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傳統民居徽派建築群你見過沒?安徽黃山有一去處,甚好

<code>“人文視野”,講述景觀背後的人文內涵,這是視野第36篇文章。/<code>
明清傳統民居徽派建築群你見過沒?安徽黃山有一去處,甚好

在安徽省黃山市徽州區潛口鎮的紫霞峰南麓,有一處明清傳統民居的徽派建築群,這就是5A級旅遊景區“古徽州文化旅遊區”中的潛口民宅,徽州這一帶的景點門票都不便宜,很多古村落都要好幾十甚至上百的門票,不過潛口民宅卻是個例外,這處頗具匠心的徽派建築群卻是免票的。

潛口民宅中的古建築,原先並不都是在此,1982年以來,為集中保護古建築,經國家文物局批准,按照“原拆原建、集中保護”的原則,將分散在歙縣和徽州的鄭村、許村、潛口、西溪南等地的20餘座較為典型而又不宜就地保存的明清建築拆遷復原於此,潛口民宅便成為了一座徽派古建築的專題博物館。

明清傳統民居徽派建築群你見過沒?安徽黃山有一去處,甚好

潛口民宅分為明園和清園兩部分,分立於兩個小山頭,中間隔著荷塘,明園是主體建築。

明清傳統民居徽派建築群你見過沒?安徽黃山有一去處,甚好

潛口民宅是5A級景點古徽州文化旅遊區五大景區之一。

明清傳統民居徽派建築群你見過沒?安徽黃山有一去處,甚好

儘管潛口民宅是移建建築,但由於都是真正的古建築,所以潛口民宅仍然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明清傳統民居徽派建築群你見過沒?安徽黃山有一去處,甚好

潛口民宅明園建於1984年至1994年底,先後遷建了3座祠堂、5幢民宅、1座路亭、1座石牌坊,如今這些古建築散落於紫霞峰南麓。

明清傳統民居徽派建築群你見過沒?安徽黃山有一去處,甚好

入門後拾階而上,首先便可見一座精美的石牌坊,建於明代嘉靖年間的方氏宗祠坊,牌坊正面無題字,只雕著一個齜牙咧嘴的“鬼”,手裡拿著一支筆,腳上踏著一隻方形大斗,“鬼”與“鬥”合起來為“魁”,表明立坊者方氏期望家族子弟多出文魁星,去蟾宮折桂,光宗耀祖。

明清傳統民居徽派建築群你見過沒?安徽黃山有一去處,甚好

迂迴登山,便遇見同樣建於明嘉靖年間善化亭,亭為方形,四柱居空,飛簷翹角,造型美觀。這是潛口民宅中我最喜歡的一座建築。

明清傳統民居徽派建築群你見過沒?安徽黃山有一去處,甚好

抬頭可見亭頂梁橫木上刻有對聯曰:“陰德無根方寸地中種出,陽春有腳九重天上行來”,意在勸人誠心行善方可積德。

明清傳統民居徽派建築群你見過沒?安徽黃山有一去處,甚好

來自明朝的善化亭是一座路亭,經歷400多個春秋,曾矗立於徽州古道之上,不知送走了多少出外打拼的徽商,又迎來了多少風塵僕僕的歸人。

明清傳統民居徽派建築群你見過沒?安徽黃山有一去處,甚好

潛口民宅有的來自大戶人家,有的來自普通民居,這座方觀田宅就是明代中期的一座普通住宅。

明清傳統民居徽派建築群你見過沒?安徽黃山有一去處,甚好

而明代的曹門廳原本是潛口街上的汪氏支祠,大廳在“文化大革命”期間毀壞,目前僅剩門廳和兩廊部分,如今來到潛口民宅,也算得到了很好的保護。

明清傳統民居徽派建築群你見過沒?安徽黃山有一去處,甚好

行走於這座小山之上,遇見一座座白牆灰瓦,馬頭牆高聳的徽派建築,每一座建築都有數百年的歷史,都有她背後的故事。

明清傳統民居徽派建築群你見過沒?安徽黃山有一去處,甚好

徽州有一個很好的做法,就是絕大多數建築都保存著徽派風格,鄉村也好,城鎮也好,隨處可見,行走於徽州,徽派建築一定會深入人心。

明清傳統民居徽派建築群你見過沒?安徽黃山有一去處,甚好

潛口民宅清園建在明園對面的小山包上,所以記得遊覽完明園後也別錯過了對面的清園。

明清傳統民居徽派建築群你見過沒?安徽黃山有一去處,甚好

清園共修復保護了11幢清代典型民居,於2006年竣工並對外開放,飛簷翹角的門罩儼然也是徽派建築的一大亮點。

明清傳統民居徽派建築群你見過沒?安徽黃山有一去處,甚好

民間傳說徽州門罩的來由和朱元璋有關,不過精雕細琢的門罩倒是體現了徽州人建房子“寧要內簡也要外奢”的普遍心態,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

明清傳統民居徽派建築群你見過沒?安徽黃山有一去處,甚好

徽派建築中的重要標誌馬頭牆,清園相對明園偏小,基本都是民居建築。

明清傳統民居徽派建築群你見過沒?安徽黃山有一去處,甚好

在潛口鎮,其實除了遷建過來的潛口民居外,同一條街上,還有兩處保存較好的古建築,其一就是路邊建於明嘉靖年間的下尖塔。

明清傳統民居徽派建築群你見過沒?安徽黃山有一去處,甚好

在下尖塔的斜對面,還有一座金紫祠,四柱沖天式結構。

明清傳統民居徽派建築群你見過沒?安徽黃山有一去處,甚好

這座牌坊建於宋隆興二年,至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

明清傳統民居徽派建築群你見過沒?安徽黃山有一去處,甚好

牌坊後面便是金紫祠,安徽省文物保護單位。

明清傳統民居徽派建築群你見過沒?安徽黃山有一去處,甚好

金紫祠就是潛口汪氏宗祠,徽州古建築的精品之作。

明清傳統民居徽派建築群你見過沒?安徽黃山有一去處,甚好

金紫祠始建於宋,現存的建築大多是明萬曆年間擴建時的歷史風貌。

明清傳統民居徽派建築群你見過沒?安徽黃山有一去處,甚好

與其他宗祠有所不同的是,金紫祠還有兩座碑亭。

明清傳統民居徽派建築群你見過沒?安徽黃山有一去處,甚好

金紫祠有兩座碑,東面碑為明萬曆禮部尚書許國撰文,西面碑為明萬曆都察院御史汪應蛟撰文,兩位都是官居一二品的大員,可見當年徽州人文之盛。

“八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倚莊園”,古徽州是中國歷史上極具地域特徵的一塊,大致包括了現在的歙縣、黟縣、休寧縣、績溪縣、祁門縣和婺源縣,因山多地少,讓徽州人被迫出外打拼,積累了巨大的財富,衣錦還鄉的徽州人,一定會做這幾件事:修橋、鋪路、立宗祠,興學堂。這也使得徽州崇文重教,文人輩出,同時也給徽州留下了大量精美的民居和宗祠,這些都是徽州最寶貴的財富。而要集中看到這麼多精美的古建築,除了前往保存較好的古村外,潛口民宅也是一個不錯的去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