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爾蓋九曲黃河第一灣,100元賓館房間只放行李卻不住,為什麼?

唐克鎮屬於若爾蓋縣管轄,因了黃河九曲第一灣的景觀,鎮上顯得異常繁華,熙攘程度甚至超過了縣城,有許多規格不錯的旅館酒店和打著黃河鯉魚招牌的飯店。鎮子距第一灣景區還有8公里,先預定好今晚住宿房間,將馱包的一部分存在賓館內,時間尚早,計劃到第一灣景區看過黃河落日後返回,跟老闆說定,遂騎車輕裝前往景區。

若爾蓋九曲黃河第一灣,100元賓館房間只放行李卻不住,為什麼?

唐克鎮街景

唐克到景區是小水泥路,起起伏伏,沿一條河流前進,叫白河,黃河的一條支流。兩旁草地上有多家騎馬場,現在已過了旺季,生意不好,幾匹馬寂寥的呆立在草地上,經過了身後會傳來藏家孩子大聲吆喝著兜攬生意。

黃河第一灣景區售票處在在一藏族村的路口,對象是外來者陌生人、狀似旅遊者。過收費處,就進入村子,白塔矗立在純淨的藍天下,聖潔高大,透過塔尖和村舍的掩映,寺廟金頂在陽光下熠熠閃光。

懷著敬畏,沿著村前道路前行。

村前是一排佈滿轉經筒的小房子,一位身著紅色僧袍的年輕喇嘛在小商店裡忙著賣東西,隱約閃現著的輝煌寺廟在村子後面的山坳裡,試圖從一排排土壘牆的小院子中間找到前往寺廟的道路,踟躕探尋間,我遇見了他,他站在自家小院門前,令我敬仰不容侵犯的他,改變我行程和旅行心境的人,引導我入佛門的人...

若爾蓋九曲黃河第一灣,100元賓館房間只放行李卻不住,為什麼?

村口的轉經筒


若爾蓋九曲黃河第一灣,100元賓館房間只放行李卻不住,為什麼?

匍匐在地的藏族老人,每天磕頭或者轉經是必修課

他是一位喇嘛,中年人,瘦削的身材,腳穿拖鞋,絳紅色的僧袍袒露著一條臂膀,一串佛珠半繞在手腕上,另一半在手指間捻過,剃過的頭髮長有寸餘。他注視著我,我是矜持的,略顯惶恐的,駐足仰望,對面的僧人端正安然,眼神透露著沉定、智慧的光。我未及開口,師傅已先自介紹看黃河要到寺廟後的山丘上。又善意的提醒自行車可以放在村前的小賣店,或者如果信得過,車還可以放在他的院子裡。怎麼信不過呢,那沉穩的眼神、那份善意,把車推進他的小院裡,出得門來,師傅又叮囑我一定記好家的位置,門牌號,他就在家裡,隨時回來取車都可以。

若爾蓋九曲黃河第一灣,100元賓館房間只放行李卻不住,為什麼?

索克藏寺僧人的家,木板楞覆蓋屋頂。

這一排排僧人居住的房子後面上一個平臺,就是高大巍然的宗格倉寺(有資料說叫索克藏寺),寺前是一個很大的廣場,高高的經幡在風中招展。黃河觀景臺在寺廟背後的山丘上,沿著寺廟側面的小道爬上去,舉目南眺,曲曲彎彎的黃河如飄帶在草地間悠然而來,在陽光下泛著粼粼白光,拐過一個大灣復又折向西北而去。

若爾蓋九曲黃河第一灣,100元賓館房間只放行李卻不住,為什麼?

唐克鎮金碧輝煌索克藏寺

此時觀落日尚早,紫外線灼臉,遊人寥寥,下得山來,心內希望能夠與僧人有更多的交流,在小賣店裡稱上幾斤白糖(現在想來很露怯,禮物太不成敬意),推開小院的門,怯怯的不知該怎樣詢問主人在家否,只能含糊不清的以漢家的稱謂“師傅在家嗎?”,還好,主人應聲迎出讓進屋內。這是一座有裡外套間的木質房子,一進門一個小外間做廚房用,有電磁爐、櫥櫃、水桶等生活用具,進去是一個客廳,兼做日常學習唸佛活動的場所,靠窗的位置是一個和屋子一樣寬的炕,炕中間置一藏式矮桌,上面放滿了厚厚的經卷,屋子中間一個火爐,四壁壁櫥上也擺滿了書籍,牆壁上掛著幾張他的照片,據說是朋友所照,很寫意的,雲遊路上的背影。在客廳裡面有通往臥室的門。

若爾蓋九曲黃河第一灣,100元賓館房間只放行李卻不住,為什麼?

扎西喇嘛的小院

後來我知道他叫扎西,直接叫他扎西實在是不恭,但我又不清楚在藏傳佛教裡怎樣的稱呼,他應該是有一定地位的喇嘛。扎西從裡屋拿出各種飲料供我選擇,又開始忙著為我做飯,他說騎車人肯定是又累又餓,在我喝著紅牛的時候,米飯已經在電飯煲中燜熟,涼拌的黃瓜和番茄炒雞蛋端了過來,想插手,又幫不上忙,我拿出兩隻碗,盛上米飯,扎西卻說他已經吃過了,僧人是過午不食的(僧人一日兩餐或一日一餐,也是修行的一種辦法,溫飽思淫慾,飢餓狀態也有利於各種慾望的抑制,有利於修行),可看著鍋內足夠兩個人吃的米飯,我深深的感動,感到溫暖,朋友的溫暖,佛的慈悲。我想要留下來,留下來,僧俗之間,朋友之間,藏漢之間,有更多的瞭解和認識。扎西剛剛在一年前從西藏朝聖歸來,徒步的方式,一個人,他更理解一個人在外的漂泊。或許住在這裡是前世今生的緣裡註定,所以什麼唐克的旅館,百八十元又算什麼呢,況且扎西也間接的表明希望我留下來。

若爾蓋九曲黃河第一灣,100元賓館房間只放行李卻不住,為什麼?

唐克九曲黃河第一灣

吃過飯,太陽開始西沉了,村子的上空籠罩著誦經的聲音,無數個“嗡瑪尼貝美哄”凝聚成能量巨大的聲浪,充滿了力量,似是從地底或天空浸湧而來,永恆、持續著的,直到一個一個輪迴到達阿彌陀佛極樂世界。村中的老人佝僂著腰,拄著柺杖搖著轉經筒,匍匐在白塔之下,以身體與大地的接觸不停的爬起、趴下,虔誠的等身長頭蘊含了對佛的敬畏嚮往,對今生罪孽的懺悔。

若爾蓋九曲黃河第一灣,100元賓館房間只放行李卻不住,為什麼?

搖動經筒轉經的老人

沿著木棧道登上山丘,暮野四合,天空是深沉的藍色,晚霞飄忽在地平線天與地的匯接處,河水跳動閃爍著緋紅的光,在暮色中,如一條銀鏈鑲綴在大地之上。半山腰的小寺廟和手持經筒轉經的老阿媽勾勒成美麗的剪影,這山、這水、這人,整個大地呈現出肅穆、奇幻的氛圍,似乎這一切千百年來從沒改變,我現在看到的就是過往,就是現在,就是未來...

從山上回來,穿過宗格倉寺前廣場,順臺階下到一排排僧人居住的木房子中間,依門牌號找到扎西的家。推門進去,扎西迎出來,“再不回來我會上山去找你的”。在屋內坐定,扎西要點燃火爐,是為怕我冷,忙阻止,九月份的高原還沒到冷到生火的程度,之後又來了兩位扎西的朋友串門,也是僧人,三十歲左右,一位健壯、善談,愛開玩笑,拿著手機讓我看他們今天進行的一項宗教儀式,也許是拍照的天氣、對象、內容對了,效果很美;另一位身材欣長,皮膚黝黑,漢語水平不好,是一個內斂、平和的人,被同伴惡搞為“奧巴馬”,也只是含蓄微笑。看得出,扎西是他們尊敬的人,在他們的口中,扎西是熱愛讀書嚴謹的。確實是,扎西的屋中沒有電視,手機也是很老的只會接打和收發短信的那種。他是一位嚴修佛法的僧人,現實的慾望會被扎西摒棄在門外。我們喝著扎西煮的茶,談天論地,並不刻意避諱什麼話題。其實,如果佛祖在心中,修持佛法三藏,坦然面對的問題才不是問題,相信,他們都是嚴守戒律的僧人。

若爾蓋九曲黃河第一灣,100元賓館房間只放行李卻不住,為什麼?

山包上俯瞰索克藏寺及僧侶住所

時辰已晚,扎西的朋友告別,我們也要休息了,扎西為我在外間的炕上鋪上新的單子,又抱來一床很厚很暄的被子,我躺下來,看著扎西細心的把手電筒放在枕邊,又把我的衣服理好,最後才關滅頭頂的電燈,叮囑我好好睡一覺,才轉身回他的房間休息。這一夜,我不曾沉沉入睡,朦朧著糾結。這一天經歷了太多,太多終生難忘的朋友,洗衣服的小女孩,當然還有佛教的上師,沉甸甸壓在心頭。

今天晚上,我把行李放在唐克鎮賓館房間裡,卻住在了索克藏寺僧人家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