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孩子3歲就能一口氣數到100!”對不起,這不是代表數學好

作為文科生,數學從小就是我的噩夢,甚至長大後還心有餘悸。所以在兒子身上,我不自主地傾注了更多的精力。

我早早地蒐羅了一堆數學啟蒙教具、入了很多套著名的數學啟蒙繪本,最近又專門花了一個月時間報了班體驗了互動式數學啟蒙課程……我越來越發現,家長們對數學啟蒙誤會太深了,數學啟蒙其實說簡單也不簡單,說很深奧也並不難。

“我家孩子3歲就能一口氣數到100!”對不起,這不是代表數學好

“數學啟蒙”主要教孩子做什麼?

很多人可能會有一種誤區:數學不就是加加減減嗎?對5歲以下的孩子來說,學算術還為時過早,那麼數學啟蒙就只能是教會他數數,能一口氣數到越多越好咯。我家孩子3歲就能數到100,這是不是說明數學好呢?

對不起,這種觀念當然是錯誤的!

其實,數學啟蒙更重要的是思維、推理、分析、判斷等方面的啟蒙,數學啟蒙包含“數、量、形、空”,涵蓋了“數字、數感、顏色、形狀、空間、排序、歸納、比較”等概念,遠遠比我們認為的“數字啟蒙”要複雜得多。

“我家孩子3歲就能一口氣數到100!”對不起,這不是代表數學好

為什麼有些孩子長大了以後談數學色變,有些孩子卻能輕鬆駕馭呢?

那是因為早期的入門出了問題。

要知道,數學幾乎貫穿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數學啟蒙甚至直接關乎了孩子的未來!

比如有些孩子長大以後做事沒有條理,總是這裡摸一下那裡摸一下,那他可能缺乏分類的思維;

有些孩子的方向感很差,甚至連左右手都分不清,那麼他的空間思維能力絕對是欠缺的;

如果你的孩子是個大馬虎,總是忘了這個忘了那個,那麼他的條理性不強,邏輯思維能力估計不咋地。

……

“我家孩子3歲就能一口氣數到100!”對不起,這不是代表數學好

而我們做早期數學啟蒙的目標,就是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能力,對數學學習的興趣;讓孩子有探索的慾望,願意去思考,為以後孩子的學習、生活奠定基礎。

下面,我將根據我的一些實操經驗,給大家詳細說說數學啟蒙這點事。觀點供大家參考,也希望大家踴躍討論,以進一步修正、完善。

數學啟蒙課程要不上要?

不管線上還是線下,各種數學啟蒙班,思維訓練班琳琅滿目,那麼報班到底有必要嗎?

兒子三歲的時候,我正式給他報了線下的啟蒙課的一個月體驗班。小班教學,1個老師帶5-8學生,每週一次課,每堂課1.5個小時,分兩個小節。

課程安排得倒是非常地有條理,從物體配對、到1和許多、再到點與線、曲線、直線點數、非直線點數……孩子每週一次跟著指導老師一邊玩遊戲一邊學習數學知識,剩餘時間回來按要求提交一次作業。

我問孩子:“你喜歡嗎?還要去上嗎?”

孩子每次都會樂顛顛地表示:“要上!很開心!”

“我家孩子3歲就能一口氣數到100!”對不起,這不是代表數學好

但是經過覆盤,我漸漸發現了一個問題。

價值不菲的一堂課下來,每次卻只能融入一個知識點,真正讓孩子印象深刻的是和老師玩了什麼遊戲,做了什麼互動;至於學了什麼數學知識,不去上這堂課,孩子也會啊!與其說上了一堂數學課,還不如說上了一堂好玩的遊戲課!

也難怪孩子會如此喜歡!誰不喜歡玩遊戲呀。

很多的知識點,在日常的生活中其實早已經學會了,比如點數,豆豆小朋友經常幫我分筷子,早就能點得清清楚楚了。

又比如顏色分類,我們在平時都會刻意地出個題考考他,他早就對答如流了。

線下啟蒙課對於孩子的意義只是讓碎片的東西變得更系統。

理智提醒著我,沒有實際的價值!所以,體驗課結束後,我果斷地沒有繼續報班。

總結:抱著讓孩子玩中學的態度去報班,我覺得可以試一下,因為線下課的遊戲設計真的很有意思!

數學啟蒙繪本要不要買?

繪本幾乎是養娃的必備神器,如今的繪本五花八門,種類繁多,幾乎所有的育兒難題,都可以通過繪本來解決。

同樣,數學啟蒙也有專門的繪本,我前前後後研究了近百本數學相關的繪本,最後給精挑細選了以下幾本(套)用於數學啟蒙的繪本:

  • 低齡數學啟蒙書:

卡倫·卡茨的《數數我有多愛你》是我在豆豆一歲的時候就買了的。它適合2歲以下的小寶寶,色彩豐富,字很少,以圖為主,場景很生活化,畫風溫馨可愛,通過數“吻”“抱抱”的數量,可以幫助孩子建立早期的數字概念。

“我家孩子3歲就能一口氣數到100!”對不起,這不是代表數學好

《奇妙的數字旅遊》是2歲之後入的,喜歡交通工具的小男孩看到絕對會喜歡的一本書,在書中奧拓和爸爸開車出去玩,一路上遇到了各種各樣的車。

“我家孩子3歲就能一口氣數到100!”對不起,這不是代表數學好

宮西達也的《加法超人與算術星人》,全書是由一個小故事串聯起來的,3個小朋友為了拿回自己的小鏟子,必須要回答算術星人提出的各種問題,由此一場數學冒險開始了……

“我家孩子3歲就能一口氣數到100!”對不起,這不是代表數學好

總結:

以上是都是網友們普遍比較認可的數學繪本,它們的共同特徵是都只是在繪本故事中融入了一些數學元素,比如數字,比如顏色、比如形狀。

實際讀下來,你會發現孩子感興趣的多為繪本里的故事,學數學只是順帶著的一件事。

所以,如果你要給比較小的孩子選擇數學繪本,建議你不要盲目按照網友推薦的書單選,你需要根據孩子的興趣點來選擇。

事實上,很多平常給孩子讀的普通繪本,也是可以用作數學啟蒙的。比如可以在讀繪本的時候,帶著孩子數一數,汽車有幾個輪子呀,畫面上有幾個小動物呀,有幾朵花呀;認識一下小草是什麼顏色的,天空是什麼顏色的呀。

這些,也同樣是數學啟蒙。

“我家孩子3歲就能一口氣數到100!”對不起,這不是代表數學好
  • 系列數學啟蒙書:

《走進奇妙的數學世界》全書3冊,畫風很整潔,以兩個小矮人貫穿全文,層層遞進,用風趣幽默的方式把常見的數學思想都融入其中。比如在第一冊中,“不是一夥的”談的就是分類歸納、集合的概念魔力藥水談的是整合的概念,把兩個不相干的物品粘在一起,就創造出了一樣神奇的東西;“比高矮”、“順序”這兩個章節就更好理解了。

“我家孩子3歲就能一口氣數到100!”對不起,這不是代表數學好

總結:非常驚喜的一本書,通過生活中的一些元素,讓數學啟蒙變得非常好玩。孩子喜歡它的原因,無非是裡面的內容從鍋碗瓢盆到昆蟲蝴蝶小動物,有太多生活中熟悉的東西啦。

如果學習了本書之後,爸爸媽媽能帶著孩子從書本的場景進一步拓展到更多的生活場景裡去,就更加完美了。

總結:數學啟蒙源於生活用於生活

結合數學啟蒙書、數學啟蒙課的內容,我們可以看到,數學啟蒙本質是來源於生活!來自生活中的數學,不僅取材方便,而且幾乎是零成本,隨時隨地可以學。更重要的是,爸爸媽媽們可以從孩子喜歡做的事入手,讓數學學習不單調。

“我家孩子3歲就能一口氣數到100!”對不起,這不是代表數學好

生活中的數學,觀察一篇樹葉的形狀

仔細想了一想,其實在豆豆很小的時候,我們就“學過”數學:

帶著小朋友爬樓梯,我倆一起數樓梯的級數;

帶著小朋友看時鐘,我告訴他走到6爸爸就回來了,孩子對時間有了初步印象;

我帶著孩子整理玩具,孩子準確地把玩具分好類送回“它們的家”,一路做得井井有條;

孩子有東西夠不著,找我幫忙,自然而然就懂得了高和低的概念;

……

只要做一個生活的有心人,生活中的數學真的無處不在啊!

“我家孩子3歲就能一口氣數到100!”對不起,這不是代表數學好

形狀認知,圓形的窨井蓋

如果你還覺得煩惱,以下幾個生活中的數學啟蒙神器,不妨試一試吧:

  • 彩泥:幾乎是萬能神器,通過橡皮泥的揉捏,可以學習顏色、分類、形狀等各種數學知識。比如通過以下這幅圖,你可以完成比大小、數數字、找規律……


“我家孩子3歲就能一口氣數到100!”對不起,這不是代表數學好
  • 牙籤:可以數一數有幾根牙籤,擺一擺可以用牙籤組成什麼形狀,觀察一下各種形狀有幾條邊……


“我家孩子3歲就能一口氣數到100!”對不起,這不是代表數學好

有一陣子痴迷牙籤擺圖形

  • 磁力貼:

只要一套磁力貼,就可以幾乎包含常見的形狀:圓形、正方形、長方形、五邊形、三角形……包含常見的顏色:紅橙黃綠青藍紫幾乎全配齊;

數概念:數一數一共有幾片磁力貼,用掉了幾片之後還剩下幾片;

玩配對:通過各種形狀的組合,得到新的形狀;

玩分類:按顏色分,按形狀分;

鍛鍊觀察能力:找出一模一樣的磁力片……

空間概念:通過磁力貼,可以搭建各種空間模型。

“我家孩子3歲就能一口氣數到100!”對不起,這不是代表數學好
  • 積木:
    通過不同形狀的積木組合,可以教孩子認識顏色、幾何、空間、高矮、整體與局部的關係。

總之,如果你能清楚數學啟蒙到底要做什麼,別把數學啟蒙與數學計算簡簡單單地劃等號,看破本質,那麼數學啟蒙也就這麼一回事。

所以,在數學啟蒙的路上,希望爸爸媽媽們不要焦慮,別輕視也別忽視,慢慢來,好好走!

各位爸爸媽媽,你們家的小朋友目前數學什麼水平呢?

你還有哪些數學啟蒙的方法、遊戲、繪本推薦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