值得營養與智慧,

你會發現,你的眼光越來月犀利、越來越敏銳,

你自己也越來越富有親和力、越來越有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