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一個賽季花多少錢能實現獨立運營


中超一個賽季花多少錢能實現獨立運營

2020賽季國安球衣已經亮相。

天海的遇引申出一個話題:中超俱樂部該如何獨立。你一年能掙多少錢,你就花多少錢,這樣就能活。問題是能掙多少錢。

粗糙算一下,以頂級豪門北京國安為例,能夠掙多少錢:

工體上座率場均4萬,算100塊一張票,15個主場門票收入是6000萬。

中超轉播分紅,6500萬。

胸前後背各種廣告,俱樂部大股東母公司自己買下,5000萬吧,加起來1.75個億。大股東要在廣告位上故意多給點,那算一年總收入算2億,可以,也不算過分,沒啥大泡沫。

2億,遠比首爾FC多,比浦和紅鑽略少。

假設一線隊本土球員平均薪水300萬人民幣,外援平均薪水200萬美金,25個本土球員加5個外援總薪水就是1.45億人民幣。這薪水比浦和還高。如果再擠壓一下,本土球員平均薪水200萬人民幣,外援平均薪水150萬美金,那球員總薪水1.025億人民幣。薪水也是介於首爾和浦和之間。

退一步,我大股東一年穩投2個億給國安,當母公司品牌推廣費,也不能算誇張,讓你俱樂部一年有3個億總收入。3個億夠了吧。東京的東西也不比北京便宜。

地方上中小俱樂部,上座率低一點,廣告費少一點,預算少一點,也正常,球員收入就低一點。就像你上海的醫生收入肯定比鄭州高,一個道理。建業一年門票賣2000萬,轉播分紅6000萬,母公司再投個1億出頭,這也2億了,比全北現代還高。相應的,這樣也能自己養活自己。

東京FC和清水鼓動的高管都說過,俱樂部一線隊的投入,只佔俱樂部預算的30%,簡直不可思議。

中超俱樂部之所以不獨立,我懷疑它不是一個真正的市場行為。

儘管有一種觀點認為:球員薪水漲到天價,巨資購買外援,是市場行為,行政不應該干預。但轉頭一想,在一個大市場概念裡,足球作為槓桿,確實是市場行為的一部分,但它本身是喪失了獨立性,就很危險。而且這種槓桿裡還有巨大的政治成分。槓桿的風險是,那頭稍微下滑一點,你這頭就全完蛋。

以中超真正獨立的市場價值來看,球員薪水如果不降下來,天價外援如果不減少,那就還是做槓桿。這些年球員、教練是掙到錢了,但也只是他們掙到了。中超的價值是有一點提升,但對比它的投入,這種提升完全不成正比,它很封閉。

前兩天還在想國安、申花、恆大一年到底能賣多少件正版球衣。有消息說恆大巔峰時期一年能賣4萬件正版。如果豪門各自一年能賣5萬件,400塊一件,那就是2000萬,不過這些錢裡只有一小部分能分給俱樂部。也就是說,豪門俱樂部一年賣球衣的收入,承擔不了一個進不了18人名單人的球員的薪水。那肯定是畸形的。事實上是,大部分中超俱樂部全年的門票收入也不能承擔一個外援的薪水。

假設投入10個億,5個億花在一線隊,5個億花在青訓、市場開發、品牌推廣,那還是有利於未來,但10個億有9.5個億全在一線隊,那肯定是空中樓閣了。我們基本是這樣。

理想中的狀態:一年投入2、3個億,60%用於一線隊,40%用於其它。理想中的狀態真的還挺遠。

過去十年,恆大、華夏、權健三駕馬車把中超投入門檻大大提升,現在權健沒了,華夏蔫了,恆大收斂了。以前水漲船高,往後水落石出?趨勢已經變得明顯。

中國足協搞的工資帽,投資人應該是喜歡的。再過幾年中超俱樂部能不能獨立一點?也許可以。但我覺得這不僅僅是個投入結構問題,還是個職業意識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