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孩子會出現“三年級滑坡”?滑的是成績,缺的是習慣

作為家長,經常會有這樣的困惑:

一二年級,我孩子能考90多分甚至滿分,怎麼到了三年級就總考七八十分了呢?而且,孩子從三年級開始還變得更讓人煩心:壞習慣增多了,敢和大人頂嘴了……


教育界流傳過這樣一句話:三年級各科成績能維持在95分以上的,高考基本能考上一本。


01“三年級是道坎”

有資深老師總結過學生在三年級出現滑坡的幾種情況:

一二年級經常考90多分的,一下子跌到80分。


上課無精打采,經常開小差,不願意回答問題。


作業錯誤率越來越高,做過的題也會一錯再錯。


不是不做作業就是不聽課,經常被老師罰留堂。

……


家長都很擔心,孩子之前成績挺好的,怎麼一下子就跟不上了?有經驗的老師都知道,這是典型的“三年級現象”。


小學六年分三個階段,一二年級的孩子還太依賴父母,五六年級的孩子已經能夠自主學習。而三年級則是過渡期,不同孩子會在這個階段拉開差距。

哪些孩子會出現“三年級滑坡”?滑的是成績,缺的是習慣


尖子生對於學習有了自主性和自尊心,想要好好學,也想拿到好成績。普通生不主動、不自覺、不積極,也就慢慢掉隊了。


關鍵是,三年級的課業明顯難度增加。


從簡單的識字寫字到複雜的閱讀寫作,從簡單的加減乘除到複雜的四則運算,學習難度直接翻倍,也就意味著孩子的學習要實現跨越。


與其說三年級是道“坎”,不如說它是個“坡”,但也正是這道坡促使孩子抬起腳,往上走。

02 哪些孩子會出現“三年級滑坡”?


有老師這樣強調:滑坡的背後,滑的是成績,缺的是習慣。


以下三類孩子最容易出現“三年級滑坡”:


  • 學習的自控力和主動性不足

當孩子進入三年級後,不僅運動量大大增加,學習壓力也隨著課業難度的增加而驟增,導致了孩子娛樂、鍛鍊時間開始減少。


長此以往,不少學生開始對學習產生厭倦情緒和疲憊感,若此時沒有找到正確的發洩情緒的渠道,學生就會變得浮躁不踏實,更無心投入學習,導致自控力下降,緊隨而來的就是成績的下降。


哪些孩子會出現“三年級滑坡”?滑的是成績,缺的是習慣

孩子自身也會因成績的退步產生落差感和無力感,若父母不能給予一定的重視和正確的引導,孩子就十分容易在困境與錯誤中遲遲無法抽身和轉變,從而一步步落後於人、落後於曾經的自己。


  • 學習興趣不濃

三年級後,課本中的文章越來越長了,也沒有一二年級的文章有趣味了,考試中帶有思考性質的習題越來越多了。有些孩子對學習內容興趣不濃,沒有主動鑽研探究知識的積極性,懶一點的孩子遇到難題就不想思考了。

這時候,僅僅靠讀讀、算算、背背是遠遠不夠的。很多父母反饋為什麼孩子進入三年級之後成績下滑?看了很多書後依舊沒有長進?實際上這也是“三年級現象”的一個反映。

很多孩子在進入三年級後開始學會了裝樣子讀書,一方面是為了完成老師和父母的要求,另一方面是因為對書籍內容無法真正理解、看完即忘,因此導致孩子總是在花時間看書卻依舊沒有長進。


  • 良好的學習習慣沒有養成

三年級現象也說明,孩子在一二年級時沒有養成好的學習習慣。

主要是沒有養成上課專心聽講的習慣,閱讀的習慣,認真思考、細心演算的習慣……


三年級課堂的容量增加了,如果沒有上課專心聽講的習慣,課上掌握的知識就很少;三年級對閱讀的要求高了,沒有閱讀的習慣,積累就少了,做閱讀理解的能力就弱了;沒有認真思考、細心演算的習慣,數學題的錯誤率就會很高。

03 三年級學生必須具備的好品質


特級老師王崧舟認為,具備以下三種品質的孩子,對“三年級現象”有較強的免疫力。

第一,效率;第二,習慣;第三,專注。


“三年級現象”的形成有很多錯綜複雜的原因,有來自家庭的,也有來自學校的。為了孩子著想,我們應該做到:


1.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
如果家長髮現孩子的語文成績出現“下滑”,尤其是閱讀、作文方面很吃力,就需要著重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

抽時間陪孩子一起看書,多買一些課外書供孩子選擇。如果孩子能養成每天閱讀的習慣,長此以往,孩子在理解能力、專注力、思辨能力上將有很大進步。同時能積累語句和素材,對寫作文會有幫助。


2.保護孩子的自信心

如果家長髮現孩子的邏輯思維發展暫時跟不上,數學成績下滑厲害,而且孩子對此很在意,表現出灰心喪氣的情緒,父母需要有意引導孩子邏輯思考的能力,將數學知識融入到生活當中,想辦法激發孩子學習的興趣。這樣,孩子在一次次不如意的考試成績中,才不至於徹底喪失信心。

3.幫助孩子調整學習方式

三年級的孩子不能再延續一二年級埋頭抄寫、死記硬背等機械的學習方法,而需要理解、發散,總結規律,調整學習方式。父母要經常和孩子一起討論容易出錯的地方,並分析為什麼會出錯;及時跟老師溝通,瞭解孩子學習中是否遇到困難;多用啟發式的問題幫助孩子理解知識點。


4.尊重孩子的發展規律

家長要明白每個孩子的發展進程是不一樣的,要關注並理解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並尊重這一規律。

不要老把“別人家的孩子”掛在嘴邊,陪孩子寫作業時也要多點耐心。有時不是孩子故意不配合,而是他們的學習能力真的跟不上!


多鼓勵、多引導,千萬不能讓孩子因為一時的“滯後”而給予過多批評,陷入“自尊受挫—學習積極性下降—成績下跌—受到批評—自尊受挫”的惡性循環中,最後徹底失去對學習的興趣和信心。

哪些孩子會出現“三年級滑坡”?滑的是成績,缺的是習慣

“三年級現象”並不可怕,讓我們一起做好孩子前進路上的引路人,在關鍵時刻給孩子指明道路。


有句話說得好:家長的全力配合,是孩子的最大福氣。成功的教育,離不開孩子對家長和老師的尊敬和信任,更加離不開家長、老師之間的相互尊重、互相配合。三方齊心合力,孩子才能真正健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