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價貴3倍!這種“堆堆瓜”自然存放1年都不壞,啥瓜這麼神奇?

作為南菜北運的重要蔬菜品種,種植戶通常會把硬度放在評判冬瓜品種的第一位。冬瓜運輸到北方需要兩到三天,如果硬度不夠,很容易出現傷損。在市場上,耐儲存的冬瓜需求很旺盛。再加上近年蔬菜新品種呈現小型化趨勢,有一冬瓜品種從激烈的市場脫穎而出!

賣價貴3倍!這種“堆堆瓜”自然存放1年都不壞,啥瓜這麼神奇?

小小冬瓜收益高

365冬瓜,菜農又稱“堆堆瓜”。因該品種坐果特別多且集中,單株即可坐果7-8個,看到的瓜是一堆一堆的,所以大家就給它起名叫"堆堆瓜”。

賣價貴3倍!這種“堆堆瓜”自然存放1年都不壞,啥瓜這麼神奇?

河南信陽的菜農夏東林,便是眾多種植者的一個。他說:“我們當地種植‘365冬瓜’出了點小名氣,產量和品質比往年種植大果冬瓜好的太多。這邊大部分是爬地栽培,我也種了15畝,栽培簡單。因坐果特別多,畝產6000公斤左右,以高產出名。出名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品質好,在冬瓜中獨有脆甜的味道。最特別的是這個品種特別耐貯存,放在家裡陰涼的地方可以放1年。”

賣價貴3倍!這種“堆堆瓜”自然存放1年都不壞,啥瓜這麼神奇?

365冬瓜完美解決了長途運輸中磕碰壞瓜和貯存不久就爛瓜的情況,因此深受菜農和經銷商的喜愛。目前地頭價在1元以上,比大冬瓜的價格高3倍。

五大優勢

1、早熟,生育期95天左右,爬地可栽培,搭架優勢明顯。

2、果皮蠟粉厚,老瓜能自然貯存365天,果重2000克左右。

3、坐果之多,產量之高,讓你驚奇!畝產6000公斤左右。

4、口感脆甜,高品質。

5、適應溫度15—37℃,在適溫、適溼的條件下產量穩定,全國各地都有栽培。

賣價貴3倍!這種“堆堆瓜”自然存放1年都不壞,啥瓜這麼神奇?

栽培措施

播種時間:2-7月都可以播種栽培,春播表現最佳。

栽培密度:每袋100粒,爬地5袋/畝,爬架8袋/畝。

栽培技術

1、催芽播種

根據當地氣溫情況和設施條件來確定播種時間,育苗溫度必須達到15℃以上,2~7月都可以播種。

冬瓜種子難發芽,可用以下二種方法提高發芽率:

方法一、用920(赤黴素)0.01%溶液浸種8~9小時(水溫25~30℃);

方法二,不用920,浸種前,用鋒利的剪刀在芽口處(種子發芽的地方)剪掉一小部分種殼,注意不要傷及胚芽,然後用25~30℃的常溫水浸種8~9小時。

以上兩種方法,芽率可達90%;如果不用上面的方法催芽,芽率在65%左右。

賣價貴3倍!這種“堆堆瓜”自然存放1年都不壞,啥瓜這麼神奇?

2、栽培模式

2.1 爬地栽培:畦寬6米(包溝),冬瓜苗栽畦的兩邊,爬地生長,藤蔓對爬,這種模式可整枝,也可以不整枝。

簡單整枝法:當植株有4~5葉時把主蔓摘心,選留2個側蔓生長,弱小側蔓摘除,此法畝栽300~400株;不整枝,畝栽300株左右。爬地栽培的產量、品質受影響。

2.2 搭架栽培:搭架栽培的方式有多種,有竹的地方可以用竹拱架,有木的地方可搭平架,很多專業種植區使用鋼管搭架。畦寬5米左右(包溝),冬瓜苗栽畦的兩邊,畝栽400~500株,如用鋼管搭平棚,棚高1.8~2.0米,平棚上橫放竹木(每根相距1米左右),再在平棚上平放一些竹枝或樹枝,利於藤蔓伸展;簡單的方法是放一層絲網(網孔20釐米左右),植株抽蔓後引蔓上架,用纖維繩或小竹木引導主蔓爬上平架,在主蔓爬上平架前,摘除所有側蔓和小瓜,主蔓爬上平架後,留2~3條側蔓並開始留果,最早留瓜也必須在主蔓15節位以上。這種模式特別適宜小果型冬瓜。

2.3 立架栽培:畦寬2~2.5米(包溝),一畦栽二行,株距1米左右,畝栽700~800株,支架的形式有多種,但以“一條龍”為佳,即每株一樁,在樁高1.3~1.5米處用橫竹或鐵絲連貫固定,這種模式特別適宜中大果型冬瓜。

賣價貴3倍!這種“堆堆瓜”自然存放1年都不壞,啥瓜這麼神奇?

3、肥水管理

冬瓜莖葉繁茂,生長中需要大量的肥水,所以基肥(又稱底肥)要求充足,一般畝施含硫酸鉀的複合肥50公斤、尿素15公斤,進行全層混施。在開花坐果期,噴1~2次磷酸二氫鉀加殺菌劑,坐果率會更好;在果實膨大期,追施硫酸鉀10公斤、尿素10公斤,產量更高,品質更優。

4、整枝壓蔓

對立架冬瓜要及時整枝,即在坐果前要摘除所有的側蔓,藤蔓先不上架,要在株距範圍內盤旋,每隔3~4節壓蔓1次,共壓3~4次,至16~18節左右時引蔓上架,一般在25節左右開始留瓜,大果型留瓜2~3個,中等果型留瓜5~8個,小果型留瓜15~30個。當中、大果型的瓜有2~3公斤時,用繩套住瓜柄,系在固架上,最後成熟時瓜的底部接觸地面。

5、病蟲害的防治

冬瓜的抗病力強,一般預防1~2次即可,苗期防猝倒病,中、後期防疫病、白粉病;蟲害有薊馬、黃守瓜、瓜娟螟、瓜實蠅,按藥劑說明使用即可。


賣價貴3倍!這種“堆堆瓜”自然存放1年都不壞,啥瓜這麼神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