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短暫離開上廁所,再回來“天都要塌了”,媽媽:親生的不能扔

“本文為小賢爸爸育兒原創作品,歡迎個人轉發、收藏”

現在的孩子很多都敢想敢幹,有的連沒想到的也給你幹了。熊孩子這個詞一直都存在,但卻在近幾年變得異常流行。

作為熊孩子的父母也很無奈,因為很難找到懲治自家熊孩子的妙招,反倒是熊孩子,越來越“熊”。

現在的很多父母都計較提倡家庭民主,不再倡導“虎媽虎爸”的一套教育理念。中國有句老話“秀才遇見兵有理說不清”,講道理的父母遇見不講道理聽不懂道理的娃,簡直是對牛彈琴。

媽媽短暫離開上廁所,再回來“天都要塌了”,媽媽:親生的不能扔

其實“熊孩子”是孩子成長的一個階段,家長不要過於排斥孩子犯熊,重要的是幫助孩子安全度過“熊孩子”期,避免孩子長大後依舊是個“熊孩子”。

媽媽短暫離開上廁所,再回來“天都要塌了”,媽媽:親生的不能扔

媽媽短暫離開上廁所,再回來“天都要塌了”

一位小寶寶這天媽媽從市場買來了新鮮的小龍蝦,媽媽暫時將小龍蝦從塑料袋裡騰到盆裡扣了起來,放在了廚房的地上,就去廁所解決內急去了。

媽媽從進廁所到出來前前後後最多也就3分鐘,就看見3歲半的寶貝兒子坐在客廳的地上,手裡還拿著裝小龍蝦的大盆。

媽媽短暫離開上廁所,再回來“天都要塌了”,媽媽:親生的不能扔

剛買回來鮮活的小龍蝦此刻正在滿地四荒而逃,隊伍子龐大,行動之迅速,媽媽看到後差點沒一個白眼暈過去。

媽媽氣得問兒子:“作死啊,你幹嘛把它們放了,瞧瞧滿屋都是!”

兒子的回答讓媽媽實在氣不起來:“它們看我,它們想讓我救它們……”

媽媽短暫離開上廁所,再回來“天都要塌了”,媽媽:親生的不能扔

媽媽無奈:“你不是相處麻辣小龍蝦嗎?你把它們放了,那你還想不想吃了。”

兒子聽了媽媽的話想了想,糾結了一會說:“那不吃了。”

媽媽說:“行,你不吃了,我把它們抓回來,你別吃啊。”

於是兒子一手拿著大盆,一手拿著掃帚。不停地揮舞,努力將地上的小龍蝦驅趕開,嘴上還唸唸有詞:“啊,你們快跑啊,我媽媽要抓你們……”

做了壞事,不認錯不久,反倒添亂,氣得媽媽默唸:“這熊孩子是親生的,親生的,親生的。”

媽媽短暫離開上廁所,再回來“天都要塌了”,媽媽:親生的不能扔

說到自家熊孩子,很多家長都想吐槽

熊孩子1號:一位媽媽說自己的女兒在幼兒園學了剪貼畫,回家後興趣依舊,正好當時老師留意一份家庭作業,讓孩子做一副一家三口的剪貼畫。

當孩子最好畫後,叫媽媽來欣賞自己的畫作,媽媽進屋看到女兒桌子上剪廢的好幾張照片,原來是女兒見照片的任務和素材剪下來貼在紙板上完成了一家人的畫作。

看著被孩子毀了的珍貴照片,內心滴血啊。

媽媽短暫離開上廁所,再回來“天都要塌了”,媽媽:親生的不能扔

熊孩子2號:當熊孩子遇到不靠譜老爸,媽媽感到很絕望。

媽媽這天出門讓在家的爸爸照看寶寶,就過媽媽回來,看到兒子將自己的身體乳打開塗了自己滿臉。

而孩子爸在一旁玩手機打遊戲,竟然一直沒有發現熊孩子在作妖。

媽媽短暫離開上廁所,再回來“天都要塌了”,媽媽:親生的不能扔

怎樣避免熊孩子“作妖”

1、竟可能的將熊孩子可能作妖的道具藏嚴實些,孩子年紀小,看什麼都好奇,任何東西都能在孩子手裡玩出花來。

儘量將物品歸置到孩子碰不到的地方,尤其是危險物品,如清潔劑、電池、尖銳物品等,避免孩子將鬧劇變成悲劇。

媽媽短暫離開上廁所,再回來“天都要塌了”,媽媽:親生的不能扔

2、孩子作妖后,家長要擺明態度,允許孩子犯熊,並不意味著同樣的事情可以多次容忍。孩子同一件事作妖一次後,要及時教育孩子認識道錯誤。

家長要認真嚴實教導,讓孩子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制定規則,如果再犯就要有相應的懲罰。

賢爸小結:

家家都有熊孩子,孩子小時候的作妖是無意識的,因為寶寶的認知有限,無法判斷事情的對錯好壞。

家長有義務對孩子進行教育,及時幫助孩子普及認知。

要保持耐心,不要因為孩子無心的“搗亂”而過於責罵,這會影響孩子的心理發育,使孩子性格塑造的過程中出現缺失。


好爸爸就是我,我就是小賢爸爸。關注我,和您一起聊一聊關於育兒經驗和親子相處的問題,育兒之路不迷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