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玩馬來西亞,這些風俗禁忌你要知道

馬來西亞是一個由馬來人、華人、印度人等多個民族混居的國家。如果我們準備去馬來西亞旅遊、學習或者定居,需要知道哪些事情才不會被當成“奇怪的人”呢?

遊玩馬來西亞,這些風俗禁忌你要知道

去馬來西亞要知道哪些事情

馬來西亞跟國內有時差嗎?

北京和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的時區都是東八區,所以北京時間和馬來西亞之間沒有時差。

入境馬來西亞,哪些東西不能帶?

非法複製的各國鈔票和硬幣、含有不雅或色情成分的印刷品、繪畫、照片、書籍、卡片、平面印刷品、雕刻、電影、錄像帶、激光影碟、彩色幻燈片、計算機光盤和任何其他傳播媒介的產品、有損國家利益和威脅國家安全的設備、所有食人鯧(Piranha fish)的魚種、海龜蛋、來自菲律賓和印尼的可可豆、紅毛丹、葡萄桑和南南果、每升含超過3.46毫克鉛或銅的烈酒、短劍和彈簧刀、可接收到無線電訊號介於108MHz至174MH之間的任何無線電接收器、砷酸鈉、複製或印有任何可蘭經經文的布料、任何類似注射器的物品、有毒的化學物品、含放射性物質的避雷器。

馬來西亞的電源、電壓跟國內有哪些不同?

電壓:220V,頻率:50Hz,國內大陸的電器均可正常使用。但插座是英制三孔標準,就像香港,國內的電器需要通過插座轉換器才能使用。所以在去馬來西亞旅遊之前先準備好轉換頭,不然到了以後沒辦法充電。

馬來西亞當地流通什麼貨幣,可以直接用美元或者人民幣嗎?

馬來西亞貨幣再別的地方被稱為林吉特,在大馬,它被稱為令吉,也就是Ringgit(RM)(Ringgit Malaysia)。還有仙(sen),一令吉等於一百仙(RM1.00=100sen)。(RM2.50也叫二令吉五十仙)

在馬來西亞,除了少數旅遊景點會收美元或者人民幣,大部分旅遊景點和其他普通地方都是用令吉流通,不能用外幣。

換錢是在國內換還是去馬來西亞換好一些?在馬來西亞換錢可以刷卡嗎,還是必須要帶人民幣現金去換?

在國內基本是換不到馬幣的,直接帶人民幣去馬來西亞兌換。

馬來西亞的ATM機可以直接取馬幣,但是不超過1500馬幣,而且銀行卡也有限制,工行用不了但是農行和中行的可以取。

馬來西亞Money change兌換點:一般來說匯率從差到好,1.機場;2.KL SENTRAL(中央車站)二樓;3.KL SENTRAL一樓;4.市區商業辦公區;5.茨廠街;6.小印度

民間兌換點:在馬來西亞,換貨幣不一定要在銀行裡面兌換,有些商場裡面就可以直接換。

兌換率不佳,不建議兌換的地方:機場、銀行、飯店大廳

兌換率佳,建議兌換的地方:金三角地區(Bintang Plaza 商場的 Starbucks 外)谷中城商場,LG。

馬來西亞風俗習慣

文化

馬來西亞為君主立憲制國家,主要由馬來人、華人和印度人三大民族組成。馬來人90%以上都信仰伊斯蘭教,華人多信仰佛教和道教,印度人信仰印度教。馬來西亞憲法中明文規定伊斯蘭教為官方宗教。馬來西亞的穆斯林多屬於遜尼派。華人與印度人的風俗習慣與祖籍國基本相同。

稱呼

馬來人沒有固定的姓,所以在稱呼他們的時候並不以他們的姓作為稱呼。馬來人的名字可以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他們的名字,中間隔著“bin”或“binti”,有時會省略。第二部分是他們父親的名字。男士:中間就用“bin”(音為賓),而女士則用“binti”(因為賓迪)。在非正式的場合,對小輩較為親暱的稱呼為Adik或dik(音為阿碟或碟),意為弟弟或妹妹,名字則可省略。對年級較大的男士可稱為Pakcik(音為巴氣),意為伯父,女士為Makcik(音為媽氣),意為伯母。在日常場合,用Encik(音為:恩傑)加名稱呼男性,意為某某先生,用Cik(音為:傑)加名稱呼女性,意為某某女士。在較為正式的場合,用Tuan(端)加名,來尊稱男士,用Puan(布彎)加名,來尊稱女士。此外,對有人封號的人可直接尊稱其封號或封號加姓名。如Datuk(拿督)、Tan Sri(丹斯里)等。

見面禮

傳統的馬來人見面禮十分獨特。他們在見面時會用雙手握住對方的雙手互相摩擦,然後將右手往心窩點一點。對不相熟的女士則不可隨便伸手要求握手,男子應該向女子點頭或稍行鞠躬禮,並且主動致以口頭問候。但現在西式的握手問好在馬來西亞是最普遍的見面禮,不論用在馬來人、華人或印度人都可通用無阻。

進餐

馬來人忌食豬肉、飲酒。在馬來餐廳用餐時若看到餐桌上有一個大大的水壺時,別誤以為是裝著飲用水的茶壺,其實裡面的水是用來洗手用的。一般馬來人都是用右手抓飯來吃,所以用餐前及用餐後洗手是馬來人餐桌上的禮節。如果在飯桌上或交談時,與馬來西亞朋友相距稍遠,使用雙手有點困難,又要表示尊重對方,這時可以使用右手遞接物品,並且將左手搭在右手的後面,也表示使用了雙手遞送物品。如果交往的對方的職位比自己高,或比自己年長,也一定要使用雙手接送物品,以表示尊重對方。

拜訪

在馬來西亞,除非主人允許,否則不管是到訪馬來人、華人或印度人的家,都需在入門前先脫鞋子。到馬來人家做客,如果主人安排坐在地板上的墊子上,男性應盤腿而坐,女性則應把腿偏向左邊而坐。

服飾

馬來人男女傳統禮服分別是:男士為無領上衣,下著長褲,腰圍短紗籠,頭戴“宋谷”無邊帽,腳穿皮鞋。女士禮服也為上衣和紗籠,衣寬如袍,頭披單色鮮豔紗巾。在馬來西亞除皇室成員外,一般不穿黃色衣飾。目前打工族為了工作穿著方便,一般著輕便的西服,只在工餘在家或探親訪友或在重大節日時,才著傳統服裝。在各種正式場合,男士著裝除民族服裝或西服外,可穿長袖巴迪衫。巴迪衫是一種蠟染花布做成的長袖上衣,質地薄而涼爽,現已漸漸取代傳統的馬來禮服,成為馬來西亞“國服”。”

參觀清真寺

馬來穆斯林一般較虔誠,每天都祈禱五次。清真寺是穆斯林舉行宗教儀式的地方,對外開放時,女士需穿長袍及戴頭巾,否則將被拒之門外。在參觀清真寺時必須衣著整齊,女性不可穿著暴露出手臂或腿部的衣著。在進入參觀清前必須把鞋子脫去。

數字禁忌

在對數字的迷信與忌諱上,馬來西亞華人比較明顯,而馬來人和印度族人卻沒有什麼特殊的忌諱與喜好。華人喜歡6、8等數字,因為他們將6、8等數字與“順”、“發”的字音聯繫起來,一些人即使花大價錢,也要買一個吉祥的號碼。稍微注意一下,就可發現在道路上奔跑的汽車,尾數是8或6的數字,或是多位數字是6或8的,如“168”、“888”、“666”等,大多是富有的華人的車輛,而尾數是4,或多位數字是4的牌號的車子,則大多數是馬來人駕駛的,因為馬來人對於4字沒有忌諱,也不必多花錢,這也正好相互彌補。

對4字還有諸多方面的忌諱,如在華人開設的醫院和診所,樓層號和電梯號,一般沒有4的標記,通常從3層直接升到5層,或將4層改為3A層,或用其他方式表示;在華人購買或租用住房時,往往不購買或租賃帶有4字的樓層,如4層、14層、24層等,房間號也避開帶4的,因此有些華人房屋業主,就將帶4字的房間號改用3A或13A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