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學家在地下發現2000年前的酒水,共26斤,至今清澈醇香


逛博物館,不僅是認識一座城市的過去,也是對未來命運的一種思考。西安作為中國歷史上建都時間最長的一座古都之一,於這座城市地下不知埋藏了多少文物和歷史。 位於西安南門外的西安博物院內,就館藏了各個朝代的3萬多件文物。圖為西周勾連雲雷紋大鼎,高85釐米,雙直耳,三足,腹部有饕餮紋,下腹勾連雲雷紋,鑄造極其精美,是為罕見的西周重器。

西周饕餮面提樑卣,提樑卣是祭祀中專門盛放秬鬯的禮器。秬鬯即為古代以黑黍和鬱金釀造的酒,用於祭祀降神及賞賜有功的諸侯。器物表面的獸面為饕餮,傳說是龍生九子之一,它非常貪吃,吃天吃地,最後把自己吃得就剩下一個頭。古人用其形象裝飾在器物表面,是告誡人們不要貪吃。

騶人,出土於秦始皇陵東側的陪葬坑裡,考古專家認為是此人行為舉止為秦宮廄院內飼養馬的僕役。

漢代時期的銅鐘,是一種盛放美酒的容器。中國酒文化可真是深厚呀。

漢代時期的上林鑑,“上林”這個詞最早是指秦的一個苑囿,後來被漢武帝擴建成具有70所離宮別館的上林苑。在這件器物外壁的口沿上刻有隸書銘文。銘文裡標明瞭銅鑑的用地、容量、重量、以及編號等等。這既是為了管理方便,也是當時重視資源記錄的體現。

鎏金鳳鳥銅鍾,高達78釐米,通體鎏金,是國內現已發現的西漢時期罕見的鎏金銅鍾。據悉,此文物出土時,裡盛有26公斤西漢酒,即便是過了2000多年,此酒依然是翠綠清澈,香味濃郁,經檢測,酒精含量為0.10,實在令人感到不可思議。頓時覺得,82年的拉菲算什麼?有本事超越2000年前的西漢酒呀。

西周時期的衛簋。1973年陝西省長安縣灃西鄉馬王村出土,共四件。四件形制紋飾相同,上有造型相同的饕餮紋和顧龍紋。簋蓋和腹心各有六行55字銘文,內容相同。

唐代三彩騰空馬,這是西安博物院的鎮館之寶之一,長52釐米,高38釐米。由於此器大面積使用藍釉,於唐三彩器物中是極為罕見的。騰空而起的馬為黃色,間白斑紋,鬃、尾、蹄均為白色。鞍後搭一行囊,鞍騎一胡人少年,身著藍色長袍,足登尖靴,左側掛一小囊,作策馬奔馳狀。

這是反映唐代絲綢之路的系列文物之一,胡人騎著馬,還帶著一隻寵物,看著像狗,風趣與生動。是我在西安博物院最喜歡的一件文物了。但實際上類似這樣的文物造型還有很多,且生態各異,充滿活力。


唐代三彩雜技傭。第一眼看到這件文物時驚歎不已,想不到大唐時候,中國民間雜技已經如此成熟。據悉,這是目前僅見的此類題材唐三彩作品,反映了中國一千多年前的雜技藝術:疊羅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